外文所──
一234/莎士比亞與聖經/Vivienne Westbrook
一34@/維多利亞文藝:懷舊、女性、物質/吳雅鳳
一@56/褶學/張小虹
一567/消費、景觀與享樂/黃宗慧
一678/亞瑟王傳奇/楊明蒼
二@56/後千禧年亞裔北美書寫/傅友祥
二567/再現與美非女性小說/劉亮雅
三234/20世紀文學理論/Duncan Chesney
三234/彌爾頓、文本與記憶/Vivienne Westbrook
四678/內在性與超越:哲學中的倫理/Kirill Thompson
四789/後殖民主義專題:記憶場景/Guy Beaureggard
哲學所──
二34/新馬克思主義的美學理論下/陳文團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過去與現在
12月最忙的工作就是要開2個會,而且其中1場是在高雄…搬來台北這4個月以來我都安穩地窩在這個城市裡。
偶爾回憶起去年碩三1整年恐怖的生活還是會怕。
當時的我義無反顧地搬離新竹,但卻因為論文meeting,美史TA工作還有重要的課程的關係,1個禮拜都必須回新竹1-2次,而同時我在台中還有國科會兼任助理的工作。寒暑交替之間,每個禮拜我總會有1-2天得為了工作或論文,得大清早5點半起床,搭上區間車往新竹,然後晚上返回台中,1天的累常常得用3天來補。那1年,我還是撐了過來。
在台大已經讀了4個月了,博一上過得其實比我想像中慢。除了俄文之外,專業課程幾乎沒有太大的問題。簡瑞碧的課爆點越來越大,這門只有4個人修的課,自從把Saussure的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讀完之後所出現的理論家──Emile Benveniste,俄國形式主義Roman Jakobson,到這禮拜的哥本哈根語言學派Louis Hjelmslev,簡直是超強的!!!下禮拜還有美國符號學家Charles Peirce。對於符號學跟俄國形式主義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清晰了。而哲學所的課則一直都在精讀Marcuse,也不知何時才會輪到Lukacs。
只是我自己手邊還有2個進行中的projects,1個是從2008年夏天就開始進行的非裔美國文學中的動物修辭,是我自己在碩士論文以外發現的另1個方向。過去的我原本只在Richard Wright跟Zora Neale Hurston的小說中讀到有所謂的動物修辭,但後來因為擔任徐詩思在交大美國文學(一)的霹靂博TA,必須跟課出作業,讀了早期的非美文學之後,我發現從最早期的slave narrative,如Olaudah Equiano的narrative中,就曾經形容黑奴像「羊」一樣被成群地綑綁,不管性別與年齡。而到了19世紀,Harriet Beecher Stowe的Uncle Tom's Cabin之中,George也把自己形容成苦幹的「馬」。
到這邊為止,這些動物修辭都還算容易處理,因為它們的歷史指涉性是很強的──在Equiano的認知裡,黑奴跟羊一樣是被拿來買賣交換的商品,這可以從歐洲工業革命開始談起;Stowe用dray-horse來形容黑人,這也跟當時南方黑奴的地位有關。
然而,20世紀對非美文學中的動物修辭可以說是一個轉折。反觀Hurston跟Wright,他們雖使用動物修辭如「猿」,「騾」來形容黑人,但本身已經完全不是那樣的意思,甚至是顛覆或嘲諷了。我後來在劉紀蕙的Lacan課上開始以Gates的理論試著發展這個議題。在2009年的3月,我把這整個project先以19世紀以前/19世紀以後來做大區分,在東吳大學發表了1篇Hurston跟Wright的論文。後來5月我把這篇論文翻譯成英文,當成申請台大的proposal。當時入學口試,系上5位老師都給了我好多不可思議的意見,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現在我決定再把範圍縮小到Richard Wright這個單一作家,繼續研究他的動物修辭,2010年的3月會在台大外文系的研究生研討會上發表…真不敢相信這個東西我就醬想了1年半了,我甚至還打算寫成博士論文,只是要看下下禮拜跟黃宗慧meeting的結果如何。
至於另一個則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後人類論述。開始接觸後人類是2008年11月的事,當時廖朝陽也正好開始跟中興台文所的老師們合作,我就是那時候開始讀N. Katherine Hayles的書的,還跑去中興參加讀書會。這個全新的知識當時正好調和了我寫碩士論文的心情。我的第1篇後人類論文是分析台灣的部落客圈圈,將於2010年6月發表,地點也是在台大。
跟去年比起來,今年的我好像沒有比較忙,畢竟少了通勤工作跟上課的疲倦。但是似乎也沒有比較輕鬆,除了正課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得撥給自己在研究的projects。現在手邊這2個projects我都很想繼續做,台大這邊也是有相關的老師…當時導師換選黃宗慧也是因為如此。
希望到期末前這一切我都能撐過去。
偶爾回憶起去年碩三1整年恐怖的生活還是會怕。
當時的我義無反顧地搬離新竹,但卻因為論文meeting,美史TA工作還有重要的課程的關係,1個禮拜都必須回新竹1-2次,而同時我在台中還有國科會兼任助理的工作。寒暑交替之間,每個禮拜我總會有1-2天得為了工作或論文,得大清早5點半起床,搭上區間車往新竹,然後晚上返回台中,1天的累常常得用3天來補。那1年,我還是撐了過來。
在台大已經讀了4個月了,博一上過得其實比我想像中慢。除了俄文之外,專業課程幾乎沒有太大的問題。簡瑞碧的課爆點越來越大,這門只有4個人修的課,自從把Saussure的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讀完之後所出現的理論家──Emile Benveniste,俄國形式主義Roman Jakobson,到這禮拜的哥本哈根語言學派Louis Hjelmslev,簡直是超強的!!!下禮拜還有美國符號學家Charles Peirce。對於符號學跟俄國形式主義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清晰了。而哲學所的課則一直都在精讀Marcuse,也不知何時才會輪到Lukacs。
只是我自己手邊還有2個進行中的projects,1個是從2008年夏天就開始進行的非裔美國文學中的動物修辭,是我自己在碩士論文以外發現的另1個方向。過去的我原本只在Richard Wright跟Zora Neale Hurston的小說中讀到有所謂的動物修辭,但後來因為擔任徐詩思在交大美國文學(一)的霹靂博TA,必須跟課出作業,讀了早期的非美文學之後,我發現從最早期的slave narrative,如Olaudah Equiano的narrative中,就曾經形容黑奴像「羊」一樣被成群地綑綁,不管性別與年齡。而到了19世紀,Harriet Beecher Stowe的Uncle Tom's Cabin之中,George也把自己形容成苦幹的「馬」。
到這邊為止,這些動物修辭都還算容易處理,因為它們的歷史指涉性是很強的──在Equiano的認知裡,黑奴跟羊一樣是被拿來買賣交換的商品,這可以從歐洲工業革命開始談起;Stowe用dray-horse來形容黑人,這也跟當時南方黑奴的地位有關。
然而,20世紀對非美文學中的動物修辭可以說是一個轉折。反觀Hurston跟Wright,他們雖使用動物修辭如「猿」,「騾」來形容黑人,但本身已經完全不是那樣的意思,甚至是顛覆或嘲諷了。我後來在劉紀蕙的Lacan課上開始以Gates的理論試著發展這個議題。在2009年的3月,我把這整個project先以19世紀以前/19世紀以後來做大區分,在東吳大學發表了1篇Hurston跟Wright的論文。後來5月我把這篇論文翻譯成英文,當成申請台大的proposal。當時入學口試,系上5位老師都給了我好多不可思議的意見,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現在我決定再把範圍縮小到Richard Wright這個單一作家,繼續研究他的動物修辭,2010年的3月會在台大外文系的研究生研討會上發表…真不敢相信這個東西我就醬想了1年半了,我甚至還打算寫成博士論文,只是要看下下禮拜跟黃宗慧meeting的結果如何。
至於另一個則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後人類論述。開始接觸後人類是2008年11月的事,當時廖朝陽也正好開始跟中興台文所的老師們合作,我就是那時候開始讀N. Katherine Hayles的書的,還跑去中興參加讀書會。這個全新的知識當時正好調和了我寫碩士論文的心情。我的第1篇後人類論文是分析台灣的部落客圈圈,將於2010年6月發表,地點也是在台大。
跟去年比起來,今年的我好像沒有比較忙,畢竟少了通勤工作跟上課的疲倦。但是似乎也沒有比較輕鬆,除了正課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得撥給自己在研究的projects。現在手邊這2個projects我都很想繼續做,台大這邊也是有相關的老師…當時導師換選黃宗慧也是因為如此。
希望到期末前這一切我都能撐過去。
馬庫色與雅克遜美學概念之初步比較──黑人美學的路徑思考
1957年,俄國形式主義學派理論家雅克遜Роман Якобсон到美國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執教鞭,並於1960年發表〈語言學與詩學〉〝Linguistics and Poetics〞的演講。深受日內瓦語言學理論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的影響,雅克遜將索緒爾的語言符號系統理論移至文學研究中發展。
對雅克遜而言,「詩學」的發展潛力並非僅侷限於詩文體,而是存在於所有包含符號運作的話語結構verbal structure之中。因此,文學文本、藝術繪畫…等皆可視為普遍性的符號系統。而主體在符號系統之中必須透過語言的法則來達成一般性的溝通過程,雅克遜以圖示如下──
-----------------------CONTEXT
ADRESSER----------MESSAGE----------ADRESSEE
-----------------------CONTACT
--------------------------CODE
由此可見,語言系統並非能永恆穩定的運作,因為介於發話者與收話者之間的因素是不穩定的。比如2者可能因為所認知的CONTEXT不同而誤解MESSAGE,此時的溝通便會產生誤差或甚至失敗。俄國形式主義的美學概念就在於把溝通過程完全抽離──
-----------CONTEXT
I----------MESSAGE 1---→---→---→MESSAGE 2----------I
-------------CODE
從MESSAGE 1到2,發話者與外界溝通的媒介全部都被架空,美學在此便自成一格而產生。對俄國形式主義學派而言,美學必須是對發話者之外而言完全封閉的言談或文字。因為無從了解其內容,因此形式成為美學表現的重點所在。
而新馬克斯主義的美學理論,乍看之下與俄國形式主義有似乎有相互呼應之處。一方面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強迫美學必須為政治服務,另一方面又抗拒消費文化對美學的物質化,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在1977年的專書《美學的面向:馬克思主義美學批判》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s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中提出──「美學形式不會與內容相衝突,二者彼此甚至不為辯證關係。在藝術作品之中,形式即內容而反之亦然。」
受教於海德格,同時也接受現象學訓練的馬庫色,相信藝術絕不是模仿,而是必須以模仿為基礎而不斷從中翻新。所以美學形式就能夠凸顯藝術作品的不斷創新。
有趣的是,20世紀50-70年代以來西方對美學的討論仍然不離對形式的辯論,畢竟文學與藝術作品必須有其形式表現。如何從俄國形式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美學概念中處理美學自身的矛盾?而這矛盾是否能與政治相互連通?美學與政治可以是銅板的兩面嗎?而20世紀50-70年代正好是黑人文藝運動與黑人美學蓬勃發展之時,西方知識份子如此之立論又如何影響黑人美學?裴克Houston A. Baker, Jr.與蓋慈Henry Louis Gates, Jr.在專書中的符號學背景,與他們對非裔美國表現文化形式的論述,可以加進來討論嗎?
對雅克遜而言,「詩學」的發展潛力並非僅侷限於詩文體,而是存在於所有包含符號運作的話語結構verbal structure之中。因此,文學文本、藝術繪畫…等皆可視為普遍性的符號系統。而主體在符號系統之中必須透過語言的法則來達成一般性的溝通過程,雅克遜以圖示如下──
-----------------------CONTEXT
ADRESSER----------MESSAGE----------ADRESSEE
-----------------------CONTACT
--------------------------CODE
由此可見,語言系統並非能永恆穩定的運作,因為介於發話者與收話者之間的因素是不穩定的。比如2者可能因為所認知的CONTEXT不同而誤解MESSAGE,此時的溝通便會產生誤差或甚至失敗。俄國形式主義的美學概念就在於把溝通過程完全抽離──
-----------CONTEXT
I----------MESSAGE 1---→---→---→MESSAGE 2----------I
-------------CODE
從MESSAGE 1到2,發話者與外界溝通的媒介全部都被架空,美學在此便自成一格而產生。對俄國形式主義學派而言,美學必須是對發話者之外而言完全封閉的言談或文字。因為無從了解其內容,因此形式成為美學表現的重點所在。
而新馬克斯主義的美學理論,乍看之下與俄國形式主義有似乎有相互呼應之處。一方面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強迫美學必須為政治服務,另一方面又抗拒消費文化對美學的物質化,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在1977年的專書《美學的面向:馬克思主義美學批判》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s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中提出──「美學形式不會與內容相衝突,二者彼此甚至不為辯證關係。在藝術作品之中,形式即內容而反之亦然。」
受教於海德格,同時也接受現象學訓練的馬庫色,相信藝術絕不是模仿,而是必須以模仿為基礎而不斷從中翻新。所以美學形式就能夠凸顯藝術作品的不斷創新。
有趣的是,20世紀50-70年代以來西方對美學的討論仍然不離對形式的辯論,畢竟文學與藝術作品必須有其形式表現。如何從俄國形式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美學概念中處理美學自身的矛盾?而這矛盾是否能與政治相互連通?美學與政治可以是銅板的兩面嗎?而20世紀50-70年代正好是黑人文藝運動與黑人美學蓬勃發展之時,西方知識份子如此之立論又如何影響黑人美學?裴克Houston A. Baker, Jr.與蓋慈Henry Louis Gates, Jr.在專書中的符號學背景,與他們對非裔美國表現文化形式的論述,可以加進來討論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