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apres 2008

◎1/1-1/14(2 weeks):完成劉紀蕙「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期末報告(博士班研究計畫)
◎1/15:「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研究生期末報告發表
◎1/15-2/19(5 weeks):碩士論文第3章初稿完成
◎2/23:交通大學97學年度第2學期開學
◎2/26:繳交碩士論文第3章初稿給建國;徐詩思「『新』美國研究」第1週課程
◎2/28:TOFEL-iBT考試(100分以上才能提碩士論文資格考;79分以上才能報考師大英語系博士班)

謝謝鼓勵我關於博士班考試還有支持我最後決定申請國內博士班的人兒們,我想我跨年會許下的唯一新願望就是碩士論文口試不要跟博士班入學考試撞期,為此我可以先擱置找到新b的願望。我很高興自己半強迫自己在這一學期修了劉紀蕙的課,也因為如此我才有可能提前完成博士班研究計畫,而在碩士班的最後一學期全力衝刺論文與TOFEL-iBT考試。

下學期我會修徐詩思的「『新』美國研究」,藉此完成碩士論文的第3章。她已經同意我將這一章抵繳期末報告,並將我提議的吉爾洛伊(Paul Gilroy)的《黑色大西洋》(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列入課程指定閱讀中。

順帶一提,我的《黑色大西洋》真的是跨越大西洋從美國麻州波士頓來到台灣新竹的喔。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劉紀蕙、梁孫傑談海德格論人/動物

深夜的廣播裡傳來蕭敬騰的歌,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他了。

這禮拜「美國文學(一)」的課輔要教史朵(Harriet Beecher Stowe)的《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第1章跟第3章。我闔上小說,把劉紀蕙「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的第13週講義拿出來。

第13週的課程內容非常有趣。劉紀蕙原本其實是要上《書寫選集》(Ecrits)中的〈康德與薩德〉(〝Kant with Sade〞),但她為了梳理清楚拉岡談論道德律法與享樂原則的部分,因此必須先談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有趣的是,劉紀蕙切入的方式是從海德格《形上學的基本概念》(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中論「原初的動物性結構」(original structure of animality)談起,主要目的在於破除人類中心主義,朝向修正動物在世界中是貧乏的此一論點,恰好與我的博士班研究計畫中的議題有所扣合。

海德格與我有著不解之緣。自從碩一上林建國在「文學研究概論」選讀了Basic Writing中的〈築居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一文之後,我就完全著迷於海德格哲學了。碩一下,我直奔清大哲學所,選修了「詮釋學」,由黃文宏老師帶領來自各個領域修課的研究生精讀《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的無標題頁以及§1至§8。碩二上時衝著海德格之名,到社文所修了Thomas Wall的「主體性及其流變」,一學期下來從笛卡兒(Rene Descartes)讀到列維納斯(Immanuel Levinas)啥也沒懂,但是卻因為讀了海德格的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片段而覺得爽翻了。下學期黃文宏老師開了「海德格哲學」,要精讀《存有與時間》的無標題頁與§1至§14,我還在想要不要為這門課調何文敬的班。

事實上,還有一些學者也關心哲學中的動物議題。例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的梁孫傑。梁孫傑是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University at Buffalo, SUNY)的英語系博士。在「哲學中的動物想像」這場專題演講中,他發表了他的長期研究計畫。

梁孫傑指出,動物事實上具人所不能之能,例如預知天災等,但卻又受到人類鄙視,既神聖又汙穢。他援引海德格對手的闡釋,說明動物沒有世界觀念,因為人的手是獨一無二的──人的手不只是手,手能拿筆,而拿起筆後則能書寫思維。而列維納斯則從臉出發,談論人的倫理與他者。

當我在整理劉紀蕙與梁孫傑論人/動物之時,發現了不可思議的矛盾。這2人同樣閱讀海德格,卻詮釋出兩相悖反的觀點──劉紀蕙認為海德格談人時,認為人是受到外部世界的結構捕捉而行動,而動物則是被本能驅動。人「行動」(act),動物則「行為」(behave)。這顯然與梁孫傑以海德格從手談論人/動物的概念有所牴觸。

我必須縝密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博士班研究計畫的主軸。當然可能是初、晚期海德格哲學的轉向,這是哲學史中常有的現象。也可能是劉紀蕙與梁孫傑詮釋海德格的主觀差異。我得開始寫「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的期末報告了,這也會是我未來的博士班研究計畫。原本預計25號要開始動筆,因為也剛好把碩士論文的第1章修改完,交給建國跟李有成。但是這禮拜因為過節,實在偷懶得不像話。

下學期,應該去清大哲學所修「海德格哲學」,藉著這個機會讓自己釐清海德格論人/動物才是。

我想,我應該會試著請劉紀蕙幫我寫師大英語系博士班的第3封推薦函。我終究只能接受哲學中的動物議題,至於真正的動物還是請離我遠一點吧。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有錢真好

今晚才剛跟媽一起看完《有錢真好》(Mad Money),晚點就跟媽因為用錢的事情而吵架了。這個問題自我5月搬回台中的家裡住之後不斷重複被壓抑後又屢次回返,雖然因為我9月開始接了3個工作之後有好轉一點,但其實也只是表象,根本的問題都完全沒有解決。我是個愛花錢鬼,看不慣媽這個省到對自己一點都不好的自虐鬼。

最後在黑暗中的小燈下,我們坐在床上,達成2009年母子2人的最新協議──1月開始每個月的25號逢甲大學的領薪日,我請我媽吃飯,我媽請我看一場電影。那天誰想買什麼誰都不准有意見。其他時間各自花各自的錢,不能干涉誰想花錢,也不能干涉誰不想花錢。

2009年在我擔任何文敬的國科會兼任助理期間,有7次機會可以改善跟我媽之間因為錢而產生的問題。再來我要考上博士班,我要自己生活。我要在台北找到新的工作,我要找到新的b,我要新的自己。新年新的願望就是能跟我媽相處得越來越好。不是國科會報帳報的越來越好,也不是碩士論文能越寫越好,這些對我而言都比不上我媽來得重要。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一年之末

昨天又夢見了自己要從碩士班畢業,但卻遇上恐怖的事情。

每當要面對升學關卡,我就會在夢裡開始呈現不同的恐怖情境,彷彿是一種循環,多少和我從小的升學經驗有關。就跟我會夢見自己喜歡的男生一樣,都是有所本的。昨天帶媽媽到一家非常有趣的店吃飯──BAKKU。BAKKU是一家以70年代復古風為主題的餐廳,我跟媽都是第一次去這家店,裡頭有情侶檔,有朋友群。

吃飽之後我們臨時起意要衝去看電影,於是便看了《閃靈俠》(The Spirit)。後來覺得這樣走暴力美學路線的電影似乎不太適合在聖誕節看,看來《真愛囧冤家》(Four Christmases)上週會登上全美票房排行榜也真不是沒有原因的。

今天媽下課後留在救國團畫大幅的梅,於是我買便當過去和她一起吃。在寧靜的下午,教室窗外就是忠烈祠,工友在清理池塘裡的穢物,該是一年之末了。

我用鉛筆在小本本裡擬出碩士論文第3章的大綱。一切都要接近尾聲了。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好學生迷思與武林秘笈

我夢到一場碩士論文口試。

台上的人不是我。不知道是被夢的機制篩選過後而轉換的角色扮演,或是因為我想著最近要論文口試的學姐。

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了。多少次我在花蓮靜謐的夜裡驚醒過來。有時是動也不動心跳加速,有時是在黑暗中驚聲尖叫。其中有好幾次是跟前b還在交往的時候。我只能抱著他,扣著他的手。

那時是我決定要考上碩士班的時期。一旦決定要考,就是會不會上,而不是想不想讀的問題了。

面對升學我有過最慘痛的經驗。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好學生──國中在前段班被老師跟同學歧視,老師當著我的面說我考不上台中的4間國立高中。高中成績總是吊車尾,英文是最棒的一科。大學進了英美系,才開始找到我自己的世界。

開始主修文學之後,讀書再也不是過去穿制服的日子裡一天過一天的那一回事,也不再是跟著老師複誦,考試考默寫。我開始拒絕當一個好學生。

然而好學生迷思還是存在在學校裡。但當我越來越熟悉學術研究的場域,就越不覺得好學生就一定能做出好研究。當然在此要先定義一下社會印象裡的好學生──每天有固定時間念書,時間到了才能休息…諸如此類的。我試過,但我就是不習慣。

只可惜學術研究不是如此,這幾年來我開始領悟出自己的劍法,還正在寫自己的武林秘笈,而寫武林秘笈光靠當好學生認真讀書其實是沒有用的。當我讀的學校做為一個表意,在我身上劃下一道阻隔線(「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的私房笑話)時,這些學校的頭銜已經替我說了我是誰。但是那並不是我。升學的夢魘到現在還是緊隨著我不去,即使現在已經要面對博士班了還是如此。

有一天我要進博士班,然後繼續拒絕當好學生。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DFLL X'mas party at Feng Chia University

這學期每週一我都得進何文敬的國科會計畫助理室上半天班,從下午1點半上到5點。每週二則是上全天班,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一切按國科會規定行事。

今天一進助理室,就立刻處理台北書林發票要重開的事情。另外一筆新書的帳目還在等何文敬從台北把書帶下來。何文敬目前游移於中央研究院與逢甲大學的身分,使我有時必須辦理跨縣市業務。也因此經常因為一些程序上的事情就讓帳目卡住,完全不能動。這時候的我就會很著急,擔心耽誤了何文敬。前一陣子我突然想到也許到時候申請師大英語系博士班可以請他幫我寫推薦函,如果他願意的話。

快2點時外文系的系辦助理小姐打分機過來,邀請我3點半一起去參加聖誕趴,大約會進行到5點左右。時間不長也不短,是很適合系上公開活動的長度。那時手邊何文敬交待我繕打的文件尚未完成,但一聽到有東西吃我就義無反顧地跑去了…

聖誕趴的地點在人言大樓地下2樓。讓我驚訝的是逢甲外文系對辦聖誕趴傳統的熱情,以及老師們的高度參與。當然每年外文系能給系學會20000元預算辦聖誕趴也不算是小事了。雖然逢甲外文系這一群老師,除了何文敬之外,在學術上似乎不求什麼權勢地位,但我突然發現也許這就是他們要的生活──在黑暗中扮成聖誕老人灑糖果,決定下一個禮物要抽什麼,然後跟同學一起唱聖誕歌。

聖誕趴的高潮就是最後上台表演的外文一男孩5人組,有樂團表演,有吉他手solo,最後還有大家瘋狂起舞的梗我真的超愛的。我承認我有特別注意樂團裡其中幾位男孩。嘖嘖嘖…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18th Annual Graguate Conference on East Asia at Columbia University未錄取

週日下午4點26分,正當我在上身心靈平衡課程的時候,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就這樣在週六凌晨1點26分神不知鬼不覺地寄發了研討會審查結果通知。e-mail穿越了美國東岸9小時的時差到了台灣──

Dear Yuan-yang Wang,

We are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we could not incorporate yoursubmission into our graduate conference. Both a blessing and a curse, thenumber and quality of applicants greatly exceeded our expectations. Theselection process was long and full of disagreement, with members of thereview committee often fiercely defending many of the submissionsunfortunately not selected. Since we realize that the number of applicantshas forced us to respectfully decline many outstanding submissions, we bothapologize for this bad news but also urge you to apply for next year's Graduate Student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t Columbia University. Have a happy holidays, and we sincerely thank you for applying to our graduatestudent conference.

Warmest regards,
The Conference Organizers

繼上次投稿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英文系的研究生研討會之後,我又吃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閉門羹。這麼一回想起來,當時竟然能錄取北卡大學阿什維爾校區(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Asheville)的一般性國際會議,還跟老師們一起發表論文真是詭異。但畢竟芝加哥大學跟哥倫比亞大學的全美排名都超前面,加上可能也是論文題材的關係。好吧。我承認我從博士班研究計畫裡抽出王禎和的那個部分去投稿,是比起非裔美國小說的部分來得虛很多。不過再怎麼說我的本行還是非裔美國小說,比較台灣現代派小說是個失心瘋的念頭,但我還是想這麼做。美國人還是不忘記鼓勵失敗的人繼續投稿,這點我喜歡。晚上陪媽媽又看了一次很美式的《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看完後繼續修改碩士論文的第1章。非常喜歡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不過也只是看看罷了,我知道他是straight type。結果博士班的研究計畫投稿踢到了第1次鐵板──接下來1個月還有3場國內的研討會通知。到底我腦海中的這份研究能不能做得下去啊……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暮光之城──無懼的愛

12月5號到7號登上全美週末排行榜的《暮光之城──無懼的愛》(Twilight)是由凱薩琳哈德薇克(Catherine Hardwicke)所執導的電影,而我在研究所同學的邀約之下看了這一部電影。

《暮光之城──無懼的愛》的故事主線非常簡單──一個女高中生瘋狂愛上一個男高中生,甚至願意為他死去。然而,由史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之原著小說所改編的電影,呈現出的則是各種極端所衝撞出的戀情。由羅伯派亭森(Robert Pattinson)所飾演的庫倫是一名吸血鬼,他一方面想吸女主角貝拉的血,但卻又深愛著她。而貝拉出乎意料地不懼怕這位自1918年即撐著不吸人血,活到現在的「素食主義者」吸血鬼,反而願意以死為前提去愛。艾伯特(Roger Ebert)形容她為〝thanatophile〞。

一般人很難想像為什麼愛一個人必須面對死亡的可能。也許有人會說電影終究是電影。然而,讓我們回顧歷史──早期男性之間的性行為被視為異端,而自從口交被雞姦法(sodomy laws)列入規範之後,對同性戀的指控便開始成立,也直接影響到男同志的性愛權。1885年,英國國會頒布Labouchere Amendment,從此男性之間的性行為,無論是公開或是私下進行,都是犯法的。王爾德(Oscar Wilde)就是被此法條所判刑。

電影中的庫倫與貝拉理論上沒有觸犯任何法條,但象徵意義上其實就是犯法,企圖以愛踰越界線,挑戰既定之成規。他們的愛在光影的包裝之下是華麗的,而這一對情侶也完全無視於世俗的眼光,在全校同學的目光之下成雙入對,就如同他們棲在矗立到天際的樹頂談情說愛一樣,傲視群倫,孤芳自賞。真正為所愛的人而付出的愛沒有所謂犯不犯法,只有敢不敢。世上沒有禁忌的愛,只有無懼的愛。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200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博士班招生

今天看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9年的博士班招生簡章已經公佈了,4月22日開始接受報名。英語學系博士班須通過TOFEL-iBT至少79分以上即可報名。筆試有「文學理論」與「英美文學研究」2科,各佔20%,5月30日早上考。口試佔25%,筆試結束後的當天下午,全體考生即進入口試,也就是說筆試沒有門檻問題,只有誰考高誰考低,大家都可以口試。這點讓我眼睛一亮,因為台大外文博士班的筆試成績是有設門檻的,通過才能進口試,但我還不知道2009年的狀況。師大的審查資料成績則佔35%。

跟媽說了這件事,媽鼓勵我還是要報考師大,雖然我博士班打定了主意想讀比較文學,但總是要給自己多一點選擇才是。我想了想,決定先暫時接受這個提議。

師大的審查資料包括──碩士論文一式4份,博士班研究計畫(無頁數限制)一式4份,學士班及碩士班歷年成績單一式4份,申請人英文簡歷一式4份,以及3位教授推薦函。

博士班研究計畫已經在紀蕙的課程裡進行了。碩士論文希望能在4月時把整份雛型都完成,包括3個完整章節以及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TOFEL-iBT的話最慢2月底要考,交大外文所要考100分以上才能提論文考試。推薦函其中2封我會請我的2位指導教授,李有成與林建國寫,然後再請劉紀蕙老師寫第3封。

師大博士班的簡章公佈讓我提早有了考生的心情。這學期擔任「美國文學(一)」的教學助理與何文敬國科會計畫兼任助理的薪資,我自己存了一部分,打算將來若真的考上博士班要去台北念書的話,可以在找到新工作之前撐過過渡時期。媽說最少要存50000元做準備,我目前已經存了25000元了。

2009年目標定下──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博士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博士班,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終極追殺令

我必須承認由盧貝松(Luc Besson)編劇的《極速追殺令》(Wasabi)比起1994年他所導演的經典──IMDb評分9顆半星的《終極追殺令》(Leon)更合我的觀影胃口,但是《終極追殺令》其實更貼近真實人生,以一種極為殘酷而冷漠的方式訴說著人的故事。

盧貝松表示──「紐約是一個隨著時光漂泊的城市,而在這裡的人也一樣的具有不定的特質,故事藉由殺手里昂來解剖現代文明城市中的邊緣人」。《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則分析《終極追殺令》的開頭,他描述盧貝松拍攝紐約街頭的手法是作曲家式(virtuoso)的,而此部電影的悲歌也就此展開。

一個18歲女孩的人生能有多曲折離奇呢?當時由年僅14歲的納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飾演片中因為弟弟被殺而想接受訓練,成為職業殺手的瑪蒂達,她的父親是一名毒販,再婚的母親生下一個會因為她轉台就打她的姐姐,鄰居又住了一位自稱「清道夫」的文盲職業殺手。這一切再也不難想像了。

這部令人難過的電影,最後收尾在瑪蒂達回到學校重新開始生活。無論她將來成了什麼樣的人,這一段人生永遠會銘刻在她的記憶中,就如同一道傷疤一樣,揮之不去。因為這部電影,我回想自己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一路走來至今24歲了,所經歷的事情很普通,但也很獨特。而隨著自己越長越大,未來彷彿已經不會再變。但真是如此嗎?

里昂死了。他名義上的殺手父親依照他的遺志,將按月供給瑪蒂達扶養金,而瑪蒂達則回到學校。電影中同學們談論著這位陌生的女孩,沒有人知道她是誰。她只自顧自地種下里昂留下的盆栽。「人生是只有小時候這麼苦,還是一直都是」。瑪蒂達在電影開頭時丟給里昂的問題,留給了這一株盆栽來回答──即使外在環境再怎麼惡劣,都還是要掙扎著生根,苦撐著吐芽。18歲的瑪蒂達還很年輕,她有一天會離開學校找尋新的生活,因為這就是人生。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美人心機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的背景是16世紀的英國,任何一位外國語文學系的學生大概都會記得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裡那位為了娶一位女子為后而與羅馬教廷決裂的亨利八世(Henry VIII)。

納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片中飾演的是安(Anne Boleyn)。表面上她是跟妹妹,由史嘉莉嬌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飾演的瑪莉(Mary Boleyn)耍心機的女人,但是其實她代表的是路德(Martin Luther)的教派──要透過個人的信仰去靠近上帝,而非是那些死板的經典教義。

然而最後她的下場是上斷頭台。歷史上許多例子顯示,一個人的死亡能象徵時代的驟變。英國的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早已在她要佔有亨利八世時悄悄展開。

艾瑞克巴納(Eric Bana)在片中飾演亨利八世,他的扮相還頗性感的,身材又棒,看到史嘉莉嬌韓森跟他纏綿悱惻的樣子我兩隻眼睛都快忘記眨了。如果我是亨利八世,那麼我第1個召進王宮的不是安,也不是瑪莉,而會是喬治(George Boleyn)──前提是他若真像吉姆史特格斯(Jim Sturgess)一樣可愛的話。那我是絕不會讓他上斷頭台的,不如就留在我的枕邊吧。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4

本學期在累爆了的每週三與每週四過後,每週五其實才是我一週的開始。越接近期末,越知道自己可以結束一段日子,朝新的生活規劃邁進,其實也越難熬,因為辛苦的事情也總是集中在此時。

今天一樣去上了1堂皮拉提斯跟1堂爵士舞。晚上看看電視,跟媽媽聊聊天。我認真開始用腦密集思考的時間總是在夜闌人靜之後。凌晨時分,伴著廣播裡一首又一首的流行歌,把2個研討會的摘要一口氣都投出去了。說穿了其實是同一份,只是中,英文的差別罷了。先前這一份摘要其實也被我拆成不同的2份,投到2場研討會去了,1份專論非裔美國文學,另1份則專論台灣文學。之所以能一口氣投這4場研討會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我早在劉紀蕙的「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的課程剛開始我就在準備這一項研究計畫了。

這個研究計畫可以追溯至我碩二時閱讀賀絲頓(Zora Neale Hurston)與賴特(Richard Wright)的小說的心得,而我在碩三時決定把這些心得按圖索驥地撰寫成博士班的研究計畫,所以劉紀蕙的課程算是提供了我一個書寫的機會。

而又因為決定以比較文學為博士班的研究方向,所以我也同時加入了對王禎和(Wang Chen-ho)的討論──基本上連結點是非裔美國人與台灣人與英語習得(the acquisi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這一個議題之上,但是我想處理的脈絡有點複雜,也必須以文本分析來佐證。我循著自己的思路一一梳理這些想法,已經先把一份摘要完成了,也在劉紀蕙的課堂上口頭報告過了2次,2次她都給了我很實用的意見。第1個讀到我這份完整研究的人,應該也會是她。我可能會找機會向她表明我的期末報告其實是博士班的研究計畫,並跟她另約時間談一談。

1月底把劉紀蕙的課程期末報告寫完之後,同時也代表我的博士班研究計畫英文版基本上已經有初稿了。再來就是靜候發表的機會──不知道這4個將在下學期展開的研討會,會有幾場能投上。研究方向到底好不好,能不能做下去。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文學研究的視野──美學與政治

這禮拜三陳鏡羽到交大來演講,東華包括畢業校友與在學的學生竟來了11個左右!可見鏡羽老師的fans有多少啊(茶)。

雖然我前一天晚上只睡了2小時,但我依舊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撐著把整場演講聽完了。講題是〝From Hypotyposis to Metalepsis: Narrative Devices in Contemporary Fantastic Fiction〞。陳鏡羽的研究方法真的很令人折服,是非常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入文本肌理進行探究,是很紮實的做法。李家沂擔任主持人,他也提到鏡羽老師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的普瓦提耶大學(Universite de Poitiers)是打底型的學校,與台灣多數學校的方向不同。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也待過那裡。

聽完鏡羽老師的演講,我開始回想過去在英美系4年以及在交大外文所2年半以來所受的文學研究訓練──大三1整學年的英國文學Simon運用大量當代文學理論分析文本,傅士珍老師的「文學批評」1學年來也是以教授理論為主,而芳枝老師的課堂上也不乏文化理論的介紹。

因此,到交大之後非常習慣這樣的模式──建國的「文學研究概論」甚至連文學理論的濫觴新批評(New Criticism)都已經略過,直接從結構主義開始。而理論的專題在交大更是發展重點──靄珠的「全球化理論與文化認同」簡直是全球化理論的資料庫,建國的「歇斯底里論述:佛洛伊德到拉岡」也是一門純理論的課程,更別提劉紀蕙的「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

台灣的學生總想先學習一套理論之後進入文學研究,從事所謂的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但是卻忽略了過程所牽涉的文學研究方法。根據建國在「文學研究概論」課堂上所遵循的脈絡,文學研究的首要條件是建立阿圖塞(Louis Althusser)所言之〝object of study〞。簡單來說,文學作品並不只是那些字句紙本而已,而是隱含社會實踐的「論述」(discourse),與60年代以降各種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般冒現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San Juan在應何文敬之邀蒞臨逢甲大學外文系時所談的專題演講〝Is Studying Literature Enough?〞,即在區分此類語境式的研究方法(contextual study)與美學取向的傳統型研究方法。

以我個人的認知來說,從事語境研究的人似乎多著眼於女性文學,族裔文學,或是同志文學與政治意圖較強的理論如女性主義理論,後殖民論述,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或是酷兒理論之間的對話。在語境研究中文學既然是論述,那麼理論則能夠梳理出這些論述背後的意識形態與生成原因,多半的目的性在於揭櫫不公不義的文化現象。

反觀靜羽老師的研究,除了以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的敘事學理論鋪陳出對4部當代幻奇小說的敘事結構分析之外,未見任何其他的當代文學理論,通篇論文完全在處理文本的敘事結構,屬於San Juan所區分相對於語境式的,也就是美學式(aesthetic)的文學研究,其歷史可追溯至早期歐陸不愁吃穿的貴族將文學視為生活中的一種享受,浸淫在美學的奢華(luxury)之中,不帶有政治目的性的文學研究。

然而,如此區分語境式與美學式的文學研究必然是危險的──我們都記得60年代德國康士坦斯學派的領受美學家堯斯(Hans Robert Jauss)所言,要排除歷史性考量與美學性考量都會造成研究上的偏頗。然而堯斯也從未說明(至少在〈文學史做為文學學術的挑戰〉一文中未竟)結合了歷史性考量與美學性考量的文學史研究會是如何,他只留給後世的批評家一個充滿無限性可能的字──〝aporia〞。

若對文學史的研究能結合美學意圖與政治意識形態,為什麼文學批評就不行呢?至少在我碩士論文的研究中就顯示,非裔美國文學運動上的黑人美學(the Black Aesthetic)就是一例。難道文學研究不能同時批露政治上的不公不義,又同時彰顯其美學型式嗎?我相信是可以的。再說,難道文學作品只能一分為二成美學型的文學作品與政治意識形態的文學作品嗎?絕對不是。而艾利森(Ralph Ellison)身為小說家,他也相信文學創作可以兼顧美學意圖與政治意識形態,這句紅色的話基本上就是我整部碩士論文的一言以蔽之。建國甚至在指導我的過程中提出一個問題──「難道自認為不帶有任何政治意識形態的所謂『美學』,本身不就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的表現了嗎」。建國身為馬克斯主義文學理論的喜好者,已然將伊格頓(Terry Eagleton)對新批評的指證表露無遺。伊格頓指出,新批評學派這群理論家,以美學之姿捍衛文學研究,事實上正是擁護了當時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

站在從事艾利森研究的位置上發聲,我相信文學研究應該朝向美學與政治的雙邊關係,而非只研究其一,我未來也要持續達成這個目標。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解構兔子

雖然蓋慈(Henry Louis Gates)的《表意猴》(The Signifying Monkey: A Theory of African-American Criticism)非常inspiring,不過我現在決定不讀完整本了,因為我的碩士論文基本上只需要說明〝Signifyin(g)〞的定義即可。博士班研究計畫的部分雖確切的使用了這個概念,但也許只能等以後真的讀了博士班再來把整本專書讀完了。

目前我自己讀完了《表意猴》的第1章,正在讀第2章。看了一下劉亮雅在台大外文所開「再現與美非女性小說」的課綱,她剛好就選了第2章。很好,第2章只剩3分之2沒讀。

建國說我不能只引用了學者將艾利森描述為〝signifying modernist〞就跟著這樣帶過去,我必須解釋何謂〝signifying〞,也是因為這樣我才開始讀蓋慈的。這當然和double consciousness有關,doubl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我已經計畫在序論中整理並解釋。

另外,第1章中我還有2個大問題必須解決──第1個是我原本將艾利森定義為領受美學家(reception theorist)的論點。建國交代我必須把名稱改成〝something〞 modernist才行,因為如此一來才能維持最初艾利森被視為modernist,後來又被修正成signifying modernist,最後銜接上我所提出的這一個類似領受美學家的〝something〞 modernist。建國要我從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對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評論中找出適合的用語,來替艾利森背書。

第2個問題是我用了〝deconstructionist〞這個字。我以〝deconstructionist〞一字來形容艾利森的小說理論,建國看完我的論述後說可以,但是必須加以解釋。建國怕我發生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所苦惱的「解構兔子」事件,還重新把〝deconstruction〞的定義講給我聽,聽完後我才發現我還真的誤會了,幸好我們先meeting過,不然最後在論文資格考口試時這會是多恐怖的謬誤。我得先去浩然圖書館翻閱A Derrida Dictionary,然後引用到論文裡,再重新解釋一次艾利森的小說理論。

算一算自從交出第1章的初稿,到跟建國meeting後抓出要修改的部分,至今已經1個半月了,我除了修正文法部分之外,論述部分完全都還沒開始改,主要是因為我這學期先準備了博士班研究計畫的關係。上次李有成過來交大演講,還叮嚀我要加油。天啊!我12底前一定得把第1章改完後再交給建國跟李有成,然後定稿。

我想蓋慈只能暫時停在這了,目前先以能解釋〝Signifyin(g)〞為主,以後再慢慢和這位跟李有成是好朋友的學術明星相聚。接下來的3週要重讀哈伯瑪斯的〝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以前上建國的「文學研究概論」讀過,重來一次應該頗快。再來是建國指定的另一篇〝Consciousness-Raising or Redemptive Criticism──The Contemporaneity of Walter Benjamin〞。最後是把〝deconstruction〞的定義找出來。

目標──12月底改完第1章。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自己的房間

就在今天傍晚,金馬獎在台中中山堂正沸沸揚揚地準備展開之際,我開始把自己自proposal資格考以來就亂得誇張的房間徹底重整。講義跟書已經把我的書桌淹沒到極限。雖然我的思緒從未因此而脫軌,但是我決定讓外部空間跟著內在心情在這下定決心的12月一起改變。

帶媽去北平路上的成記麵食館吃晚飯。北平路算是台中市價位較高的用餐地點,但是口味絕對不會讓你有一丁點的失望。接著我們便出發新光三越,母子2人為了贈品而拼命集點數,差1點就有15點了,可以換微波碗或是100元禮券,但是最後我們想不到自己還迫切需要什麼,因此便決定下週再出發一次。我獲得了AESOP的大罐天竺葵身體乳液以及2件BALENO的棉T,非常開心。

沿著中港路而下,下一個shopping的地點是廣三SOGO。我個人覺得在台中市SOGO唯一贏過新光三越的點就是無印良品。這一次到無印良品是為了我日益增加的影印講義,決定採購一些立式的文件格。

挑來挑去,我跟媽一致認為附輪子的四格籃式架最適合我的房間。

母子2人開心的shopping完後,我們回到家裡,轉開電視看金馬獎轉播。知道金馬獎頒獎典禮就在離家不到10分鐘的地方,卻坐在家中沙發上看轉播,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很快地就把無印良品的輪子四格籃式架組裝好,然後開始將成堆的講義分類──碩士論文相關資料1格,劉紀蕙「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的超實用講義1格,老師們的論文1格,雜項1格,要回收的就進了廢紙袋。

散落各處的書也被我分成小說,文學理論,以及中文書,整齊地堆疊在書桌旁的茶几上。掃了地,再用除塵紙擦過。接著把自己喜愛的明信片一一貼到四格籃式架的側邊,讓它看起來有活力一些,不只是一只架子。而籃式架最上頭的小小平面也可以放些東西,很令人欣喜的功能。徹底清過後的書桌,空間比平常要多出了4分之3。

我靜靜地坐著,享受這煥然一新的自己的房間──未來至少還有8個月會住在台中的家裡,我把自己的房間當成最intellectual的研究室,在可爾必思莎瓦的空瓶裡插上彩虹旗,貼上曹格的海報,Malcom X的肖像當然不能少。這就是我自己的房間。何文敬的國科會計畫兼任助理任期到2009年的7月31日,而若博士班又能應屆順利錄取,我計畫8月就要離開台中了。

這學期我藉著修劉紀蕙的課程,幾乎算是把心力都用在撰寫申請博士班的研究計畫上頭了。劉紀蕙給研究生的自由度很高,也因此我才能盡情發揮自己的研究。而這一份研究計畫我也拆成幾個部分,並以中/英文雙語版,分別投了4場研討會,時間全部都在下學期。研討會的審查算是一種指標,能夠讓我衡量內容究竟好不好,能不能當博士班的研究計畫,若有機會發表,更可以知道哪裡還需要改,甚至怎麼改。不過,這4場我自己也不知道最後究竟會錄取幾場。

很希望也很期待自己能夠順利考取博士班,我從12月開始要按部就班一一把事情完成──2009年1月底,博士班研究計畫中/英文版定稿。2月底前考TOFEL-iBT,所上的畢業門檻是100分。4月底前把碩士論文的最後1章完成。5月提論文考試,接著便是博士班入學考試了。

搬回家長住的這1年,使我心中漸生矛盾情懷。我知道自己有一天還是會離開這一間房間,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生活,如同我當時拎著行囊東行至後山花蓮,爾後又歇腳於新竹,最後離開那苦悶的城市,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台中。離去再歸來,歸來後又離去。夜裡很靜。我閉上眼,彷彿望見那下一處自己的房間。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take-home essays (American lit I homework #2)

Take-Home Essays

American Literature I 12/03/08
Teaching Assistant: Yuan-yang Wang (王遠洋)

The take-home essays intend to help you organize what you lear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class and come up with your own ideas. Please submit your take-home essays to me by noon in week 14 (12/17). Start each question on a NEW page, and the maximum for each question is 1 page (Times New Roman 12, 1.5 space). The grading of the take-home essays is 5%. Plagiarism of any form will not be allowed. The essay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To Run and Advertise Your Unique Bookstore with the Emersonian Thoughts

Remember Ralph Waldo Emerson wants you to be “Man Thinking,” not “bookworm” (1141) when reading books, including his own pieces of work. It means that only reading Emerson is not enough. You have to really comprehend the Emersonian thoughts. As he says, “[t]here is then creative reading, as well as creative writing” (1142). Let us imagine that you are going to run a small, elegant, and cozy bookstore in downtown, just like what Meg Ryan's Kathleen Kelly does in You've Got Mail (1998). First of all, name your bookstore after Emerson's ideas either in “The American Scholar” or Nature and Explain why you call your bookstore in this sense. Secondly, let's pretend that you want to design a world wide website for your beloved bookstore. In the homepage, you have to quote a sentence/sentences from either “The American Scholar” or Nature to write a creative advertisement to introduce your bookstore. The advertisement might include your faith to run this bookstore, its uniqueness, what kind of particular books you sell, etc. Be creative.

2. Seeking Human Nature in the Darkest Forest and the Most Forbidden Sea

During his sojourn in Lenox, Massachusetts, Hawthorne develops his friendship with Herman Melville. Melville praises that Hawthorne is a great American writer, and some scholars even conjecture that Melville revises Moby-Dick (1851), and it is published after his acquaintance with Hawthorne for a year. Both of the two writers have brilliant skills to depict human nature. Coincidently, there are many symbols that are worthy of discussing in “Young Goodman Brown” (1835) and Moby-Dick. A symbol is, as M. H. Abrams illustrates,

anything which signifies something; in this sense all words are symbols. In discussing literature...the term “symbol” is applied only to a word or phrase that signifies an object or event which in its turn signifies something, or has a range of reference, beyond itself.” (Glossary 311)

In “Young Goodman Brown,” not only the things like the serpent-like staff, the pink ribbons of Faith's cap, etc, but also the whole journey in the forest itself could be regarded as a symbol. Forest signifies wildness, and in this dark and deep forest Goodman Brown is painfully forced to seek “the nature of mankind” (1297) that is concealed in normal life. In the story of Moby-Dick, Ishmael goes through the fatal adventure with captain Ahab to chase Moby Dick on “the dark blue sea” (2346). The chase makes Ahab reveal his nature of “[h]uman madness” and “monomania” (2347). Please make use of Abram's short definition of symbol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forest in “Young Goodman Brown” and the sea in the selected chapters of Moby-Dick to elaborate the theme of seeking human nature.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黑眼圈

以詭異再現離散:論《黑眼圈》中李康生的一人分飾二角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班
王遠洋

蔡明亮(Tsai Ming-Liang)於2007年所執導的第9部電影《黑眼圈》(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將背景定位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他在訪談中表示自己雖對於吉隆坡因90年代初亞洲經濟風暴而導致的外勞問題感興趣,但觀眾若欲從社會角度來觀看《黑眼圈》,則會感到失望,因為他要處理的實際上是「人的內在的思考」。透過角色的象徵意義,蔡明亮一再描述《黑眼圈》為一部具「哲學性」的電影。本文試圖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談論的「詭異」(Uncanny)來思考此部電影中蔡明亮所言之哲學性問題,並析論李康生一人分飾二角之意涵。李康生在電影中一是身處於吉隆坡這一陌生國度中的流浪漢,另一則是臥病在床的植物人。佛洛伊德指出,詭異的概念無非就是自身因為在熟悉的事物中撞見那既存於內心深處之物而產生的陌生感(Writings 217),而其與雙重存在(double)是息息相關的。流落異鄉的流浪漢在異地絕處逢生,為拉旺(Rawang,Norman Atun飾)救起並照顧至康復,然而陳湘琪所飾之茶室女佣所照護的植物人卻與他有著一模一樣的臉孔,自始至終都被困在吉隆坡。流浪漢逃出家鄉而離散異地,並未能替他創造不同的生活,反而正如蔡明亮自己所言,只是「從一個籠子跑到另外一個籠子」。看著自己再熟悉不過的那一張臉孔,最後竟是指認出流離失所的陌生感。電影中透過雙重存在而營造出的詭異,帶出了馬來西亞外勞的離散困境,而床墊上的流浪漢/植物人、拉旺,與茶室女佣三人則是蔡明亮以象徵手法所描繪出的寫實人物。

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夜行性動物

我想我天生就是夜行性動物。

28號當天是我和台中的3位夜店咖班底約好上去台北funky大玩特玩的日子。近中午時我先進了何文敬的研究室處理一些帳目的事情,還被會計室數落了一頓。我可是去加班的耶!中午在逢甲大學通識沙龍聽了一場TOFEL-iBT的應試講座,才終於對這一個不面對不行的考試有了一些眉目。我想,過了11月之後,就該是衝刺的時候了──碩士論文,TOFEL畢業門檻,申請博士班。

所以11月底的現在就放肆的玩樂吧!

TOFEL-iBT應試講座結束後,我趕往加州健身中心上皮拉提斯跟爵士舞。爵士舞已經練習進入第2個月了,我減少一堂瑜珈課,把一門課改成動態性較強的舞蹈課,因為我漸漸覺得自己的生活中需要一些動能。瑜珈的靜態和爵士舞的動態,剛好能達成我想要的一種平衡。

回家後洗了個澡,看了場電視,就準備出發夜店之旅了。我一個人在北上的火車上,只有一本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同我進行無聲的對話。

抵達台北後距離大家約的時間還有一段,於是我先到誠品敦南店晃了晃。改裝後的誠品敦南店其實變化不大,24小時開放的書店,導致店內在11點時依然是人聲鼎沸。沿著階梯往上爬,竟瞥見陳建志與他的朋友,此時花蓮的場景突然冷不防地閃過我腦海,而我此時是身在台北市的夜裡。夜晚的誠品敦南附近像是一個奇異的空間,群聚著許多穿著名牌服飾,手提名牌包包的上班族,他們有說有笑,似乎是三五成群地在約著要去哪裡。

而每次誠品敦南店外頭那一整排整齊畫一的地攤更是令我好奇。如果我之後真的考上台北的學校念博士班,那麼我一定會想辦法找機會來這裡擺地攤半工半讀。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坐上捷運往善導寺站去。

一出善導寺站,我就遇到一個之前拓網台中版聚唱歌認識的朋友。想不到這一次竟然又在異地遇見同鄉,當然要跟我那些台中夜店咖介紹認識。他後來先去買菸,我就先到夜店咖他們在附近為過夜而訂的房間晃晃。今晚的funky非常好玩,我就這麼伴著音樂一路跳到凌晨4點多。

12點半時倒是來了位新人開獨唱會,他叫何維健,是新加坡歌手。我跟我朋友都不知道他今晚要來funky,算是個巧合。他其實是個不錯看的小帥男孩,到funky來開唱當然是羊入虎口,在主持人的慫恿下跟幾位gay兒擁抱了幾次,最後還被gay兒起鬨說要跟他「喇舌」(台語),當然也達到了宣傳效果。不過他也是個high咖,最後唱〈咬字〉時真的很棒很嗨,我喜歡這樣的人。

夜店咖們要住在台北訂的房間補眠,而我還是決定搭凌晨5點20分的莒光11次車回台中,那遠從台東發車,行經花蓮,我大學時期搭夜車回家的記憶。這一次springwater消了不少,還抽到夜店咖介紹的新菸──SOBRANIE。

回到台中梳洗完畢,倒頭大睡,醒來已是近晚時分。這個週六夜晚,說好是留給媽的。帶媽到中港路旁的書報館吃西式料理。自從學妹頭一次帶我去書報館吃東西後我就愛上了那裡,不過這一次去沒遇上之前我看對眼的那位服務生。我們天南地北地聊,聊了我什麼時候要去考TOFEL-iBT,聊了我考博士班的事,聊了我為什麼不想報考師大。

「你去夜店跳舞?你又不會跳舞?!」我媽吃驚地問我。

2個理論上如此親近的人,實際上卻一點都不熟悉彼此。我牽著媽的手,帶她到誠品綠園道逛逛。為了考TOFEL-iBT,我買了書打算練習試題。為了論文的發表,我買了蔡明亮的《黑眼圈》DVD。我和媽步出冷颼颼的室外,驅車回家。

「妳想不想和我一起看《黑眼圈》?」我問媽。
「你說那部演同性戀的喔。」我媽答。
「那個不是在演同性戀啦!不是跟妳說我要寫論文去研討會上發表,我得再看一次。」
「走啊,回去就一起看。」

誠品綠園道外的階梯佈滿銀白色的霓虹,在夜裡閃閃發光。人們三三兩兩,有的佇足觀賞,有的拍照。我牽著媽的手,該回到家去了。那些無法歸類的答案,只好留它在夜裡。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Emerson in context

今晚是我課輔「美國文學(一)」的一位同學的處女秀,不過我完全不會緊張,過去在大學時期開讀書會導讀文學素材的經驗就是,導讀人必須要以自己的理解去說服別人,否則永遠只會流於公式化教學。我對愛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可說是不熟悉的,但是我靠著自己大學修課的記憶以及現在重讀過後的感想,研擬出一套教法,沒想到掰的還算蠻成功的──當然要讓學生記住徐詩思帶過的重點也是我的課輔目的之一。

當我在教《大自然》(Nature)中的經典名句〝I become a transparent eye-ball. I am nothing. I see all〞時,我將其詮釋為唯有放掉一切包袱,才能真正看清自己,往前邁進。這位學生竟然說就像打太極拳一樣,最後是把拳法通通忘掉。這讓我想到碩一時修建國的「文學研究概論」時,建國的終極目標也是要我們把一整學期所學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忘掉──I am nothing. I see all.

在文學課上教愛默森應該是最不應該害怕教錯的,因為愛默森自己會說──我們應該成為「思想著的人」,而非「藏書狂」。這中譯當然是來自張愛玲。張愛玲言道──「﹝愛默森﹞並不希望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並非領導人們走向他,而是領導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現他們自己」(3)。這未嘗不是法國後結構主義理論家德勒茲 (Gilles Deleuze)所一再強調的核心思維──「跟著我做」(faire avec moi),而不要「學我去做」。

2年後我在徐詩思的課堂上再讀愛默森,認知與心境已和大四在曾珍珍的課上時完全不同了。

在回程的火車上,我和同學討論攻讀博士班的事情。其實這學期我已經想了好一陣子了。我最近開始考慮報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博士班。但坦白說師大之於我一直沒有非常特別的吸引力。夜市是不賴,建築物古色古香,位於台北市,男生算有帥到,但是誠大樓英語系給我的感覺實在不好。我還是覺得讀書環境對我來說很重要,而我只是盤算著若報考師大,屆時何文敬能否替我寫推薦函一事。 然而我又怕一旦給了自己退路,考台大的衝勁與心力會被削弱。

但其實吸引我的還是比較文學(comparative literature)這個領域。若報考師大,當然就只有一般的英美文學(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能選擇了。聽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還有英語文學(literatures in English)組博士──注意literature還加了s。徐詩思就是讀這一組的。

如果我念英美文學博士班的話,搞不好我會想研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自從聽過王智明在清大和徐詩思在交大所教的梭羅之後,梭羅不再是以前大學印象中的那樣了。國內博士論文以梭羅為研究主題的有3位──一位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博士,以民主精神的角度切入。另一位是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博士,談的是生態論述。還有一位是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博士,是林耀福的學生,她將自然環境做為美國化的文本來進行閱讀。

然而對我來說真正有趣的,還是接受美學家堯斯(Hans Robert Jauss)談論述中美學考量(aesthetic consideration)與歷史考量(historical consideration)之間的相互拉扯,也就是文學作品中美學目的與政治意識形態的議題。這一點在我看來,是梭羅研究中一個非常值得鑽研的方向。至少在我撰寫碩士論文的期間,美學與政治的議題在艾利森(Ralph Ellison)的作品中能談的是再精采不過了。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果還在路上

我獨自一人在紊亂的書桌前想著「美國文學(一)」的課輔教材,伴我從花蓮流浪到新竹,最後又回到台中的這部手提音響裡,放著從元氣音樂舖買來的二手cd──曹格的《格格blue》第一版。一直沒有買這張專題的原因是在一般的唱片行根本找不到第一版,最後終於被我在二手cd店裡找著了。

碩士班畢業學分的事情今天仍餘波盪漾。我看著自己的碩士班歷年成績單,這一張將來要交到博士班學校的成績單,上頭羅列著所有我喜愛的課程。

除了所上規定的24學分之外,我還超修了1門社文所3學分的課「主體性及其流變」。雖然一個學期下來,Hume,Hegel,Kant,Heidegger還是都似懂非懂,Levinas放棄沒讀,Blanchot我超愛,Descartes的報告還被評超低分,但是也覺得學到了東西。這學期又超修了1門社文所3學分的「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是為了完成博士班的研究計畫而修的。很喜歡劉紀蕙,整個課程對我梳理當代理論脈絡也很有幫助。但是搞到最後,我竟還差了交大外文所的1門3學分的課才能畢業,好多人也因為我而造成了恐怖的困擾。

今天一樣去上了Danny的哈達瑜珈1跟身心靈平衡。這禮拜那2個男孩都沒來了。每到週日,身心靈平衡的課堂上總是會有2個外表乾淨又有型的男孩一起來上。其中一位是個蠻man的男生,另一個比較可愛一點點。他們一起上課,一起下課,有說有笑,我甚至懷疑他們不只是朋友,可能是彼此的b。

上週日,其中一位男孩沒來。我靜靜觀察著這一位男孩,心想著是不是有事情發生了呢?

課程結束後,他獨自一人留在瑜珈墊上,把頭深埋進胸口。我擔心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呢?這兩個人之間發生的因果是不是就如我所想像的那樣呢?這週日,2位男孩都沒有來上課了。也許是因為期中考吧,我告訴自己。

人生中有太多事情需要去面對,解決。我原本打算下學期超修徐詩思的「新美國研究」,然後一併把碩士論文的第3章完成,交出去當課程的期末報告,然後同時也完成整份碩士論文畢業。然而現在這個理想變成恐怖的詛咒,是不去完成不行的詛咒。但無論人生再怎麼格格blue,還是得走過去。只能說,我相信事情必然有其因果,當初的因,造成了現在的果。而現在的果應會是一個因,它會領著我們走向下一個果。

那果還在路上。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同名之人

今晚是我第2次看米拉奈耶(Mira Nair)改編自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小說《同名之人》(The Namesake)的「同名」電影。

對於碩士班這2年持續探討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的我來說,離散(diaspora)與族裔美國移民議題其實並不陌生。所以這部電影中,很多梗說穿了都在意料之內。

第1次看時我並沒有特別感動,只覺得整體感覺還不錯。這一次和母親一起重看了一次,竟然有了那麼一點感動,也許是因為有家人陪但在身旁的關係吧。

上次我在國立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離散/現代性研究室所舉辦的「離散與亞洲電影」(Diaspora and Asian Cinema)上發表了奈耶1991年所執導的《密西西比的馬薩拉》(Mississippi Masala)中交通工具意象與離散意義的研究論文,其實是搭著丹佐華盛頓(Danzel Washington)所飾演的狄米屈斯做為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的順風車。這一次,我想替奈耶做為一個導演的身分,好好替她說些話。

奈耶表示,《同名之人》的拍攝起因就是因為痛失親人。《同名之人》中痛失親人的主軸,從做為第一代印裔移民的艾席瑪失去父親開始,延續到果戈/尼克希驟失父親阿索克,而這條主線同時也帶出艾席瑪失去阿索克的支線──因為正如美思所言,情人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親人。失去並不一定指死去,人在心不在,也是失去。因此我們看到2對戀人的離合──美思失去果戈/尼克希,而果戈/尼克希又失去穆蘇蜜。

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在《同名之人》影評中指出此部電影為一部訴說族裔美籍移民的故事──「懷抱勇氣的父母親帶著夢想到來,但子女卻讓他們覺得自己像陌生人,而就在此時舊有的文化就在新的文化中冒現出來」。影片中的婚姻觀,其實就隱含著印裔美國人的矛盾認同思維。

在紐約出生的果戈/尼克希是由卡爾佩恩(Kal Penn)所飾演,在片中是第2代的印裔美國人,他的第一任女友美思是金髮碧眼的美國女孩。他們最後因為在阿索克的守靈儀式上起了口角,因此便分手了。當觀影人看到果戈/尼克希和第二任女友穆蘇蜜結婚時,遵循印度古禮進行,奈耶將畫面和艾席瑪與阿索克在印度的婚禮疊和,突然之間紐約和加爾各答之間沒有了界線(boundary),如同阿索克在加爾各答打開上頭印著紐約市地圖的傘,說──「整個紐約,就在加爾各答」。

然而觀眾是否能想像金髮碧眼的美思若沒有和果戈/尼克希分手,她可能點上bindi穿上sali,以古禮和果戈/尼克希完婚嗎?當美思表示願意和果戈/尼克希回到印度去灑他父親的骨灰,就被果戈/尼克希斷然拒絕了。「這是家人的事」,他說道。很顯然,家人指的仍是影片中的第一代印裔移民。而影片結束時,果戈/尼克希的妹妹桑妮雅尚未和英國男友班結婚。觀眾是否會猜測桑妮雅要不要在教堂裡和身為英國人的班結婚呢?抑或是要求班按照印度古禮迎娶桑妮雅?桑妮雅欲下嫁英國男人,身為母親的艾席瑪坦然接受。但對於兒子要娶美國女人,母親就有很大的意見了。這2對戀人的婚姻,相當耐人尋味。

上回和馮品佳討論到印裔移民的歷史背景,馮品佳說印裔移民的歷史背景可說是各種因素的大雜燴。我們知道華裔移民因為淘金夢來到美國,成為鐵路工人。非裔移民被白人強行押過黑色大西洋,穿越恐怖的中央航道(the Middle Passage)來到美國。那麼印裔移民又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成因之下,來到美國的呢?這一次發表的論文,我要深入討論《同名之人》。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後人類理論研讀會」之3

週日的早晨飄著細雨,我獨自騎車前往中興大學,參加台灣文學研究所舉辦的「後人類理論研讀會」第3次,也是本學期最後一次的討論。我們一樣是閱讀N. Katherine Hayles的How We Became Posthuman,這次則是第9章,由東海大學資訊科學系的劉榮春助理教授跟中興大學外文系的林建光副教授分別導讀。

林建光的導讀超級有組織性的,真的是一聽就懂。他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英文系博士,博士論文鑽研迪力羅(Don DeLillo)的晚期小說。

經過我自己讀過了第1章,然後在第2次研讀會時聽過了第6章的導讀,自己又讀了第9章,也聽了第9章的導讀,大概對Hayles的後人類理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第9章剛讀完時,我還有點霧煞煞的,總覺得有讀到些什麼,但是還是有地方很模糊──面對外文系很多閱讀素材很多時候都會是如此。但是一經過林建光的導讀,一切就有如水落石出一般,完全開竅了。

只是廖朝陽在台下的這種感覺很奇妙──以前的指導老師現在在台下聽自己報告,然後還被老師提問。會不會未來有一天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我身上呢?邱貴芬也出席了,他們中午一邊吃飯一邊討論下學期Hayles要來台灣的事情。我超期待Hayles來台灣的,接下來,我所要做的就是繼續思考我所讀到的這些東西,然後完成博士班的研究計畫。

我希望能順利度過這次發生的選課風波,好好在下學期把少修的3學分修完,然後順利考上博士班。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城市的角落

今天在逢甲大學度過前所未有的忙碌時光,連中午休息都被私事佔去。下班後,一樣和他約在東海商圈見面,但他帶我到被中港路隔開的藝術街去吃東西──那裡是台中這座城市裡我從未到過之處,我在興奮中帶著一點好奇,到處都想看它一看。每個城市都有一個獨特的角落,台中市的獨特角落之一,就在藝術街。

我們去板田吃了火鍋,然後逛了一家充滿異國風情的杯子店,叫做咖啡地圖。午后時光則是一間播放著歌劇的二手書店。在這裡,你會覺得你可以靜靜的生活。

這一週是我開學以來最忙的一週。

期中考卷的部分,徐詩思配給我3題批改。而我自己則還有第1次佔同學總成績5%的作業要改。學生們爭相寫出一些超妙又好笑的想法,有的學生則是展現出批判性的思考與創新能力。這大概是改作業這道折磨中唯一能取悅我的。

今晚,在午后時光裡發現了數本王禎和的小說。我雖想著博士班研究計畫要加入對王禎和的討論,但是所有的想法都尚停留在初始階段,還需要一番洗練。而這幾天我的腦除了被外文系的學生壓榨之外,還陷入高密度的思考運轉──這一切得從週日在中興大學舉辦的「後人類理論研讀會」開始說起了。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恐怖社區

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在《恐怖社區》(Disturbia)中的表現,是讓他之後成為印地安那瓊斯的兒子的關鍵。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影評人A. O. Scott將《恐怖社區》比喻為「《後窗》的青少年版」(adolescent 〝Rear Window〞)。也因此,Scott特別分析了做為此電影文類傳統(genre convention)的因素在電影中所造成的效果。Scott基本上認為《恐怖社區》是成功的。而這一開始類似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十誡》(Decalogue)中第6誡的偷窺情境,最後卻演變成驚恐的追殺場景。

飾演男主角凱爾的西亞李畢福與另外2位年輕演員余亞倫(Aaron Yoo)和莎拉蘿瑪(Sarah Roemer)在片中的表現都非常自然,他們演的就是時下美國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把妹,認識男生,玩xbox,從itune下載音樂。而由大衛摩斯(David Morse)所飾演的殺了無數熟女的變態殺人狂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會栽在這些懂得用手機拍攝即時視訊照片,會自己改裝網路攝影機的青少年身上。

而貫串整部影片的偷窺主題,也意味著科技已經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當由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飾演的媽媽因為氣自己的兒子凱爾屢次犯錯,不僅被告上少年法庭,甚至差點鋃鐺入獄,他把兒子的xbox跟itune都沒收,甚至連有線電視都剪掉了,這時候這位成天無所事事的青少年,才開始關注身邊的人事物。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用Scott所言的偷窺型的關注(voyeuristic attention)來談凱爾的所作所為,他對人的細察成了這個男生最棒的特質。當他為了艾希莉開派對而和她鬧彆扭時,他說出了一連串對這個女孩子的觀察,包括待在屋頂上的時間比在房間裡還多,看「有內容的」(substantial)讀物,甚至是開門之前先照鏡子的強迫症,還被凱爾詮釋成不是那種「我是辣妹」的行為。當然我們知道偷窺女生這種boy's stuff原本是很視覺的(visual),但是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就不只如此了,凱爾對這個女孩子的興趣顯然是落在心靈上的(spiritual)層次──即使他還是不少異性戀男孩子的本性,想牽她的手,希望能吻她的唇。

也或許就是凱爾對人的細察,使得他不僅沒有因為偷窺而遭到處罰,還因為意外破案而提早結束戒護,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愛情──我想這部影片真的是把偷窺狂事件極度浪漫化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

偷窺是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如果我家對面住了位像西亞李畢福這樣的小帥哥,尤其又是一位會抽點菸的小帥哥,我實在也會忍不住多看個幾眼吧。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mental crisis

冬天,一年四季我最喜愛的季節。大概是因為每到冬天我就可以恣意地耍憂鬱,然後故作愁態,偽裝成蕭瑟的文藝青年。我真的很喜歡冬天,因為可以穿美美的衣服。

這幾天我本學期所擔任的2個工作都發生很重大的挑戰──何文敬在逢甲大學外文系的國科會計畫人事費餘額不足,這意味著我從12月開始就沒有薪水可領了,接下來要看老師如何處理。在母校交通大學擔任徐詩思的Pre-Ph.D.教學助理則是遇到2位同學要求在指定時間以外的時間進行課輔,但是正好就是我在逢甲上班的時間,最後只能勉強留下我的msn,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事情真能順順利利,無須堪憂就好了。但是當然是不可能的。

雖然工作上不順心,但是交大11月發下的薪水還是讓我非常開心,所以今晚我帶著媽媽,媽媽又帶著在台中準備後中醫考試的表妹,一起去吃Friday's。要不是我主動提起,這2個女人是絕不碰這種美式食物的。但是享受好料就是我生命中的絕對原則,新竹已經扼殺了我太多吃的福利,所以回台中能吃當然就要吃啦!吃完後逛逛一中街,又去中友百貨地下3樓吃了超幸福的塔諾姆日式水果可麗餅。

回家後,我沉到自己的浴缸裡,閉上眼,讓一道接著一道的熱水沖刷身體。今年的冬天我覺得格外安穩。 離家讀書6年後,我第一次能在原居住地的家中感受天色的變換。

自從大學畢業離開花蓮到新竹念碩士班開始,我的冬天就沒有一年是好過的,彷彿是當時郭強生的預言一語成讖──「你馬上就會想念這裡了」。2007年的冬天是我跟前b剛分手的那一陣子,雖傷心難過,但還是咬著牙過去了,課業上也安然過關。2008年冬天,莫名其妙喜歡上一個異男學弟,最後好不容易心情才隨著搬回家寫碩士論文的計畫而漸漸趨於平靜。我有預感2009年的冬天會是個很棒的冬天──至少2009年將以圈圈的插畫月曆展開!

但這一個冬天也會重複3年前考碩士班的那種mental crisis,只是過了這個冬天我要考的就是最後學歷的博士班了。未來。為什麼要為未來之事而擔憂呢?既然尚未到來,則不知結果如何。既然不知結果如何,所以也只能擔憂。但擔憂無益,唯一只能前進。搬回家住已有半年光景了,一切並沒有太大的脫軌,我一樣完成論文,一樣修課讀書。弔詭的是,我心裡知道有一天我會再度離家,終結幻影般短暫的安穩,再次展開另一段自我放逐的生活。

就像英國浪漫文學作者筆下的mental crisis與維多利亞時期思想家的mental crisis已經不同一般,我的mental crisis也是與別人不同的。當我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走的路時,反而這樣的危機感就更重,而我也只有我自己,我自己就是解藥。這個冬天,會很棒吧我想。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曹格Welcome to My World 2008小巨蛋演唱會──之後

台北市當晚跟雨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研究所同學的朋友載著我一路往東區去。我在台北市有機會坐上機車的機會實在很少,多半都是很愉快的,不是阿嘉在《海角七號》裡頭大喊的──「我操你媽的台北」。

我們在東區的茶街裡找了一家店,坐下,吃東西。

每當這時候總是要開始瀏覽自己的戰利品──曹格演唱會的吊飾,以及一本書。我在去小巨蛋之前硬是去了重慶南路上的桂林書局。除了關心一下我跟研究所同學一起訂的書到底還要拖多久才會抵達台灣本島之外,也順便逛一下這間小本經營卻走國際路線的小書店。沒想到這次的收穫可大了──我挖到一本整個就是老舊了的《表意猴》(The Signifying Monkey: A Theory of African-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後頭的標籤上還寫著「蔡秀枝」3個字。

小徐老闆說這書是當時一批台大外文所研究生一起訂的,但是最後剩下了2本,1本早些時候也賣掉了,就剩我手上這本。天啊!蔡秀枝現在都已經是副教授了耶!蔡秀枝是國立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師承自符號學學者張漢良。我看過她2次。一次是她擔任論文的講評人,她把一個在英國留學的博士生嚇個半死,很典型的台大風格。但我看過最恐怖的還是劉亮雅張小虹。另外一次是她擔任柯恩(Richard A. Cohen)專題演講的主持人。柯恩是北卡羅萊納大學夏洛特校區(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猶太研究學系的教授,那次他主講〝Levinas and Shakespeare〞──我特地趕往台大親臨現場感受他的風采。

小徐老闆很乾脆的以當時蔡秀枝下訂的價錢把書賣我──370元!這不買真的不行,畢竟以現在的情勢來說,12.95美元的書怎還能以台幣370元購得。所以我莫名其妙的帶著一本書去小巨蛋聽曹格的演唱會。

我們吃著聊著,也快凌晨1點了。女孩兒們最後決定負責把我載到funky門口,然後她們要回家好好休息了。這是第2次有人駕駛專車把我送到funky門口,第1次是很久以前的大學時期了。

進了funky又是目眩神迷的時分──我真的大概就是基因決定我是gay,因為我總是會被男孩兒身上的一種氣味所吸引。那是很難以形容的氣味,如果硬要使用語言來描述,就是一種很野性的味道。也許是來自身體,有時是自然的汗水摻雜了一些人工香水,總之就是會讓我昏了頭,然後心裡小鹿亂撞。雨沒有讓這一群hunky boys們宅在家裡,大家努力的把白天賺的薪水砸在這可以用力揮灑青春汗水的舞池之中。

其實比曹格還帥的還優的gay很多,只要在funky晃過一遭就能見分曉。所以gay兒們真的不用因為曹格不是gay的這件事情難過或生氣。不過跟曹格這樣性格的男生交往會相當有趣倒是真的──我喜歡他的笑聲。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曹格Welcome to My World 2008小巨蛋演唱會

當初對曹格的印象,是〈世界唯一的你〉這首歌。因為mv裡頭有出現同志情侶的片段,於是我覺得這歌手應該是有點性別意識的。後來聽到他去funky開唱,又有一些傳聞說他是gay,所以我就開始注意他的消息。而他的一些歌我都很喜歡,〈girlfriend〉是曹格以變聲技巧一人分飾男女兩角的單人對唱歌曲,〈3-7-20-1〉洋溢funk的舞曲風格,〈無辜〉是非典型的悲情歌,哀傷中摻雜蒼涼。這些歌我都喜歡。

因此,當研究所同學找我去看曹格Welcome to My World 2008小巨蛋演唱會,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11月8日,在風雨中,我們前往台北市聽曹格唱歌。

先撇開曹格做為歌手的身分不談,我欣賞他的個性。簡單來說,我覺得他是一個愛玩,但又有理想的人,而且喜歡跟別人不一樣,但不是那種硬要不一樣,而是他只想做自己。曹格自小就遭逢父母離異。父母離異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了,但其所造成的傷痛是在所難免。但是曹格沒有因此而自我放棄,他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9歲時他遠赴加拿大讀書,15歲即進入紐西蘭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主修土木工程。他表示自己以前很壞,會逞兇鬥狠。他右臂上的刺青,想必就是這些故事的縮影。可是音樂仍是他的生命。18歲,他將自己的demo帶寄至唱片公司,緊接著在1999年他20歲時,參加了Astro新秀大賽──結果是落選了。

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任誰都會遭逢失敗。在台灣,曹格找到了他的音樂之路。2006年,滾石發行了《格格blue》。同年年底,《superman》也發行了。這張專輯中的同名歌曲〈superman〉是曹格針對歌迷聽過〈super woman〉後應要求創作的。曹格在〈自成一格 進化論〉的訪談中表示,他覺得〝superman〞的形象是開心的。superman是救人的英雄,生活的意義很重要。他呈現80年代的復古風格,並以此紀念偶像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同時,他也提到〈superman〉的靈感來自於他去同志夜店看到又高又帥的男孩子一起整齊劃一的跳恰恰。所以,從我身為gay兒的角度來看,這首歌其實也是給(男?)同志朋友們的。

2008年初,曹格推出《supersunshine》,最初是主打〈愛愛〉。〈愛愛〉是一首很搞怪的歌,而且在這首歌裡頭我們聽見曹格說廣東話。曹格在演場會上一再強調自己的祖籍在廣東,還說自己看到了他爺爺(驚)。出生於馬來西亞,又在台灣成家的他,有著複雜的文化背景。

其實曹格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外乎很痞,很直(說話很直接,不過他真的是straight),或是很愛玩。這些當然都沒有錯,但是曹格不會跳舞,也說明了他不是那種為了愛玩而玩的人──「台北我的夜生活/就是很那種/沒有時間泡烏龍/專泡音樂節奏…/台北我的新朋友/用音樂say哈囉/不做party animal/照樣high過頭」。〈3-7-20-1〉這首歌的歌詞,正是曹格自己的寫照。誰說會玩就是要泡夜店跳熱舞?玩出自己的興趣,為夢想high過頭才叫屌。

「愛與和平」──這是曹格演場會最後的願望。看似陳腔濫調的宣言,在當今的社會中又何嘗容易。意識形態將人類綁死,不允許那不正常(abnormal)的存在,畫地自限的結果是付出代價。種族政治的議題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了,在性別政治上也是如此。不過,對於所謂的框架下的正常(normal),也應該循正當的脈絡來釐清。事實上,我承認當曹格在金曲獎領獎時承認自己不是gay時我很失望,但我從來就不覺得他應該為此道歉──一個人不是gay,他有什麼好跟gay兒們道歉的?一個straight對著gay說自己不是gay有錯嗎?如果要指控他在同志夜店唱紅卻不知感恩,那表示他不了解曹格。正如我所說,〈superman〉其實就是因為gay兒們產生了靈感而創作出來的歌曲。而曹格一再強調的愛與性別無界線的概念,就是給gay兒們最大的支持──gay兒們都可以當自己b的superman啊!

雖然他在演唱會上還是道了歉,但是他也秉持自己的一派作風,說他之前不願意道歉,是因為怕大家誤解他是為了演場會票房而道歉。所以他一直「ㄍㄧㄥ」到這一天。為了輿論,曹格確實道了歉。但是我們必須追溯他為何應該道歉的原因。他不是gay,可是他接受gay,他認同gay。簡單來說,他就是一個認同gay的straight,而如此一來他成了某種程度上的不正常人。所以,曹格在演唱會上說自己是瘋子(當然還包括他其他的一些瘋狂想法吧),而且他很驕傲自己是瘋子──世界上真需要多一點這樣的瘋子存在。

演唱會從約8點開始,於11點時結束。大家說要去東區吃宵夜,而女孩兒們竟說要我帶她們去funky!天啊,funky當然也是有少數女生會去,只是我從沒帶女孩進去過啊。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失去,是一種藝術

今天瀏覽了輔仁大學的網站,發現98學年度博士班甄試招生已經公告了。

仔細地看了一下簡章上關於比較文學所博士班的部分,我開始感到一股很不安的感覺,有點像是一直以來所過的生活突然又要改變了,就如同大四那時候報考碩士班一樣。

博士班所就讀的學校非常重要,因為對學界來說,那就是會跟著你一輩子的證書。一切都要謹慎考慮。我知道自己會讀博士班,只是我不知道會考上哪一間。我也確定了自己想念比較文學,而國內的比較文學博士班不出這3所──國立台灣大學,輔仁大學,與國立東華大學。

台大所授予的比較文學博士學位隸屬於外國語文學所,成立於1970年,是國內歷史最久的。李有成,單德興等人都輩出於此。輔大比較文學所則成立於1994年,由劉紀蕙一手創立,現在仍在等待有名的學者來長江後浪推前浪。東華的比較文學博士班是國內最年輕的,在2005年誕生。

2所國立大學皆不開放甄試名額,而輔大的甄試也有嚴格規定──碩士論文須完成2/3以上者才得報考。以交大的最低門檻60頁來計算,意思就是我得完成40頁才能報考。我的第一章含尾註有21頁,第二章含尾註有17頁,加起來有38頁,如果我先隨便趕個序論出來應該也就ok了。不過,我真的要這麼做嗎?

我不禁要想起當時報考碩士班的記憶。當時的我一樣只知道自己要念碩士班,只是不知道會考上哪裡。為了跟前b繼續談戀愛,我決定甄試清大外語所。當時為了愛情超拼的我,還是失去了前10名的報考資格,拿到系上的第11名。所以我想都沒想,直接報考交大外文所,因為至少都還能在新竹生活。另外,我也報考了心目中的理想學校──中山跟輔大。

也許是我還算好運,加上我一直以來都培養自己做文學研究的一套方法,甄試有去面試的學校都順利上榜了。我以為自己能在學業跟愛情裡雙贏。我得到了學業,然後就失去了愛情。有得必有失。好簡單的一個道理。

所以我應該開始想自己會失去什麼,而不再去想我到底會得到什麼。

如果我報考輔大比較文學所的甄試,我可能會失去什麼呢?身邊有朋友鼓勵我好好拼台大。每次到了人生中得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刻,我就又要開始陷入那種情緒裡了──所有人都退散,我只需要我自己的世界。啊,好安靜。

窗外那些佇立著的高樓也只剩幾戶還亮著燈了。還不睡的人們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從現在就開始思考每做一件事情所將失去的,而不是所將獲得的,那人生會成什麼樣子?如果我選擇半年後報考台大外文所博士班,我又會失去什麼?

碧許(Elizabeth Bishop)有詩曰──「失落的藝術(the art of losing)要精通並不難/好多人事物似乎本來就打定主意/要失落,失去它們因此不算災難」。好樣的,她說這不算災難。失去愛情。失去性。失去金錢。失去書。失去學位。失去生命。因為太容易失去了,所以真的不算什麼,頂多也只有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那些透著光的窗戶都暗了。夜好濃稠。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conference list 2009 (abstract due)

◎18 th Annual Graduate Student Conference on East Asia, Columbia University, NY (11/30 due)
◎The Eighth Annual Wens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Literature and Violen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11/30 due)
◎The Tenth Quadr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ng Risk: Literary Mediation in New Contexts,〞 Tamkang University, Tamsui, Taiwan (12/15 du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tegration/Estrangement, Soochaw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12/17 due)

──
謝謝前b,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大概因為我最近拼命騷擾他,一直追問他「反西化」對1960年代台灣現代派文學的影響,所以他覺得我會對Columbia University東亞研究生研討會感興趣吧。這是一個時程相當緊湊的研討會呢!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springwater

就在我閱讀Joseph Carroll的Literary Darwinism: Evolution, Human Nature, and Literature而快要陷入昏睡之時,我拿起了身旁的破報。房間裡很靜。小強神不知鬼不覺地爬到我的ky上頭,幸好被我及時發現,不然我真的會抓狂。

隨著我不斷的撰寫碩士論文,加上同時又試圖寫出博士班研究計畫,因此最近這陣子我的腦袋就在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批評,後人類論述,與文學達爾文主義之間打轉。我持續思考這3者如何能相互呼應,所以部落格也隨之被學術性文章佔據了。很習慣進行長時間壓縮性的高密度思考的我,在閱讀如破報這樣的刊物時,總是很有快感──你總是能在詼諧或是調侃的語氣中,正視一些該處理的問題。

今晚我去剪了頭髮,也順道行經以前高中時期就常光顧的二手cd店──元氣唱片行。它位於熱鬧的三民路巷內,左擁一中街商圈,右抱中友百貨,店面很小,但是很有fu。今晚我在裡頭拿了份破報,就這樣。

回到家的我半躺在沙發上讀破報,電視上播映著CSI:邁阿密。天啊。為什麼Jonathan Togo可以帥成這樣。我忍不住注視著他的雙眼,他的唇,他的下巴。我想看他的裸體,可能的話我想跟他做愛。這就是我腦中唯一的想法。突然我注意到那篇位於左下角小小的徵稿啟事。也許我可以試著把應付碩士班的餘力抒發到破報上──這是我以前從沒想過,但是現在看來卻很吸引我的事情。

破報在以前就讀東華大學時不是很容易能取得的,直到有一天不知在校園的某一隅看見了它,我已經不太記得了。而若有機會跑台北,當然也會拿一份,在火車上殺掉漫長的時間。每過一站,報紙就又來回翻了幾頁。然後,再想些事情。

能夠寫出條理分明,頭頭是道的學術論文固然是好事,尤其是對我這種要接著攻讀博士學位的人來說,不僅有加分作用,也是生存之道。我知道自己大抵上還能辦得到,可以在研討會上亮個相,碩士論文也不至於寫到延畢。但若能在破報或是一些非學術性的文藝刊物上寫一些東西,是更好玩的事情。

我在一中街的人群裡晃啊晃,每天身邊有這麼多人經過,我們都在活自己的生活。我想抽根新買的springwater。約了一個男生明天一起吃晚飯。我們自從在逢甲東海gay兒們聚餐認識已有1個月的時間了,之中單獨約出來見面4次,明天就是第5次了。他是個很妙的男生──能夠唱得上楊培安與張宇的歌,和我一樣很享受吃這件事,而他對我迷戀可愛的東西這件事似乎很好奇。

只有這時候我才覺得這個世界正常了些。被世界認定為不正常的人類的我,其實才看見許多這個世界自以為正常的事情。還是要繼續往前進吧──我踩著自己的步伐。這世界真屌。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從表意回歸肉身──達爾文式的反思

上述所談的非美文學與文化批評家包括裴克與蓋慈,皆服膺於80年代的後結構主義。他們的專書中除了運用西方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胡塞爾(Edmund Husserl)等人的思維之外,也加以巴特(Roland Barthes)與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等人的理論,閱讀程度可說是困難重重。對我這一名在台灣就讀外文所的碩士班研究生來說,是非常吃重的。

過了20年後的現今,北美學界開始有人受不了後結構主義了──這個人就是卡洛(Joseph Carroll)。卡洛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英文系,並接連於此取得比較文學碩士,博士。目前他任教於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校區(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St. Louis)英文系。

我首次聽到卡洛的名字是在美國。當時我接受交通大學的公費補助,赴北卡羅萊納大學阿什維爾校區(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Asheville)的〝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會議,發表普拉斯的研究論文。那時候有一場論文發表題目是〝forms of literary Darwinism〞,是由一位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英文系的教授所發表,我也開始對此一領域感興趣。

基本上,就卡洛深入檢視後結構主義的理論脈絡並思考其對於人類主體性(subjectivity)的詮釋之後,他得到的結論是,人類似乎已不再是人類了──所有的真理(truth)只是理體中心主義(logocentrism)的幫兇,也因此主體的思考模式其實不過都是被文化場域(culture)所建構而決定的,主體都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文化產物。所以傅柯(Michel Foucault)不相信有什麼文學作品是「新」的,因為所有的文本都只是其他文本的相互指涉,都「被說過了」(already said)。

卡洛大概還來不及談50年代由拉岡(Jacques Lacan)所形構的主體論述。在拉岡的精神分析理論中,人類的主體說穿了就是一個表意(signifier),而且在主體開始有意識地思考時,也就是典型的笛卡兒式主體(Cartesian subject),就已是被劃上阻隔線的主體($)了。而這一個主體,倘若不透過小對體a(objet petit a)的二度異化來表述自身,則甚至連被劃上阻隔線的主體都無以追本溯源。所以蓋慈乾脆將計就計──既然主體是表意,那麼黑人主體當然也是表意。但是更激進的說法是黑人從來就不真正存在,存在的只有「黑質」(blackness),是被白人的目光所決定的一種存在。當然,這個黑質也是表意,指向白人眼中的黑人形象。

那麼「人」到底是什麼──或說,人的肉身有何存在意義與價值呢?一具存在數十年的肉身若只是文化的產物,或甚至化為抽象的表意,可以用〝$〞來替換時,這一具會哭會笑,會吃會拉,會做愛會受傷的肉身又是什麼?

所以卡洛要回歸達爾文的進化論(evolutionary theory)來顛覆20世紀中葉以後各種後結構主義思潮下所否定的人類主體,並且用實際的演化(adaptation)過程來證明後結構主義的重大缺陷──無論是定義人類只是文化的產物,或甚至只是語言的產物,都不足以解釋人類從原始時期開始到現在的所開展出來的演化過程。

白人大概很難回憶起自己曾經是動物,因為他們身為既得利益者,坐享文明的成果,然後將自己定義為高尚的物種,所以才會產生非人的(non-human)奴隸制度。

裴克在1984年出版的《藍調、意識形態與非裔美國文學》中談論1941年由戴維思(Arthur P. Davis),布勞恩(Sterling A. Brown)和尤里昔斯李(Ulysses Lee)所合編的《黑人行旅》(The Negro Caravan)一書時,就洞悉了這3位編者在面對非裔美國文學時,無意中已接受了達爾文的思維,將英美文學視為進化後(evolved)的文學形式了。而蓋慈在1987年的論文中,更是犀利地分析了後蕙特莉(post-Wheatley)現象,指出19世紀的非裔美國人仍然認為自己的文化是低等的(inferior),而能夠使用英語這樣高貴的語言,就是人類與猿猴(ape)的差別所在。他同時也尖銳地批判西方哲學家,指出許多哲學家包括康德(Immanuel Kant)與休謨(David Hume)都只將黑人作家視為只會學舌的仿聲鳥(mockingbird)。

很顯然地,若要深入英語對非裔美國人,甚至是非裔美國文學的影響,我們必須回到18世紀工業革命觸發奴隸制度,白人將黑人視為動物的框架之下來論述。而我認為,裴克在《迢迢歸途》中論述工業革命的科技如何改變黑人身體的論點,以及蓋慈在《表意猴》中談的黑質做為表意,都可以透過卡洛在2004年提出的文學達爾文主義(literary Darwinism)來進行統整。

理由很簡單──黑人的主體不僅僅是「表意」一詞所能夠解釋清楚的。他們那一具又一具穿越了黑色大西洋,被各種鐵械與器具禁錮甚至穿刺的血淋淋的肉身,正好就見證了西方世界自己為是文明的殘暴。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表意黑質──蓋慈論非美文學批評

去年暑假,我自費到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非裔美國研究學系進修6個禮拜,選修〝consciousness and hip hop〞,研讀了不少嘻哈文化(Hip Hop culture),饒舌樂手(Rap artist),與音樂做為文化工業(cultural industry)與意識形態的學術論述,我也順便蒐集了一些與黑人美學(the Black Aesthetic)相關的期刊與論文。那個暑假同時開了爵士樂研究與嘻哈研究,而我覺得透過了解嘻哈樂,才能了解非裔美國年輕人的腦袋裡到底裝些什麼。事實上嘻哈樂研究並非近來才有的論述,只是台灣學界資源有限,加上對嘻哈樂的誤解或是不了解,所以似乎沒有相關研究問世。

我至今還清楚記得授課教師的身影──Erinn Ransom。她畢業自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非裔美國研究學系,2004年於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取得非洲研究碩士,現就讀於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非裔美國研究學系博士班。她是非常具批判性的智慧型人物,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博士生兼老師。她說過她在康乃爾大學考碩士論文的oral defense的事。康乃爾大學的oral defense和交通大學一樣,採公開發表制。當時有教授參與她的oral defense,並質疑她既然以〝Third Eyes Wide Shut: 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 in Rap Lyrics〞為主題,為何沒引用討論意識的重要人物如黑格爾(G. W. F. Hegel)。

Erinn只回答一句話──「黑格爾我也不是沒讀過,你要問佛洛伊德或是馬克思我也都讀過,但我不想用那些不是黑人的人寫的理論」。

顯然,Erinn的論點是來自於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喬依絲(Joyce A. Joyce)這樣的激進派非美文學批評家。李有成在討論蓋慈時,以1987年的一場論戰切入,分析了非裔美國文學批評家對「理論的抗拒」。

對理論的抗拒固然有其致命的盲點,這我們可於美國的解構大家德曼(Paul de Man)的論調中略知一二。然而,若將對理論的抗拒放入非美的框架中,事情將變得複雜許多。首先,以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切入非美文學的文本分析,其脈絡是否可行?甚者,是否會落入白人將非美文學刻板化的學術陷阱之中?再來,非美文學有自己的理論與批評嗎──這是更深層且更為必要的問題。

因此,當蓋慈論及非美文學批評時,便以表意結構(structure of signification)來定義黑質(blackness)。蓋慈的脈絡必須從俄國形式主義(Russian Formalism)開始追溯,行經結構主義,乃至後結構主義。蓋慈持與喬依絲不同的論調,認為黑質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非美文學中所謂的黑質,經過文學批評的梳理,已經將黑人化約為西方世界所認可的形象,也就是拉岡(Jacques Lacan)所謂在大寫它者(the Other)目光下的主體。此時,黑質淪落為表意(signifier),武斷地指涉了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所認定的黑人存在。

蓋慈因此借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解構論述,透過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與非裔美國文學兩者互動所產生的衍異(differance),動搖族群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與理體中心主義(logocentrism)的共謀合計。簡單來說,原本以西方世界為中心打轉的理論,在面對非裔美國文學做為它者的研究對象之後,所碰撞出的則是俄國形式主義的基本概念──減低熟悉程度(defamiliarization)。

舉例來說,若以概括而論的英美女性主義理論,來解析美國女性作家蕭邦(Kate Chopin)的小說,很容易能洞悉出白人女性所受到的父權壓迫。但是當英美女性主義理論面對非裔美國女性作家如華克(Alice Walker)的文本時,就會產生論述的斷裂,而此時這個斷裂也破除了理論的整體化與普世性,成為德希達所言之擴散(dissemination),而表意則就此進入無限延伸的狀態,指向任何可能的其他的表意。

蓋慈充分地掌握了後結構主義的精髓,也試著為以白人為中心的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來分析非裔美國文學的難題做解套。如今,21世紀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者與研究生,也應該思索同樣的問題──「抗拒理論」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否則邱貴芬在《台灣小說史論》(Essays on Taiwan Literary History)一書中不會指出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與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中所無法處理的「臺灣小說與臺灣歷史、族群政治、國族/性別/族群等身分認同的複雜辯證」(4)。

蓋慈提醒了我們,如果非裔美國文學中的「黑質」可做為這種挑戰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表意,那麼台灣文學中有沒有所謂的「台灣質」呢?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雙面意識──蓋慈論比較文學方法

今天我開始粗略地閱讀蓋慈(Henry Louis Gates)的《表意猴》(The Signifying Monkey: A Theory of African-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蓋慈是英國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博士,曾當過索因卡(Wole Soyinka)的助理。1970年到1971年,蓋慈尚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就讀大學部時,他獲獎學金交換至非洲研習非洲文化,並參訪了15個國家。曾任職於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現為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英文系暨非裔美國研究學系專任教授。

雖然蓋慈也是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學者,但我從未讀過他的著作。事實上當我最初開始準備論文proposal的時候,我甚至連裴克(Houston A. Baker)都沒有列入考量,因為我腦袋裡一直有一套我自己想研究的論述系統。直到我與李有成的第一次meeting,我才被指定閱讀裴克的專書,而我也將他所整理的基本的非美文學史概論《迢迢歸途》(The Journey Back: Issues in Black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與論述60年代黑人美學的重要著作《藍調、意識形態與非裔美國文學》(Blues, Ideology, and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A Vernacular Theory)仔細地讀過了。後來,裴克專書中的相關研究也確實給了我不少幫助。

由於李有成當時叫我先專注在裴克的理論,先不用閱讀蓋慈,因此我對蓋慈一直不甚了解。直到上一次回交大和建國meeting,討論了碩士論文第一章需要修改的部分,我才終於確定我必須閱讀蓋慈。

我在第一章中以西方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文學思潮為主軸,貫串英美學界對艾利森(Ralph Ellison)的《隱形人》(Invisible Man)的接受(reception)。基本上,我要提出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何當批評家將《隱形人》評點為美學的極致表現文本(a pure literary work)之時,會被艾利森全盤否定?

答案一點都不難──因為艾利森已是接受西方現代主義,爾後又將其轉化為獨具非美表現文化特色之表意現代主義作家(signifying modernist)。簡單來說,《隱形人》的現代主義風格絕不是吳爾芙(Virginia Woolf)與喬伊斯(James Joyce)的那種現代主義了,而是一種由文本性中表意出黑質(Blackness)的現代主義。也因此,非美現代主義作家同時擁抱西方文學形式卻又保有非美文化根源的這種創作的「雙面意識」(double consciousness),是學界多年來從事非美文學研究的重點之一。

然而,這些論點前人皆已有過紮實的論述。因此,在我的論文裡頭,我提出新的主張,可將艾利森在非美文學中的地位推至蘊含美學反應理論(reception theory)思維的現代主義作家。建國除了要求我以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論點,定義美學反應理論中的現代主義思維之外,尚須更詳細地解釋非美論述中的表意現代主義作家。

當然,這就得從蓋慈的《表意猴》一書中來談起了。另外一種說法是,等我修改完第一章大概也是年底的事情了吧!現在都已經11月了耶(菸)。我想,我還是得花點時間了解表意的核心論述。依蓋慈自己的說法,表意是一種非美作家的發聲(to speak)方式,透過他們的口述文學傳統(vernacular literary tradition)在文本中注入黑質。

無論是裴克或是蓋慈,他們顯然都受到80年代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的洗禮,兩人皆試圖以綿密的理論脈絡梳理非裔美國文學中的表現文化(Afro-American expression)──歌唱,舞蹈,祝禱呼應,即興表演,甚至是嘻哈與饒舌。吉爾羅伊(Paul Gilroy)的《黑色大西洋》(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也是如此。

這樣的後結構主義思維無庸置疑地也展現在這些80年代的非美文學理論家對於西方正典文學的態度──他們不再頑強地抗拒以白人為中心的西方文學,大方承認自己的「雙面意識」,學習西方文學的格律與傳統,但是也勇敢表意黑質。也因此,蓋慈主張從事比較文學(comparative literature)及比較文學批評(comparative literary criticism)研究,因為非美作家確實有西方文學的背景,但同時也不能否定自己身為非裔的文化根源。

我想,在台灣從事文學研究的學者與學生也應該借鏡於蓋慈的論點,思考比較文學方法對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所能開展之可能性。台灣自50年代初期開始至1956年期間接受美國的經濟援助,國內學界也開始大量引入美國文學與文化。加上《現代文學》於1960成立,以台大外文系為首的王文興,白先勇,歐陽子等人開始推動並譯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如此的文學風氣與鄉土意識的相互抗衡,不也是非美現代主義作家在面對西方文學思潮入侵自己文化根源時的「雙面意識」的境況嗎?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modernism in context

為免除每週三早起通車回交大工讀的痛苦,我每週二總是會刻意早睡。傍晚5點從逢甲外語系下班之後,回家吃個飯,看個《CSI犯罪現場》(SCI),然後留意一下本週的後半段有沒有什麼特別要做的事情。10點多,我就啥都不管地倒頭大睡了。

於是此時就會醒過來,然後開始無論是讀書,改論文,回信,或是打網誌,不然就是看一下鈣片,然後跑去洗澡,準備去車站搭車。

強納森坦戈(Jonathan Togo)又出現在《CSI犯罪現場:邁阿密》了。我完全沒有辦法抗拒這種男生!他真的是hunky到不行的又帥又可愛。好喜歡他喔!今天跟逢甲外語系系辦的2位正職助理一起吃飯,大家聊了各自的事情。這兩位外語系甜姐兒助理一個已婚一個未婚,但是身邊的另一半都是逢甲的畢業生。

其實自從去逢甲上班之後就經常注意那裡的男孩子,外語系的男生整體而言是屬於打扮型的,程度超越東華以及交大蠻多的。簡單來說,以這種打扮出現的男生,可以在台北西門町或是東區看到。最近跟一個東海的男生走得很近。自從我們上次在逢甲東海版聚認識之後,就獨自約出來見面有3次了。今晚,接到了他的手機簡訊。

翻開自己的小本本看行事曆,發現這學期才過去1/4。

我從來沒有想到碩三上學期竟會是我碩士班時期最忙的一學期。雖然說我碩一時是跟9學分的專業選修以及2學分的法語纏鬥,同時又兼2份工讀,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這學期最忙。而最閒的一學期莫過於碩二下。我碩二的一整年是完全沒有工讀的,全靠家裡吃飯。碩二上,我把最後6學分的專業選修修畢,又超修了自己感興趣的1門3學分的課程,碩二下就完全沒有課了,於是那學期我專心投入論文的資格考口試,然後發表了3篇論文並投稿1份期刊論文。

這學期我基本上都在忙著組織博士班的研究計畫。建國幫了我最大的忙就是逼我在暑假時完成碩士論文的頭2章。現階段已經完成35頁的我整個可以說是不慌不忙地想著自己感興趣並且想在博士班研究的東西,而我寒假要完成2項任務──第1項就是博士班研究計畫。這將會以劉紀蕙老師「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的期末報告之名來完成。第2項就是碩士論文的最後一章,也就是真正要進入艾利森《隱形人》的文本分析的第3章。對於第3章的文本分析,我實在很擔心。

第1章要修改與釐清的部分比第2章要來得多,主要都是在處理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流變的梗上面。現代主義以美學為考量的面向一直以來在文學史建構上所扮演的角色都很暴烈。邱貴芬在《台灣小說史論》(Essays on Taiwan Literary History)中點出「1880到1940年是西方現代主義時期,這個時期西方文學與藝術的種種形式上的實驗和十九世紀以來種種科學發明所帶來的可謂『耳目一新』的時空體驗經驗關係密切」(231)。

邱貴芬是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比較文學博士,早年任教於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後來轉向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現為國立中興大學台文所所長。她對於現代主義文學的淵源有著仔細的觀察,除了文本語言的創新與實驗性質之外,她主張從科技改變時間/空間的論述來切入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而我自己的碩士論文則切重於1920年代以降,現代主義入侵非裔美國文學史,其美學考量與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拉扯。

有趣的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在台灣60與70年代所帶出「現代」與「鄉土」的辯證,與非裔美國文學研究中的「落後」議題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相信這一討論可重回19世紀的工業革命來著眼,此議題也同時觸及奴隸制度與現代性,而在非裔美國文學史與台灣文學史上的討論,可以從文學達爾文主義(literary Darwinism)切入,再進一步試著連結後人類(posthuman)的主體概念。

我大概還需要一陣子時間來梳理出這一整個大脈絡。不過我漸漸確定自己對於文學史建構,文學運動,文學理論等相關議題有很大的興趣,這也是我會想申請比較文學博士班的原因之一,感覺所研究的視野會比英美文學來得開闊。我會試著以此為主題來完成博士班研究計畫──台大外文所須繳交附中文摘要1頁的英文研究計畫10頁,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須繳交3000至5000字的中文研究計畫。同時我也會把研究計畫投稿到幾個2009年於國內舉辦的研討會,看看情況如何。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令人驚恐的《中外文學》通知

今天在逢甲外語系上班上到一半,我的私人e-mail信箱突然收到一封名為「中外文學通知」的郵件,點來一看──

王老師,您好:
感謝您慷慨賜稿。
大作〈鐘形罩下的兩種文化:希微雅‧普拉斯《鐘形罩》的哲學詮釋學讀法〉外審意見兩份如附件,請您查收。
編輯部召開編輯委員會會議,依據論文外審意見進行討論,決議大作「不採用」。
謹此通知,並祈繼續賜稿為感。謝謝。敬祝
研安
中外文學編輯部敬上
106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台大外文系
Tel & Fax: +886-2-2363-9652
E-mail: htjian@ntu.edu.tw

因為匿名審查,導致台大《中外文學》編輯部那邊根本就不知道我是碩士生,還稱呼我為王老師。這樣荒謬的事情也出現在去年北卡大學阿什維爾校區(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Asheville)跟台灣第32屆比較文學會議上。而現在就連比較文學學會的助理碧儀都不認識我了,也一直稱我為王老師。隨信同時附上兩份審查意見。第一份真的是超級狠,我猜大概會是像台大外文系張小虹或是敝校馮品佳老師那樣的教授──

總評:

作者無法有效統合「兩種文化」與「死亡」兩大論點,加上提供過多與論文意旨不甚相關的背景資料與情節梗概,以致行文略顯凌亂。同時,作者對於Heidegger與Gadamer相關的哲學概念僅僅提供點到為止的簡略解釋,與文本之間不見必然的相關性,也看不出任何深化詮釋或開展議題的理論功效。

作者對於「兩種文化」思考,因為缺乏理論的反思,以致論述依舊困在舊有的窠臼裡打轉。至於對死亡的探討,雖然作者宣稱採取的是Heidegger的思想路徑,但對於Heidegger的一些基本觀念顯然不甚理解,因此只見術語的隨意穿插。例如23頁,作者說「艾瑟的自殺,與巴第之肺結核病纏身,都是定在探問死亡的導引,但整個過程本身只能達成理解死亡的目的,而永無經歷死亡之可能」,「探問」在海德格的哲學思考中,是一個與Dasein的存在情調息息相關的形上學思考路徑,作者顯然無意細究背後的底蘊,而「探問」與「理解」之間的關連性,作者也毫無觸及。因此作者顯然未能透過Heidegger的哲學路徑,對「死亡」的議題有一個更具深度與創新的思考。

除了議題的提出欠缺深度與精確性之外,作者對於文本的詮釋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面理解的層次,就是會出現一些far-fetched的解讀,譬如說24頁:「在決定自殺時艾瑟說「我知道該如何進行了」(I knew just how to go about it)(Bell 207),並一次又一次的以自殺為手藝做為詮釋死亡的方法,就如同巴第說服大多數死者的家屬提供大體讓院方進行解剖以利科學研究一樣。解剖做為一種手藝,在醫學領域裡同樣也是一種詮釋死亡的方法。」艾瑟知道的頂多是方法,這跟「詮釋」有何關係?又為何解剖大體也是對死亡的詮釋?另外,在26頁「所謂的「未曾遊過之地」,便是死亡的象徵,它是艾瑟放上了沾了雨水的杜鵑花的父親之墓,也是瓊安上吊自殺的封凍了的樹林。李家沂強調,定在「首先必然要能夠期待死亡,如此才能因死亡此一終極之可能性,感受自身無限之可能」(113)。而艾瑟選擇自殺,是「體現自我意志的絕決之姿,且從另一角度觀之,其不選擇趨近﹝死亡﹞,而是真的擁抱那可能的不可能,投身那終極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化身(或化骨)為絕對且純粹的自由」(李家沂 113)」這裡必須進一步解釋的是,小說中究竟有何文本證據可證明艾瑟的自殺可得其「絕對且純粹的自由」?因為作者未能提供更為合理精準的文本分析,因此對The Bell Jar相關文獻的貢獻可說是極其有限。

The Bell Jar的參考文獻汗牛充棟,作者並沒有善加運用,至於Heidegger的部份也有同樣的問題,同時也過份倚賴同一學者的論點,以致在理解上無法更加深入。

這位審查委員不僅點出了我因為只修讀過一學期「詮釋學」而導致背景知識不足之外,甚至也呼籲我應該深究形上學這一門學科。但我想這都得等到就讀博士班或甚至更之後的研究生活了吧。而第二份溫和很多,顯然他不希望讓作者受到太大的傷害──

總評:

本文就性質上而言屬於介紹性文章,非研究型論文,大部分的內容為作家生平與社會文化背景介紹、本文作者的心得感想與描述性評論。作品討論部分則以小說情節描述為主幹,間帶入閱讀感想與相關評論。所徵文獻則以傳記或文壇評論為主,並未納入相關學術研究。就本文的中心議題,即兩種文化與存在主義詮釋學而言,作者對前者的討論集中在介紹文壇論爭始末與該論爭的社會背景,並未深入探究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對後者的討論則僅止於提帶幾個概念或引用一些文句,並未對所提概念與所引陳述進行詳細解說與闡述,也未進入Heidegger與Gadamer哲學的細部討論,諸如「死亡」與Dasein之間的關係,「理解」與人文意義的成立之間的關係,詮釋學(解釋傳統人文意義的活動)與現代化(直接促成科學文化的興盛)之間的關係等。綜觀而論,本文偏向介紹性文章,對相關概念的討論則顯得不夠完整與深入,與所投稿刊物的學術性質並不相符。

這次論文沒有被採用,失望總是難免的。余君偉在「研究方法」有說過,出版論文的門檻比發表論文嚴格很多。而投《中外文學》這次是繼上次投交大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期刊Interstic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之後的第2次失敗。不過,我對於普拉斯與兩種文化的研究是不會中止的,相信我會隨著自己之後在學術上的長進而越做越好。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莫忘初衷

雖然說在外頭我不會一認識別人就立刻宣布自己是gay,但是我也完全不隱藏自己的性向。我把喜歡的男模的明信片放在研究室的座位上,牆壁上貼著《十七歲天空》中超陽光的楊祐寧半身海報,最後順便插上一支彩虹旗──一方面女生大概都會知道我是gay以免除不必要的麻煩,另一方面也禮貌性的告知異性戀男孩我喜歡的就是男生。當然,若有gay兒們要來認識我當然是最好的囉──雖然說直接出了櫃也沒有比較容易談到戀愛。

今天和台中G樂部的版友去版聚,大家在錢櫃瘋狂唱歌,剛好又遇到一堆菸咖。而我也終於把我的marlboro ice mint解決掉了,我要好好思考接下來要買什麼牌子的菸,畢竟一買大概又是個得抽2個月。至於酒咖們就讓他們自己去喝,我從來就不喜歡喝酒的。最後有2個男孩還真是喝到只能搭小黃回家了。

gay兒的有趣gay兒們都懂,外人懂不懂我是不清楚。今天出現了一個超強的Jolin/溫嵐迷,不管什麼歌,他都可以跳出一整支mv裡頭的舞。他大概就是可以在funky裡頭大展身手的那種男孩。這種咖當然要馬上加到手機通訊錄裡面,以後去夜店可以找一起。後來,和他去吃了宵夜,知道了他也是獨子,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已經對家人出櫃而且也被接受了!每個gay兒都有自己所必須面對的難關──身為異性戀的既得利益者,到底就是不可能知道要在家人面前牽一個男生的手,親吻一個男孩,說「我喜歡你」,會有多麼多麼多麼困難。

我將來想要當一個大學老師。我將來會成為像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的朱偉誠一樣的老師,雖然我大概不會開設同志研究的課程,不過我很願意像他一樣擔任男同志社的指導老師。朱偉誠是英國色薩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英美文學博士,他的博士論文所處理的是相當複雜的「後殖民酷兒主體性」(〝postcolonial queer subjectivity〞)。我也會是像伍德堯(David L. Eng)那樣的老師,雖然我不可能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嫡傳弟子。伍德堯是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比較文學博士,目前任教於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英文系,專長之一是酷兒理論研究(queer studies)。我在台大聽過他的一場專題演講,親自領略過他本人的知性風采。

自從志趣於學術研究之後,我從來就不想成為一個做同志研究(gay and lesbian studies)的研究生與學者。我是gay,我對同志研究也有興趣了解,但我不想以此為職志。然而我關心女性主義運動,我從事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身為gay我已經很清楚異性戀社會的壓迫了,而我想了解的是不同型式的壓迫。

每當此刻我總會再次憶起我想拿博士學位的初衷──正如李有成所言,做為知識份子必須能明辨是非。何謂是何謂非,我要用我的腦袋思考,然後用我的手動筆寫下,也用我的口對人們說。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去帝國,去白意識,去現代主義

前幾天看見前b在msn上掛著,於是便和他聊起了最近的一些想法。當我自己在處理非裔美國文學史的建構時,總覺得和台灣文學史有一些可比互通之處。雖然我前b身為一個台灣文學博士生,他告訴我非裔美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的比較研究恐怕會有障礙,但是沒有嘗試之前我不會輕言放棄的。

這學期修劉紀蕙的課程更讓我覺得將來想投身於比較文學研究。除了劉紀蕙在「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的課程中選定了駱以軍《遣悲懷》,朱天文《巫言》與舞鶴的《悲傷》為討論文本之外,她鼓勵同學們提出自己的研究。第1次的口頭報告,除了選定的作家,同學們還討論了王文興,魯迅,法國劇作家戈德爾思(Bernard-Marie Koltes),電影研究,以及我的非美小說家賀絲頓(Zora Neale Hurston)。

在交通大學外文所的2年來很難觸及非西方的文學與思潮──交大既無中文系所,也沒有台文系所。過去在東華大學還能輕而易舉地修幾門中文系的課,在交大這一方面的資源是極度匱乏。即使清華大學就近在隔壁,也設有中文所與台文所,但因為學分與論文考量,也沒辦法說修就修。而神奇的是,這些不同文學領域的研究生竟然會集中到敝校的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試圖透過理論脈絡來整理各自所專精的研究領域,而社文所所坐擁的深厚理論土壤,正是比較文學能夠生根發芽之處。而聽取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報告,我才又重新面對英美文學之外的文學研究。

話說陳光興在這學期轉任至交大社文所了。陳光興是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新聞及大眾傳播博士,早年任教於清華大學外語系。當我跟我的前b說完一些我的想法時,他建議我讀2個人的專書──邱貴芬與陳光興。

但其實我第1次認識陳光興就和他起了間接的爭執。時間要回推至2007的3月,當時我碩一。我到中興大學參加「跨(國)文化流動研究學術」研討會。當時,交大人社系的蔣淑貞老師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Taiwanese Images of America: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aiwan〞,內容論及台灣的美國文學的教學問題。蔣淑貞是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比較文學博士,早年任教於交大外文系。博士論文處理台灣女性主義運動史研究的她,對台灣的歷史與文化脈絡應可說有一定程度的熟悉。

我對蔣淑貞的論點有一點存疑,主要是我大概能了解她所謂的美國文學教學法(pedagogy)是希望能建立在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社會關係之上。蔣淑貞指出,70年代的台灣由於美援(U.S. support),因此提出3項政策來推動美國文化──共同安全法案(the Mutual Security Act),史墨法案(the Smith-Mundt Act),以及傅爾布萊特法案(the Fulbright Act)。美國文學的教學當然也是其中一環。而蔣淑貞對於台灣英/外文系學生最嚴厲的批判就是〝[f]or English majors in Taiwan, they already adopt white consciousness, but as individuals and not as a group〞(6)。也就是說,這些英/外文系的學子們儼然成為「黃皮膚,白面具」的最佳寫照。

所以蔣淑貞希望推動去白意識(abolishing whiteness)的批判性教學法(critical pedagogy),以亞洲/台灣的觀點來重塑美國文學教學。我相信蔣淑貞是應用了美學反應理論家堯斯(Hans Robert Jauss)的說法,認為文本應該與讀者建立起屬己的社會關係,所以亞洲人/台灣人閱讀/指導美國文學也應該從亞洲/台灣觀點出發。

但我的問題是──那麼美學反應理論的另一位雙子星伊哲(Wolfgang Iser)的說法呢?文學的詮釋就在於填補文本的空白之處,因為文學的語言當中永遠存在著空隙。讀者必須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來填補這些空白,以達理解之目的。重點就是想像力是超越語言,文化與地理空間的。如此一來,所謂的亞洲/台灣觀點似乎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沒想到陳光興此時立刻加入發言,說英/外文系學生從來就不正視問題,只會踢皮球。當時還是個碩一學生的我,雖知道他正從事亞際文化研究(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但我並不知道他那麼義憤填膺的理由為何,更何況我只是表達我的看法。自從那次被他稱為「只會踢皮球」的學生之後,我就開始對他每年在清大外語所開設的那些課程越來越存疑──「亞洲思想資源:陳映真」,「白樂晴的第三世界文學論」。這學期他在敝校社文所也開設了「亞洲思想資源:魯迅」。

到底為什麼他要開這些課程呢? 當我終於買下《去帝國:亞洲做為方法》,然後仔細閱讀過〈序言〉部分之後,我想我終於能夠體會他去年在中興大學當下的義憤填膺了。同時,他之所以會開設這些與外文學門格格不入的課程的箇中原因也終於水落石出。

而1年後的我,現在的我,也開始意識到我所可以做的研究,是能同他展開對話的。我相信20年代非裔美國文學因為英美現代主義的入侵,雖開啟哈林文藝復興(the Harlem Renaissance)的盛況,但對非裔美國作家的幫助並非全然是受到正面肯定的。否則,60年代高舉黑人國族主義旗下的黑人美學也不會將其取而代之(先不論黑人美學最後又為何失敗),進而產生抗議小說(protest novel)這樣的文類──他們要黑人書寫最「黑」的文學,要描繪紐約的哈林區,與南芝加哥的勞動階級。現代主義文學的美學考量被狠狠地甩開,我暫稱之為去現代主義。那麼,反觀60年代的台灣文學呢?

在美援與西化的共謀合計之下,現代/鄉土的辯證,帶領台灣作家走入現代主義文學思潮。這一部分的討論,中興大學台文所的邱貴芬有深入的剖析。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好膽別走

談到國內研究香港的城市,空間,文化與電影研究,絕非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黃宗儀老師莫屬。黃宗儀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Stony Brook University)比較文學博士,早先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後來投身跨領域研究,她現在所從事的研究是全球化資本主義下東亞主要城市的變動。

而一般對於香港電影的研究大概是後殖民,國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等等諸如此類的方向,如黃宗儀對陳果(Fruit Chan)的《細路祥》(Little Cheung)研究。那如果是香港導演進軍好萊塢的影片呢?

黃志強(Che-kirk Wong)於1998年導演的《好膽別走》(The Big Hit)就是一例。雖然《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只區區給了這一部影片1顆星的評價,而他在《好膽別走》影評中所說的影片中的主角永遠不會遭受流彈攻擊,彷彿「子彈都讀過了腳本」也是事實,但我認為這部影片確有其可取之處。

艾伯特將《好膽別走》定義為香港動作片(Hong Kong action)──「好萊塢進口海外的演員。接著進口導演。然後他們重製外語片(foreign films)」。艾伯特如是說。功夫電影(Kung Fu film)這一文類即是如此。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英語系的Yuan Shu老師在〝From Bruce Lee to Jackie Chan: Reading the Kung Fu Film in an American Context〞一文中明白點出成龍(Jackie Chan)如何修正李小龍(Bruce Lee)那種極度陽剛的亞洲男性形象,改以喜感人物的方式打入好萊塢市場,試比較《精武門》(The Chinese Connection)與《尖峰時刻》(Rush Hour)系列就能略探一二。而如後者這樣的功夫喜劇(Kung Fu comedy)也開始竄紅。

馬克華伯格(Mark Wahlberg)在《好膽別走》中的演出相當值得稱許。有別於典型的冷血職業殺手,他所展現的是「殺手也是人」的精神。他無法忍受別人不夠愛他,慶子說他有人格問題。而如此的衝突卻也為馬文這個職業殺手的角色創造一種荒謬的喜感──人生有時候就是如此。如同成龍也改寫了李小龍刀槍不入的形象一樣,他在電影中會摔跤,也會喊痛。若艾伯特能接受那些數以萬計的「子彈都讀過了腳本」的白人好萊塢英雄片,裡頭的主角總能殺出重圍卻毫髮無傷,又能接受亞洲影星詼諧的演出,為何馬克華伯格的表現卻被他批評為「活在陰陽魔界(twightlight zone)裡的人」呢?

尷尬的就是馬克華伯格是白人──似乎《尖峰時刻》裡的亞洲人成龍跟非裔美國人克里斯塔克(Chris Tucker)搞笑無罪,而白人阿湯哥(Tom Cruise)或是馮迪索(Vin Diesel)耍帥有理,只是剛好馬克華伯格演了一個游移在兩者之間的角色。

但是馬克華伯格是可以再帥一點啊!臉蛋跟身材整個是優到都快迷死我了啦(滾)。該不會要跑去看《麥斯‧潘恩》(Max Payne)吧。他應該整個就算是gay兒們的性幻想最佳對象吧,我愛他。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櫃子裡的彩虹

近來在我雜亂無章的書桌上多了一本很七彩的書──yahoo奇摩專欄作家圈圈的《櫃子裡的彩虹》。

對圈圈的記憶似乎永遠都與鐵道緊密相連,因為《櫃子裡的彩虹》又是在火車上讀完的。上禮拜四忙完了教學助理的工作,又上完了碩三上學期這每週唯一的一堂課,傍晚正打算從新竹回到台中的家,而這1個鐘頭的車程就獻給了這一本小品文。對於我這個為了完成碩士論文而必須成天埋首於文學批評的研究生來說,能夠讀這類的書籍是奢侈的享受。記得首度接觸到圈圈是在今年6月的時候。那一次是我專程北上到台大總圖借書,然後和朋友到中山堂看了一部台北電影節的片子,叫《泡泡公寓四人行》(The Bubble)。晚上跟朋友一起去逛晶晶書庫的時候,他指著我正在觀望著的書對我說──「他寫的東西不錯看喔」。

於是我便把《伯母好!我是你兒子的男朋友》這本書買了下來,跟破報一起帶著,在回台中的火車上閱讀。從此之後我就義無反顧地變成忠實的圈圈迷了。如圈圈第一部作品集的書名所揭示,書裡頭如〈我的父親〉,〈鄉下來的孩子〉描述了gay兒們的家庭議題。同時,圈圈在這本的〈自序〉中也開宗明義地表達了要扭轉一般人對gay的偏見,希望呈現gay兒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一般人。而他的第二部作品集《櫃子裡的彩虹》也沿襲這樣的清新風格,但是這一次多了一點淡淡的哀傷──在〈自序〉中圈圈將gay比喻為職業,而他則希望藉著這本書提供一個「暫時的出口」。這樣的說法雖然比起第一部作品集中欲「為社會的同志觀再提供一些更不一樣的視野」的定位要來的沒那麼陽光,但是在gay兒們的生活寫照上卻也多了幾分真實感。

不同於《伯母好!我是你兒子的男朋友》中普遍洋溢著輕鬆與幸福的基調,《櫃子裡的彩虹》中觸及了一些較為嚴肅的議題。〈你願意陪我到最後嗎〉中兩個分別是HIV+與HIV-的男生,如同當代美國劇作家庫許納(Tony Kushner)的《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裡的Prior與Louis一樣,必須接受生命最殘酷的考驗。平時愛看電影的圈圈,在〈愛情與Tiffany〉中以20世紀美國作家柯波帝(Truman Capote)的經典作品《蒂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所改編的同名電影,來影射愛情與物質層面之間的衝突。另外如同志圈中容易視覺取向,或是因不敢出櫃而錯失了愛情等等這些現象,都是當代同志文化中值得我們深思的。而圈圈以樸實的文字刻劃人生中種種無解的問題,卻又不流於年輕一輩作家常見的通病──「為賦新詞強說愁」,是相當難得的。在工作上百分之百認真的圈圈,擔任gay這一個職務可說是有5個燈的表現啦。

《櫃子裡的彩虹》中的插畫和《伯母好!我是你兒子的男朋友》一樣,是由圈圈親自執筆。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科班出身的他,替自己的書增添不少亮眼的色彩。而這也是我覺得圈圈的書值得買的原因之一。文化評論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觀察受資本主義影響而為複製科技所改變的時代裡,藝術已不再是富裕貴族的特權,而搖身一變成為芸芸眾生皆能享有的公共財。而在人人皆能在藝術創作領域中軋一腳的世代中,出一本作品集似乎也不是那麼了不起的事情。圈圈曾在自己的部落格「躲在角落畫圈圈」中引述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話──「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爆紅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en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同時兼具圖文藝術工作者與網路部落客雙重身分的他,也清楚如此的全球化現象如何持續在改變世界──如果能在網路上就看到圈圈的文章與插畫,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書店裡那堆積如山的書呢?

答案就是這些書流通於人與人之間的那層連結,那縈繞在閱讀者指尖的神韻(aura)。如果有不會上網的父母親因為看了《伯母好!我是你兒子的男朋友》而接受自己子女的同志身分,或是有gay兒決定買《櫃子裡的彩虹》來跟心愛的人告白,那麼此時「書」的意義就更顯重要了。想想看如果《海角七號》裡友子的7封情書變成e-mail的話,那浪漫程度大概就遜掉很多了吧!所以,即使這些文章都能在yahoo時尚的專欄裡閱讀到,我還是堅持要買書──而且我也因此而獲得了圈圈的親筆簽名喔(滾)。然後我硬要拍下來炫耀一下!

所以大家要快點去買圈圈的新書《櫃子裡的彩虹》來送給自己跟送給別人喔!這樣才能隨時出現在誠品西門的yume然後堵他跟他要簽名!

──
*本文獲yahoo時尚專欄作家圈圈2008年「櫃子裡的彩虹blog推書大賽」最佳學術獎。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氣象人

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Tennessee)的導演高爾華賓斯基(Gore Verbinski)被IMDb的迷你傳記撰寫人Steve Shelokhonov譽為「美國電影產業中最具新意的導演之一」。這樣的特質確實能從他自2003年一直持續拍攝至2007年的《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系列與2005年的《氣象人》(The Weather Man)之間的轉變見到端倪。

而《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更是抓住了《氣象人》這一部電影來大做文章──尼可拉斯凱吉(Nicholas Cage)所飾演的大衛是芝加哥當地的氣象主播,被路人丟速食的次數高達9次,包括麥克雞塊,墨西哥肉捲,汽水等等這些東西。艾伯特對此有精闢的分析。艾伯特在《氣象人》影評中說,人們對氣象人不滿並不是因為他只是一位區區的氣象主播,正如艾伯特所言,氣象主播對芝加哥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人物。真正的原因是這位氣象主播並不滿於自己身為氣象主播的身分。他滿腦子在想的是自己的父親33歲就榮獲普立茲獎,而自己所寫的小說卻被已經分居又帶走兩個孩子的前妻視為無法讀的垃圾。

有趣的是導演高爾並沒有讓大衛慘到永無翻身之日。既沒有氣象學學位,也沒有傳播學學位的他,竟被紐約的Hello America相中,認為他表現出色,要挖角他成為該公司的氣象主播,年薪120萬美元──包括他每年國慶日必須參加的餘興節目代言費。

就如同大衛每年在國慶日時扮成的丑角模樣,他並非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那樣白手起家的美國英雄典範,而是爾文(Washington Irving)筆下的李伯(Rip Van Winkle),是反富蘭克林式(anti-Franklinian)的反英雄(counterhero)。然而,他最後終於了解了自己──無論有多少遙遠的理想與崇高的特質沒有辦法達成,他還是一位成功跳槽到Hello America,年薪120萬美元,每年國慶日得上台亮相的氣象主播。他所需要的不過就是活出他自己,而這樣的人生就夠了,這就是大衛口中的成功的美國人生。美國人與想去美國的人,不就都是抱著一個成功夢而前往的嗎?

人生就如同氣象一樣無法預測,唯一只有「做自己」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然後像駱駝蹄(cameltoe)/卡到陰一樣勇敢又堅強。

後記──這部片的配樂很好聽,只是我一直找不到是誰做的。該不會《氣象人》的電影原聲帶要成為我繼《鴻孕當頭》之後買下的第2張CD吧。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鋼鐵人

若非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演出由強費如(Jon Favreau)執導的《鋼鐵人》(Iron Man),我是真的不會下定決心去租這一部又是男性英雄主義式的好萊塢科幻動作片的。但是在親自觀賞過之後,我認為《鋼鐵人》是蠻值得看的一部電影,而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更證實了我的想法。

在看過2005年的黑色警匪片《吻兩下打兩槍》(Kiss Kiss Bang Bang)之後,小勞勃道尼已成為我心中的實力派男星。也因此我開始注意他演出的電影──包括去年的《索命黃道帶》(Zodiac)與2006年的《心機掃瞄》(A Scanner Darkly)。而他在《鋼鐵人》中的演出完完全全是小勞勃道尼自己的風格,但在影片中卻創造出新的視野。而艾伯特更是肯定強費如選定小勞勃道尼的用意與決定。

科幻電影(Science-Fiction)這一電影文類在美國電影史上標示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20世紀中葉以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興起,加上人類跨越千禧年邁入21世紀所出現的後人類(posthuman)主體,科幻電影直接也忠實地呈現了人類對於未來的憧憬與恐懼。而科幻電影的文類特色不外乎就是對未來世界(future worlds)與未來科技(futuristic technologies)的著墨,而這些議題當然也是後人類論述所持續在關注的。

根據海爾思(N. Katherine Hayles)在《我們如何身為後人類》(How We Became Posthuman)一書中的說法,後人類論述中的主體是科技介入了主體性論述中的典型人類主體(the liberal subject),而這個新的主體則稱為賽伯格(cyborg)。首度以賽伯格為題所命名的電影是1989年的《尖峰戰士》(Cyborg),由年輕俊美又壯碩的尚克勞范達美(Jean-Claude Van Damme)主演,背景是一位大腦(實際上就是承載著記憶體的硬碟)中有著能治癒已病入膏肓的世界(在電影中紐約市就等於整個世界)的程式的賽伯格女性,必須被護送至亞特蘭大(Atlanta)的總部。

人類跨越千禧年即將進入第9年了,賽伯格主體也在反思中一再被修正,《鋼鐵人》就是一例。誠如由泰倫斯霍華(Terrence Howard)所飾演的羅德上校對空軍官校學生的演講中說的一樣──無人飛機永遠沒有辦法取代駕駛,駕駛能臨場反應,駕駛可以以意識來思考。艾伯特在《鋼鐵人》影評的最後告訴我們,這一部影片的新奇之處,就在於最後鋼鐵人決定卸下鋼甲,以肉身和智慧來打敗穿著堅硬鋼甲的對手,言下之意便是那一句已經老到掉牙的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所以《鋼鐵人》位於加州(California)的場景已不再是《尖峰戰士》裡那殘破不堪且充滿罪惡的紐約市,抑或是,讓我們把兩部影片的時空對調──1989年的《尖峰戰士》也可能是2008年《鋼鐵人》的未來。但若《鋼鐵人》中的壞鋼鐵人獲勝了呢?世界會毀滅嗎?不可能。人類依然會是統治世界者,依影片的邏輯來說就是那位背叛同事的奧比。他會繼續私下販售軍火給阿富汗,然後宣稱此舉與美國這個表面上愛好和平又因為卓越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所以喜歡干涉別人的泱泱大國毫無關係。

李家沂則提醒了我們後人類世界之終極可能──「『世界終結』的世界自然是人的世界,是人此一物種建立的世界。這個世界若真有終結的可能,就邏輯上的必然性而言,不必然導向一切可知或不可知的世界終結。至少無人的自然世界,便不見得會在人的物種世界結束後,也跟著到達終點,既然無人,那個世界會不會結束已屬無法想像、也無從關心的層次」。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他們的眼睛正看著上帝

李有成在《逾越》中一再地強調賀絲頓《他們的眼睛正看著上帝》中(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為騾子舉行葬禮的橋段是「把黑人口述傳統發揮的最為淋漓盡致的一幕」(103)。而李有成同時以巴赫汀(Mikhail Bakhtin)的嘉年華會理論證明此一騾子葬禮所要顛覆的白人霸權文化中一向嚴肅的祭儀。

李有成視小說中的騾子為動物,而事實上它則可能是非裔美國人做為表記(signifier)的一個被劃上阻隔線的主體($)。劉紀蕙在談論拉岡式主體時集中於語言做為主體出現的一種矛盾方式,也就是所有的存在都只是符號界中的表記,只要做為主體就無一倖免。《他們的眼睛正看著上帝》的第2章中,珍妮(Janie)的奶媽灌輸她一個概念──「目前為止在她的理解中,黑人女性是世界上的騾子」(14)。而這一句話當然也是小說第6章中騾子葬禮的鋪陳。

珍妮的奶媽在此透過語言所表述的這一句話有兩層意涵──第一層,白人將黑人/女性視為動物。第二層,黑人女性自比為騾子。第一層的意義是白人透過符號界的表徵將黑人動物化,第二層則是黑人女性用語言來展現自我的動物化。

劉紀蕙指出拉岡式主體因為語言而被指定至其所應該佔據的位置──男人/女人,人/非人,人/動物,或是可見/不可見等等,這些被人類學化的主體也在各種文化場域中被(自我)決定。也因此,透過拉岡談論〈失竊的信〉之研討,所得的結論為「被劃上阻隔線之女人主體必須不在」。而女人在為自己劃上阻隔線(being barred)的同時,她也透過自我取消而同時表意了自我,因為語言是男人擁有的律法,唯有被排除在語言律法之外的人才有銷毀此一表記功能之可能。

而在非裔美國文學研究中,做為表記的拉岡式主體將被推展至疊合式的雙重取消──被劃上阻隔線之女人/人必須不在。非裔美國人在被語言劃分為動物之時,其實早就暗指了整個西方文明史中奴隸制度那殘忍與黑暗的一面。黑人奴隸不是人。而賀絲頓如此形容黑人女性的自我動物化,也是意圖將非裔美國人主體透過自我取消而表意,進而摧毀整個白人世界的語言表意系統。

接下來,我將進一步以另外三部非美小說──賀絲頓的《約拿的葫蘆藤》(Jonah's Gourd Vine),賴特(Richard Wright)的《原鄉之子》(Native Son),摩里森(Toni Morrison)的《寵兒》(Beloved)來說明20年代哈林文藝復興(the Harlem Renaissance)以降,經60年代黑人文藝運動(the Black Arts Movement)至80年代非美小說中的拉岡式主體。

另外,在我博士班研究計畫的最後也將提出60年代台灣現代派小說中鄉土語言與西化思潮的對峙,如何以拉岡式主體的分裂,呈現於文學文本之中──以王禎和(Zenghe Wang)的《玫瑰玫瑰我愛你》(Rose Rose I Love You)為例說明,並對照非美小說中以語言來對抗西方文明的分裂主體,提出可能的比較文學研究方向。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情遇巴塞隆納

一看到《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推出之後,我就知道這一次伍迪艾倫又要來呈現一個血淋淋的人生了。禮拜一從逢甲大學下班之後,我匆匆地吃了飯,就轉往新光三越,要把週一夜晚獻給伍迪艾倫。

比起早年的《非強力春藥》(Almighty Aphrodite)或是後來的《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與《命運決勝點》(Cassandra's Dream),這一部影片的道德懲戒意味似乎來得比較淡一點。而耐人尋味的是,維琪與克莉絲汀娜最後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人生,而像《愛情決勝點》中的克里斯卻在自己想要的人生中活著罪惡。

不過在《情遇巴塞隆納》中,伍迪艾倫已經將前述之所謂的道德懲戒轉為後現代人類視為理所當然的先上床後戀愛──只是戀愛的人已不再一定是結婚對象,瑞貝卡荷(Rebecca Hall)所飾演的維琪象徵了一個掙扎在狂野真愛與正常婚姻體制之下的社會化女性。而伍迪艾倫又一次運用了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甜美且肉慾的形象,創造了克莉絲汀娜這個角色。她勇於嘗試人生,不僅與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飾演的璜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最後甚至與他的前妻,由潘妮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所飾演的艾蓮娜一同加入了3p的行列,甚至單獨與艾蓮娜發生了同性性行為。

也因此,從《愛情決勝點》的出軌到《情遇巴塞隆納》中的3p與同性戀,伍迪艾倫的追尋也從「道不道德」轉向而成為「何謂道德」。伍迪艾倫毫不避諱地將劈腿或是同性戀這些一般人眼中毫無倫理道德的事情,加諸在藝術家與文藝青年者的身上。維琪是西班牙文化研究所的碩士生,喜愛西班牙的建築風格。璜與艾蓮娜都是畫家,而克莉絲汀娜則是原本拍攝短片,後來迷上攝影。這些人之間的愛戀,彷彿是以因藝術而燃起,而藝術似乎也超越了所有的道德規範,讓所有形式的愛戀與慾望都成為可能。

蠻喜歡《情遇巴塞隆納》的,繼《命運決勝點》之後,這部片應該會為伍迪艾倫迷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我發現伍迪艾倫超愛喬韓森的耶!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a guideline to your film review (American lit I homework #1)

A Guideline to Your Film Review

American Literature I 10/15/08
Teaching Assistant: Yuan-yang Wang (王遠洋)

This guideline intends to help you develop the film review of Amistad (1997). The topics offering here are NOT necessary for you to follow, and you can definitely come up with your own ideas about the film. Please submit your film review of 1-2 pages (Times New Roman 12, 1.5 space) to me by noon in week 7 (10/29). The grading of this film review is 5%. Plagiarism of any form will not be allowed. The topics are as follows:

1. Civilization and Its Atrocities

While Cinqué tells his story to Baldwin, film viewers realize that he is brutally caught by African men by a net. Even though he wants to offer to share his harvest with them to exchange his freedom, African men still take him to Lomboko and placed him on Teçora. Why African men do this kind of atrocity to his native people? Houston A. Baker, professor of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ovides us a possible answer,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 when the author notes that the Africans' desire for products of industry (e.g., firearms) often occasioned intertribal wars designed to produce slaves as objects of barter in the 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 (17). Therefore, African men in the film probably catch Cinqué to get some material stuff. However, African American critic Martin Kilson reminds us that what they received by bartering from Western civilization are 〝as frivolous as beads for adornment〞 (46). Discuss the negative perspectives of the so-called civilization by the filmic representation of slavery in Amistad.

2. Music and Dancing as Resistance

Timothy Corrigan in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 urges film viewers to 〝listen to the movies〞 (69). What sound do you hear in Amistad? Why Steven Spielberg puts African music and dancing in some particular scenes? For example, when one of the Mende dies, his countrymen refuse to give his body to those Christians but keep it in their own ceremony. Consider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Christian chanting and the African ceremony. Or, when Baldwin tells Cinqué that the judge of the Amistad case is replaced, he is so furious that he starts to dance in front of a campfire. African music and dancing, in Baker's words, are the roots of Afro-American expression which expresses 〝sense of who they are〞 (181). Music and dancing affirms their African roots and identity of human being instead of nonhuman slavery. Discuss the two scenes mentioning above or other scenes engaging the cultural form of African music and dancing to elaborate Africans' resistance to the white people in Amistad.

3. The Paradox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dams is a key character in the film. According to Natalie Zemon Dav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Adams's analogy between American Revolutionary leader Patrick Henry and Cinqué reminds the Supreme Cour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78). Both Henry and Cinqué struggle for their rights to be a free individual, but Cinqué is cruelly treated as a slave. Adams quotes lots of lines in Thomas Jefferson's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such as 〝every man has a right to life and liberty.〞 Focus on the very last scene of Anthony Hopkin's Adams delivering his speech about the Amistad case to the Supreme Court and discuss the role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in Amistad.

4.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in Amistad

Discuss one of the characters, or compare and contrast any two of the characters from Amistad and relate your analysis to the issues that you try to elucidate in the film.

References:

Baker, Houston. A. The Journey Back: Issues in Black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Chicago: The U of Chicago P, 1980.
Corrigan, Timothy.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 3rd ed. New York: Longman, 1998.
Davis, Natalie Zemon. Slaves on Screen: 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P, 2000.
Kilson, Martin, and Addison Gayle. 〝The Black Aesthetic.〞 Black World 24 (1974): 30-48.
Lee, Yu-cheng. 〝From the Black Aesthetic to Black Cultural Studies: An Interview with Houston A. Baker.〞 Tamkang Review 28 (1998): 169-93.

Film Review Websites:
http://www.mrqe.com/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frontpage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日本女孩與台灣男孩的吳爾芙

現在是凌晨4點半,而我剛設計完本週三「美國文學(一)」徐詩思出國而我所要放給同學們看的電影《勇者無懼》(Amistad)的討論提綱。我這個人的缺點之一就是,若一件事情懶得做就會一直拖,但是一做下去就不能停止,一定要做到好為止才肯罷休。這種情況從我小時候做美勞作業開始一直經過國中,高中,大學寫term paper到現在碩士班寫論文都不知發生過n次了。

為了這群交大外文系大三的小毛頭們,我讀了一篇長達24頁,專論《勇者無懼》的電影研究論文,收錄於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的專書Slaves on Screen: 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當中。

今天的身心靈平衡又進入了新的動作──身心靈平衡是一套結合瑜珈,太極,皮拉提斯的運動,結合音樂讓練習者隨著節奏進行。我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平衡後到現在已經練習了半年了,很喜歡Danny的帶法,之後大概也都會繼續上他的課。

也是因為Danny的身心靈平衡,所以我才認識一位有趣的媽媽。

這位媽媽得知我就讀外文研究所,並且是研究英美文學之後,就常聊到她在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 UK)念書的兒子。她還熱心地要介紹她兒子的好朋友,也是目前就讀華威大學的一個日本女孩子讓我認識,她告訴我這個日本女孩子是英文系博士班的研究生,她的博士論文是研究英國社會中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女性主義地位。

「又一個研究吳爾芙與女性主義的研究生啊…」我心想。

雖然我很喜歡吳爾芙,也受她的女性主義思維與小說理論影響很深,但我卻沒有以吳爾芙做為碩士論文的題目,最後我選擇研究艾利森,並專論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不過我借吳爾芙的小說理論來分析非裔美國文學中的再現議題,延伸到黑人美學在談論文學作品時美學考量與政治考量的拉鋸,無非也是讓吳爾芙出場的一種方式,而且我相信將吳爾芙引介至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場域之中,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吳爾芙研究。因此,吳爾芙對我來說已經從舞台上的主角退居成幕後工作人員了。

今天在身心靈平衡開始上課之前,那位有趣的媽媽把這位的日本女孩子的e-mail給了我。「怎麼跟她交朋友,就看你的人際經驗囉」。這位媽媽說著。

我想我會連絡她吧。在學術圈裡多認識一個人總是好事。只不過我們心目中的吳爾芙,一個是說日文,一個是說中文的。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好孕臨門

雖然我一直是個抗拒婚姻這個觀念本身的gay兒,尤其對於異性戀婚姻更是非常感冒,但是賈德艾帕托(Judd Apatow)於2007年所執導的《好孕臨門》(Knocked Up)卻很深得我心。除了本片請到多位影星客串所營造出的後設效果之外,再來當然就是性別議題了。

也許是後現代的人類已不再信仰先交友後上床的價值觀,也因此異性戀性關係中難纏的未婚生子變成了值得探討的一項議題。《好孕臨門》就是這種「後婚姻電影」(post-marriage film)──我自己亂生的一個詞彙。影片中的男主角塞斯羅根(Seth Rogen)已是2007年好萊塢喜劇市場最紅的男星。中時部落客但唐謨顯然非常欣賞塞斯羅根在影片中所呈/再現((re)present)的異性戀男人。我想,典型的異性戀男人確實會有這些表現──他們不壞,只是幼稚,拿女人沒辦法,對她們又愛又氣,然後窩在酒吧裡頭抱怨連連。

影片中不斷著墨的便是這種存在於異性戀男性之間的同性情誼,塞斯羅根飾演的班甚至喜歡自己的姐夫,保羅魯德(Paul Rudd)所飾演的彼特,喜歡到想親上他一口。比較基進派的酷兒理論學者應該就會把這些電影語言詮釋為同性戀慾望的流動,而性別研究學者賽菊蔻(Eve Sedgwick)更會將其視為同性戀社會性的(homosocial)的一種表徵。

而相對的,凱瑟琳海格(Katherine Heigl)飾演的艾莉森和姐姐黛比之間的關係,不就正是芮曲(Adrienne Rich)在〈強制的異性戀和女同性戀存在〉(〝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Existence〞)一文中所論述之「女同性戀連續體」(lesbian continuum)嗎──此中譯是由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生鄭美里所譯成。鄭美里相當關注女性文學研究這塊領域,我遇過她2次,一次是她主讀女書店在紫藤廬舉辦的女同志小說《寂寞之井》(The Well of Lonliness)的讀書會,另一次是我們一起參加了馮品佳在女書店所主講的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講座。

我們都相當清楚芮曲是如何地論述異性戀的婚姻制度,以及女人在這建制化(institution)下所被決定的角色。因此,影片最後一幕實在令我心生不安,恐怕會遭受學術圈裡女性主義理論學者的砲火猛攻──班以丈夫的身分,逼迫艾莉森的姐姐離開產房。他說──「產房是我的房間,那個有可樂販賣機的地區才是妳的領域」。

如此一來二十世紀的女性主義先鋒吳爾芙(Virginia Woolf)為女性所隔開的那一間自己的房間,卻在異性戀的婚姻體制之下被異性戀男人全盤收編且嚴格控管,更令人髮指的是親姐妹間的女同性戀連續體也因此硬生生地被腰斬,最後姐姐黛比竟然還冷靜地坐回自己丈夫的身邊說──「我被強迫離開產房了,不過我挺愛那小子的」。

很難想像基進派女性主義者若看到影片中這一段,會不會氣的把電視砸了或是用手刀把DVD給劈壞。然後我又仔細地想像了一下,如果是我,班這樣的小子會吸引我嗎?可能不會吧,而且他是異男耶,真的是很糟糕。和異性戀男人相處對我來說並不是很輕而易舉的事情。至於他的姐夫彼特還比較對得上我的胃口,不過…男人的溫柔真的真的很重要。至少班做到了。

但是像彼特這樣的男生也是很有趣的──瞞著老婆參加夢幻球隊遊戲,獨自一人開溜去看電影,對各種椅子充滿好奇。有一點幼稚的男生,也是另一種成熟魅力的呈現。

回到婚姻的觀念,其實可以開闢一個「電影中的強制異性戀」(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in Film)的專題來討論。包括先前談過的《鴻孕當頭》,《我的酷兒婚禮》,還有另一部我所謂的後婚姻電影《頭彩冤家》(What Happens in Vegas),都可以寫一系列的專文討論之。我想寫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一部分還是留到博士班以及未來的學術生涯裡慢慢寫吧。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半年

週四下午劉紀蕙的課程結束後,我從新竹回到台中,終於又可以開始放假了。晚上吃完飯後就立刻睡倒直到週五凌晨3點才醒來的我,繼續思考下週劉紀蕙課程的口頭報告,然後在今晨先把一部分po到自己的部落格上──那也就是半年後我要丟到博士班去的研究計畫(sop)。

不知為何,在一日初醒之時思考博士班的我,突然很強烈地意識到我想要考上。

我看著書架上那1綑紙筒外加2袋紙。紙筒是東華大學英美系的中文歷年成績單,另外2袋一袋是東華大學英美系英文歷年成績單,另一袋則是輔仁大學西洋古典暨中世紀文化學程的中,英文歷年成績單。這一切就是說不上來──當我大四時我就覺得自己有一天會報考博士班,所以在大學畢業時我就申請了這些文件,然後帶回家裡放著。

在心血來潮之下,又回去瀏覽了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的網站。

其實輔仁大學比研所歷來也有不少人才進入國立大學任教,根據我的調查,其中包括幾個劉紀蕙的指導學生。再怎麼說劉紀蕙在轉任交通大學之前畢竟是輔大比研所的創所所長──賀淑瑋以「黑色幽默在中國: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 」為博士論文題目,目前在清華大學台文所任教。陳正芳的博士論文題目則是「台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現任教於於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而在中央大學中文系任教的呂文翠也是劉紀蕙的學生,她的博士論文題目為「現代性與情色烏托邦: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研究」。

另外,有2位輔大比較文學博士則是在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中開疆闢土──盛鎧的博士論文專注在「1970年代台灣文學與美術中鄉土意識之總體性考察」,目前任教於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而成功大學台文系的劉乃慈則是相當特殊的例子,她的博士論文在康士林與張誦聖的聯合指導之下,從事「奢華美學與台灣當代小說生產(1987-2005)」的研究。

而有數位的輔大比較文學博士則分佈於國內其他的大專院校,包括母校輔大,實踐,南華,清雲,興國等等。

雖然我一直以來都以台大外文所博士班為目標,而台大也提供博士生攻讀比較文學與英美文學2種學位,不過我總覺得有些議題仍是在輔大比研所才有空間能夠發揮的。綜觀輔大的比較文學博士論文,領域橫跨中國,日本,台灣與英美文學,其中也不乏當今學者專家投注大量心力研究的弱裔文學(minor literature)。而輔大的外語學院旗下的德文系,日文系,法文系,西文系與義文系,也提供了博士生比較文學場域的多元研究空間。

有趣的是台大外文所博士班與輔大比研所博士班有互修課程的機制,簡單來說就是集合了台北的優良師資──台大除了自己的師資之外,還有中研院歐美所李有成坐鎮。輔大則延攬了台大退休教師張漢良與傑出校友,中研院文哲所的李奭學於此兼課。

不知道半年後該不該也報考輔大比研所博士班呢?真是個好困難的問題啊…我的人生又走到了該審慎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了。想當初甄試碩士班的時候,我緊張到連作夢都夢到自己在考試啊!夢中的我拿到筆試試題卷,上頭有一堆作家的大頭照,我得一一地把他們認出來之後寫下正確答案。

如果博士班真的是考這些那就好了。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飄浮表記/閃爍表記

劉紀蕙的「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今天已是本學期的第4次上課了,上劉紀蕙的課讓我很興奮,因為她把理論整理的很清楚,記得以前大學直屬學長後來在中央念英文系碩士班,他修劉紀蕙的課的經驗就是「打通理論的任督二脈」,使現在正在修課的我感覺心有戚戚焉。

劉紀蕙是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比較文學博士,早期的研究為英國浪漫文學。我們看過一些早期研究浪漫文學的學者後來成為理論的大家,解構主義者德曼(Paul de Man)即是一例。也許是因為浪漫文學中那生與死,愛戀與苦痛的共生辯證,使得一個人有了更宏觀的視野,來理解當代歐陸思潮中的論述迴圈。劉紀蕙在課堂上的魅力來自於她對理論嫻熟的理解與表述的功力,因為她的關係使我開始思考博士班轉向純理論研究的可能性──也許在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可以做到。

下週的口頭報告我將專注於拉岡漂浮表記(floating signifiers)的理論,與海爾思(N. Kathering Hayles)後人類主體論述中的閃爍表記(flickering signifires)做一交互對照,然後討論非裔美國女性作家賀絲頓(Zora Neale Hurston)的《他們的眼睛正看著上帝》(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拉岡詮釋佛氏的主體的分裂的概念是將其放入語言的層面來討論──我在說「我」之時,我已是被劃上阻隔線的主體($),而這也是主體出現的方式。而在這異化產生的同時,主體也成為表記(signifier)。

而我們如何去閱讀這個做為表記的分裂主體,則必須關注在轉喻(metonymy)。因此,在〈關於我的經歷〉中,拉岡強調了「以局部代替整體」的重要性,而這就是他在〈文字的力量〉(〝The Agency of the Letter in the Unconscious〞)一文中使用的單字〝trope〞,此為謝里登(Alan Sheridan)之英譯。

在主體說「我」而透過語言出現,存在便以不在的方式而成為表記,因為主體在出現的同時也被劃上阻隔線,被大他者(Other)所控制的文化場域人類學化(anthropologize)而區分出性別,人與非人,人與動物等等。海爾思贊同拉岡的說法,認為西方哲學傳統裡的存在/不在(presence/absence)正是由這些文化場域(cultural sites)所決定。

而語言體系中的表記就如同分裂主體所產生的癥候(symptom)一般,必定要在永無止境的詮釋中被理解,因為在話語尚未結束之前,意義永遠無法呈現,這就是拉岡所言之漂浮表記。而海爾思延伸拉岡的主體性論述,將主體放入21世紀以降的科技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中來討論。

在〈關於《被竊的信》的研討會〉(〝Seminar on ‘The Purloined Letter’〞)中,拉岡以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說〈被竊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討論了「藏起來的東西其實只是不在其位置上」(劉紀蕙 8),而訊息做為表記,它必須同時存在與不在,因為實證主義的方式無法找到它,但它仍存在著。

海爾思則進一步指出,拉岡所談的這一個做為表記的訊息從來就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信號(signal)。若愛倫坡的信在過去歷史中的王室失竊,海爾斯的信則在21世紀失竊──e-mail。

海爾思相信,在資訊時代中訊息本身的物質性(materiality)並不重要,也就是說信本身不是重點。例如一封e-mail的發送,並沒有什麼實體化(embodiment)的東西在兩台電腦之間被傳送,被傳送的是經過電子化程序解碼(decode)的信號,在接收者的電腦主機當中經重組之後,而被顯示為可閱讀的訊息。也因此,這個表記不再只是拉岡所形容的漂浮,而是忽隱忽現之閃爍表記(flickering signifiers)。而海爾思談的信失竊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e-mail在解碼過程中秀逗而產生亂碼,或者,更激進的失竊則是寄件人本身的不確定因素,例如打錯字或是想著A卻打成B這類的人為因素。

而主體存在/不在的問題在海爾思的主體性論述之中則轉換成另一種模式,也就是她所謂的樣式/隨機(pattern/randomness)──3G手機,視訊交談或是msn網路攝影機的功能,已然使主體的實體化轉變為去實體化(disembodiment)。也因此電腦或手機螢幕裡的那個「我」,以不在的方式出現而存在。

接著要回到拉岡談分裂主體的理論,談《他們的眼睛正看著上帝》。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我的未來展望

週六的funky人真的多到爆炸,而我已經數次沒在週六夜裡出沒funky了,因此這裡的氣氛對我來說格外熱鬧又嗨。

好幾個熟面孔穿梭在人群之中,他們也都是常出沒在funky的gay兒們。不過,離開了這個underground,在地上社會還有多少gay兒會走出櫃子外頭呢?

想想自己自從交了男朋友之後到現在,出櫃已經第7年了,當了7年的公開同志的我最後還是得處理家庭這一關。其實家庭這關是最困難也是最容易克服的,只是得看天時不時,地利不利,以及人和不和。

marlboro ice mint的菸盒裡頭還剩數支,我一直想抽完後買包springwater。今天發現funky外頭多了一個賣香腸的阿伯,除了夜市之外大概台北市不會有第2間開到這麼晚的香腸攤了吧。台灣人的腦子裡有各種賺錢的神奇方式,而在凌晨時分吃1根烤香腸的代價是35元。

不過在男同志夜店外頭賣烤香腸還真有點…

funky週六夜的特色就是kiss and hug。funky會全暗,然後舞池裡會播放慢歌,代表著for couple的時間開始了。身邊的gay兒couple們一對對擁吻,我才意識到我的世界是真實的。在地上的世界gay兒們不太有機會能隨心所欲地表現情慾,我只在一中街看過gay兒couple手牽手,但就僅此而已了。因此那些異性戀的既得利益者們從來不用思考自己跟男/女朋友出門能不能牽手,能不能在街頭擁抱,能不能在車站吻別。

「為什麼想來這裡呢?」朋友問。

為什麼呢。funky這個場域對我而言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它當然是一個政治性(political)的空間,或者,以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說法,是一個異質空間(heterotopia),而傅柯認為異質空間即為對抗的地點(countersites)。基本上進funky的大概就是gay兒們了,這也是一種門檻設限。

funky同時也是一個展演(performitivity)空間。在這裡你可以見識到21世紀台北市gay兒的流行尖端,這是一種時尚的展演。而大方出沒在舞池中的那些身材姣好的男孩子更是身體的展演,表意著情慾的暗湧。

去掉那些學術圈之外的人不太能理解也不想懂的術語,funky很單純地就是一個宣洩情緒的空間。

令我驚訝的是我和朋友跳到凌晨4點步出funky準備去吃中式早餐之際,我們竟然還能夠以僅有的清醒思緒聊卞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拱廊街計畫(The Arcades Project)。我對於卞雅明的印象,一個是大四那年斷斷續續旁聽許甄倚的「文化研究專題」時讀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所獲,另一個是碩一時修林建國「文學研究概論」時所讀的〈機械可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對我來說最快樂的生活莫過於如此了──在忙碌的一天過後於夜晚時分溜進酒吧或是夜店,然後繼續當知識分子。

我在想自己的未來會是如何──念書,做研究,混夜店,充當文藝青年,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也許是以前大學時期談了不錯的戀愛,所以從沒覺得想去台北生活。現在我一定要認真的全力以赴,達成目標考上台大外文所博士班,去追尋自己想過的生活──無論是為了城市的嘻鬧或是為了將來的學術生涯都是一樣。

加油加油加油。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我的酷兒婚禮

李有成的新書座談會結束後,我匆匆從古亭站轉車到了西門,穿越了行人徒步區,就往絕色影城去。週六的西門夜晚人潮洶湧,年輕族群一團接著一團,而我就隱沒在那喧囂的街頭裡。《我的酷兒婚禮》(Reinas)曾是2006台北電影節的影片之一,今年才打入台灣的電影院,但一如往常地,只在台北上映。

《我的酷兒婚禮》是由西班牙導演曼紐爾高梅茲貝雷(Manuel Gomez Pereira)所執導的男同志浪漫愛情電影,但整部影片的電影語言堪稱後現代敘事,不僅時間前後互調,連觀點(POV)都因人而異,而此部電影所觸及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也讓它的討論空間又更上了一層樓。

基本上《我的酷兒婚禮》的敘事框架陳述3對男同志的愛情故事,以及他們跟父母親之間的親情故事,然後同時又包含父母親之間的異性戀愛情故事。而正如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對人生所抱持的基調,這部影片透過婚禮將所有人連結在一起──人與人之間看似陌生,但其實存在著強大的連結。

在如此錯綜複雜又情感充沛的電影語言之中,細談贅述不如隨性發揮。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尤那斯阿高德(Unax Ugalde)所飾演的米吉爾,除了他那具備鈣片產業BelAmi的一切特質之外,還有就是他的任性──不高興就吵架,難過就哭。跟男朋友鬥嘴然後上床,哭著打電話跟媽媽說自己拋棄了一隻狗,熱心幫助路邊的殘障人士結果被搶劫。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母親莫過花癡女又有性上癮症的諾莉雅。她在去參加兒子婚禮的火車上先搞上了一個男人,然後又勾引兒子的男朋友的父親,最後甚至上了自己的女婿──這真是太令身為男同志的我所不能接受的一件事。但是最後當她發現自己的兒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軌,在外地跟別的男人上床時,她居然義正嚴詞地要他的兒子學會忠誠──最後她兒子終於選擇回到男朋友身邊。

而有出軌問題的也包括米吉爾的母親瑪葛達。瑪葛達將兒子的性向視為商機,並經營男同志度假飯店,但她卻和飯店主廚有一腿,加上丈夫又長年在外經商,瑪葛達可說是婚後擁有單身自由。然而飯店主廚卻大張旗鼓,發起勞工運動,要瑪葛達將薪資往上調8歐元,瑪葛達堅持說不。白天鬧翻的兩人,晚上就在床上相好,無論你是資本主義者還是共產黨員,做愛都是不能放棄的原則,因為性是基本民生需求。

而階級問題更反映在另外一對男同志戀人與他們的父母身上。拉法是蕾耶絲的兒子,身為演員的愛子,他可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如同他母親所言──「身上的襯衫不知道有幾件」。然而他愛上的卻是替自己工作的園丁的兒子。園丁是由在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的《壞教慾》(La Mala Educacion)中展現精湛演技的路易士霍馬(Lluis Homar)。《我的酷兒婚禮》中也透過蕾耶絲之口說出了阿莫多瓦的名字,頗有向西班牙大導致敬之意。路易士霍馬飾演的園丁,由於兒子突然要和大有名氣的女演員的兒子結婚,因此一直在意自己的身分地位,也不斷刻意地秀自己身上的名牌衣物。兩人因為身分地位的事情,加上彼此對對方身邊的曖昧情人爭風吃醋,因而起了口角,但最後,愛仍征服了一切──也因此整部影片的高潮就是這20對同志的婚禮,公證婚禮的法官,正是其中一名新郎的母親。

然而讓我眼眶泛紅的一段不是新郎與新郎十指緊扣相互接吻之時,而是母親們在飯店勞工罷工之後,以母親的身分,親自料理婚禮的食材,為兒子與兒子的新郎們洗手做羹湯的那一段──無論兒子們的行為再怎麼扯,他們終究是自己的孩子啊。

《我的酷兒婚禮》是一部很成功的電影,它提醒觀影者們不要讓自己的批判視角被美國好萊塢的強勢文化工業(cultural industry)所公式化與平板化。畢竟歐陸電影在藝術成就上也是不容小覷的角色之一,而且西班牙男孩也是不輸給那些American boys,都是可以當一下BelAmi的男優的啦。

從電影院的虛構黑夜中緩緩起身離開,回到現實生活中的黑夜裡頭。台北的夜還是繁華閃爍,我和身邊的朋友互看了一眼,接下來當然就是要出發酷兒們的地盤funky──今天是saturday night,除了舞池跟吧檯會被目眩神迷的gay兒們擠爆之外,還會有週六的特色kiss and hug。

週日大概要瞎著眼回家了。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我的指導教授

我從沒想過李有成會成為我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

自我決定碩士班時期要從事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之後,我就打定主意絕不找兩種背景的老師──後殖民論述與非美文學與文化。一來是因為我激進地覺得這兩種背景的老師會自我設限,然後對我的論文預設某些立場,偏偏我就是不想用後殖民論述來分析非美文學。二來是我要看人,因為我覺得人是最重要的。我要的指導老師是在學術上能與我相互砥礪的朋友,對我來說這個人選就是林建國。

我入學的那一學期恰好輪到林建國擔任碩一必修課「文學研究概論」的授課老師,而也是在這學期我感受了一個全新的文學研究領域──從建立object of study開始。

因此1年後,我決定請林建國老師擔任我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他符合我的所有需求,既非後殖民學者也不是專攻非美文學與文化,然後我在學術上也和他很有話聊。我藉著要投稿比較文學論文獎要向他請益的理由,在討論的最後談了指導的事情。他很快就答應了我,願意擔任我的指導教授,不過他希望我依然能有一個背景是非美文學與文化的老師──李有成。

所以我的論文生涯就此改變。我在碩二上結束時帶著我的abstract到中研院見他,而建國也親自引介。一直以來只在演講和研討會上見過的老師,突然之間成了和我討論論文的指導教授。

週六起了大早,動身前往台北。中午和同學一起吃了飯,聊了許多我們共同都感興趣的學術話題,然後到誠品信義店,聽了幾句由台大戲劇系彭鏡禧,台大外文系雷碧琦,以及北藝大戲劇系馬汀尼共同主講的「愛情‧扮裝‧喜鬧劇:一窺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逛了好一陣子的書店,我又匆匆趕往師大,和一位朋友共進晚餐。

7點,我走進北市圖的總館,李有成2008年的新書《在甘地銅像前──我的倫敦札記》的新書座談會於此地的10樓舉行。

一進場遠遠就望見何文敬夫婦,心想──「天啊!我竟然在這個場合遇見老闆,但是又不好意思不去認人」。只好打招呼了。何文敬驚訝地拍了我的手,然後向紀元文跟其他中研院研究員介紹我的身分,說我是他在逢甲大學的助理。其實我還蠻開心能以這種方式認識紀元文的,紀元文是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University at Buffalo)英文系博士,他算是一位蠻俊帥的研究員。通常在非上班場合遇見自己的助理,我想老師一定會想要找點話來聊,但是又不知道要聊什麼,因此只好說了工作的事情──如我所料,他果真說了工作的事情,但那也是我最不想聽到的。

李有成說,除了自己到台灣來求學所熟悉的台北之外,倫敦和紐約也是他相當喜歡的國際城市。他於1995年首度踏進了倫敦這一座城市,接著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研修。他在座談會中說,如果一個人對倫敦感到厭倦,那麼就是他對人生感到厭倦的時候了。他以知識分子的身分自居,來觀探倫敦這一座城市,也因此他自己說道,《在甘地銅像前》這一部作品不只是札記,也是他對新自由主義經濟的批判。李有成強調,知識份子要能夠明辨是非。

我想起第一次到歐美所行政大樓見他時的情境,我們一起談了我的碩士論文的abstract。他說,文學是有血有肉的。我想這也是他會選擇從事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理由之一──從事文學研究必須深能見骨,揭發社會的不公不義才是。

這場座談會來了許多李有成的學生,包括研究奈波爾(V. S. Naipaul)的傅雋,他是台大外文所博士,目前在宜蘭大學外文系任教。另外一位是正就讀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博士班的陳重仁,他一邊念書一邊在台北醫學大學的通識中心任教。還有嘉義大學外語系的劉于雁,李有成是她當時在師大博士論文考試時的口試委員之一。

9點座談會結束後,我過去和陳重仁打了招呼,也向他表示他所翻譯的《反目──百年著名文學論戰,從馬克吐溫到沃爾夫》(Literary Feuds: A Century of Celebrated Quarrels from Mark Twain to Tom Wolfe)這本書對我從事普拉斯與兩種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我們聊了一陣子,他知道了我也是李有成的學生,我們也說了要一起加油,並保持聯絡。我向李有成跟單德興說了再見,便結束了今晚的學術行程。

「晚了」李有成對說我,「你快回去吧」。

但對我而言,台北的夜,才開始在蠢蠢欲動。我趕往西門,要和朋友會合,到絕色影城看《我的酷兒婚禮》(Reinas)。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交大室內樂集2008公演

在錯過了2006與2007的交大室內樂集(Chiao Ta Chamber Ensenble)公演之後,我終於在就讀交大外文所碩士班的最後一年參與了這一個很棒的演出。

http://www.imu.nctu.edu.tw/download/edm_500k[57].jpg

交大室內樂集以國立交通大學音樂所的教授群為班底,並與國內其他的演奏者合作組成。而我也終於親眼見到了辛幸純──辛幸純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Stony Brook University)音樂藝術博士,她完全就是個天才型的人物,13歲即考取英國的音樂學校,17歲在英國大主教(Archbishop of York)的宮廷內舉行個人獨奏會。1986年獲得獎學金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攻讀碩士,1990年取得碩士學位。1993年取得博士學位返台後旋即進入國立交通大學(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ROC)任教。

當親眼見到一位如此有才華的人,身上不免要起雞皮疙瘩。我信奉張愛玲的哲學──「成名要趁早。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楊牧20歲就嶄露頭角,奧斯汀12歲開始寫作,從此在各種宴會與交際應酬中打滾,韓波的詩作15歲即獲獎,成為鎂光燈焦點。

而我相信有才華的人若能在學院裡混口飯吃是很幸福的事情──至少我覺得李永平跟郝譽翔都混得不錯。辛幸純說交大的歷任校長對音樂所都很慷慨,目前為止音樂所已經擁有兩部史坦威(Steinway)鋼琴。而台灣作曲家楊聰賢則回憶起音樂所前身仍是應用藝術研究所音樂組時的過往。當時他的大型創作研究室座落於新生館,也就是現在的人社二館,而《千禧之歌》正是他在外文系草創之時所創作的作品──對於母校的歷史,我永遠有濃厚的興趣。他回憶起每天早上7點半即進入研究室創作的日子,當時外文系的學生在館舍內喧嘩,因此他的學生替他在研究室門口貼了一張告示──〝shh! communicating with God〞。

週三的夜晚,我在活動中心2樓演藝廳裡度過了2個鐘頭的音樂饗宴。這一群有才華又在自己的路上盡情揮灑的音樂家們,過著教學,研究,享受興趣的日子,又何嘗不痛快呢。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教職

今晚跟同學一起聊了論文的事,對她整理了我認知中的文學議題,從早期比較文學中的「中外文學派」與「淡江評論派」,到文學史上美學與政治的對立,最後又談了我自己一直以來關注的「兩種文化」的議題。

我總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有一套獨特的思考模式,透過一些理論爬梳的協助,我可以清晰地整理出自己所關注的議題脈絡。所以文學研究對我而言從來都不只是「文本」研究,而是「議題」研究。這些議題透過某些文本而得以呈現,也因此我總是以議題來決定文本,而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不當之處。

但身邊也不乏那些以文本為出發點從事文學研究的老師和學生,這當然也沒什麼不好,只是我知道自己和他們不同罷了。從議題出發來討論文本,與從文本中討論議題,乍看之下好像也沒什麼不一樣。

碩一在建國的「文學研究概論」課讀了堯斯(Hans Robert Jauss)的美學反應理論,也從此開始關注文學史上美學與政治的對立議題。堯斯以自己的專長法國文學史為他的object of study,而我則從非裔美國文學史來切入──非美文學史上美學與政治對立不外乎就是自20年代的哈林文藝復興開始至60年代的黑人美學,其中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掌控了非美文學的政治考量,將文學化約為發聲工具,而現代主義則欲以語言與美學形式起義,要來一場以美學為考量的文字革命。但兩者的獨立運作與對立使非美文學史陷入僵局──政治考量中文學的工具化使抗議小說這種文類受到嚴重侷限,而美學考量也是過分樂觀的文字信仰。唯有政治考量與美學考量兩者一同共謀合計,才能創造堯斯所謂文學史上的迷境(aporia)。艾利森的《隱形人》成了我討論此一議題之範本。而對「兩種文化」議題的關注則呈現在普拉斯的《鐘形罩》之中。

而我發現自己還有好多好多議題想研究──博士班研究計畫想寫的,非美文學中的人類/動物的界線消融,這與後人類論述與文學達爾文主義也都有相關。為何非美文學中黑人總被比擬成動物(非人類)?賴特《原鄉之子》中的大湯瑪士(Bigger Thomas)被警察和記者稱為猿(ape),只是一種單純的貶抑嗎?抑或是自以為進化成功且擁有文明的白人最深層的恐懼?而同時非美作家也將自我動物化,如賀絲頓的小說中總將黑人女性比喻為驢子(mule)。知道自己在他者眼中為非人類又具有何意義?

我想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追求博士班的原因之一──我想知道。我有知的慾望,且想將所知給予解釋。德國康士坦思學派美學反應理論雙子星的另外一位理論家伊哲(Wolfgang Iser)所言不假──「人是詮釋的動物」。

有一天我可能真的會在教室裡把自身累積且整理過後的知識經驗再傳授給尚在求知道路上摸索的莘莘學子們。有一天我會在學術圈成為一名佔有自己領域的一席之地的學者,做自己想做的研究,走自己想走的路,也許有一天我真的會吧。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鴻孕當頭

【秋】

我還是難以忘懷去年此時的秋日,我正焦頭爛額於赴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阿什維爾校區(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Asheville)發表論文的事情。而那是我第一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從此之後我就一直忙於論文撰寫與發表。

去年10月中回國後,我把同一份談普拉斯的論文翻譯成中文,投到第32屆比較文學會議也通過了,同時把艾利森的論文投到比較文學論文獎,不過沒得獎。今年5月底,我在比較文學會議發表普拉斯的研究論文,還一邊完成了proposal,也進行了又忙又亂的資格考。6月中回交通大學的研究生研討會發表了自己的proposal。6月底則到中山大學發表了一份娛樂性質居多但又和非裔美國文化有一點點相關的論文。

我很高興在我把碩士班課程修畢後的碩二下,我一邊把李有成要我看的裴克談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的幾本專書與賀絲頓的《他們的眼睛正看著上帝》(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跟賴特的《原鄉之子》(Native Son)仔細地讀完,一邊發表自己對普拉斯和艾利森的研究論文。雖然,那一個冬天我過得傷透了心。

【冬】

冬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因為冬天的衣服都很好看,又可以把自己打扮得很華麗。不過《鴻孕當頭》(Juno)裡艾倫佩姬(Ellen Page)飾演的高中生朱諾可不那麼認為,因為她得穿著加了鬆緊帶改大的牛仔褲,挺著大肚子在校園裡和世界上生活──她懷了同班同學布萊克的孩子。

朱諾喜歡布萊克,布萊克也哈朱諾很久了,於是他們便上了床。大家都知道異性戀做愛若沒用保險套的後果就是懷孕了,這下子朱諾只好面對自己16歲就未婚懷孕的事實。決定不墮胎把孩子生下來的她,在雙親的支持與協助之下,要透過法律程序把孩子給一對無子的夫婦扶養,由傑森貝特曼(Jason Bateman)與珍妮佛嘉納(Jennifer Garner)。

馬克與凡妮莎這對夫婦結婚5年卻都沒有生子,因此當他們得知朱諾願意將孩子交給他們領養時非常高興,而朱諾也和這對夫婦處得超好。然而當朱諾和馬克越來越熟,馬克明白自己只想活在自由自在的音樂創作世界,不想要被家庭所束縛,最後甚至決定跟凡妮莎離婚分居。朱諾受到如此大的打擊,對人性失去了信心,也開始懷疑兩個人在一起,究竟能走多長多久的路。

【春】

朱諾知道自己只喜歡一個人──那就是布萊克,而心跳是最好的證據。朱諾看到布萊克心會跳很快,布萊克看到朱諾時也是一樣。朱諾是個很妙的女孩,她玩樂團,聽搖滾樂,愛看恐怖血腥片。她沒先和布萊克交往就先和他上了床。「一般人都是先談戀愛才上床,我想我不是一般人吧」,朱諾如此的想著。我和我前b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後來在一起3年8個月,其實過程真的很不賴。

到底為什麼一定要先當朋友才能談戀愛呢?老實說我真的覺得這種規則真是狗屁不通。世界上一見鍾情的例子這麼多,若兩個人感覺對了,之間的火花迸了,為什麼就不能直接來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雖然現在回頭看那場19歲的戀愛很不成熟,但是若一個人的第一場戀愛就是穩定且成功的,那種感覺大概就像看了場政府官方的樣板戲一樣吧。

《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將《鴻孕當頭》譽為「本年度最棒的電影」(the best movie of the year)。艾伯特說自己甚至看了3遍。這部影片的敘事如同摩里森(Toni Morrison)的《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一樣,切割為秋,冬,春,夏,並呈現朱諾懷胎九月的心路歷程。我想這部片最棒的梗就在於朱諾的勇敢──一個16歲的小女孩,和同班男生上了床,然後全校也都知道了,但她仍挺著大肚子繼續自己的人生,也讓渴望著想當媽媽的凡妮莎的人生開始另一段人生。朱諾這個角色最吸引人的一點就在於,她就是做她自己。

【夏】

6月底,一連串的趕場發表論文終於結束,我開始了碩士論文的撰寫。和建國meeting完後,他希望我在暑假期間能夠完成兩章。

於是回家後我立刻開始動筆,按建國的要求在7月20號將第2章的初稿完成。然後我就在徹夜狂歡後完全放掉艾利森與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開始趕《中外文學》的論文。比較文學會議的論文發表人都能取得《中外文學》的審查資格,我也不想放棄這一個機會。8月23日截稿之後,我一樣在徹夜玩樂後才重拾了艾利森與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並在9月17日順利把第1章的初稿交給建國。目前第2章在建國審稿後大致上沒有問題,除非李有成有意見或是我自己要再修改或增添,否則就算定稿了。而第1章,建國可能還在讀。

而現在的我又再一次地在徹夜夜唱之後把艾利森與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拋諸腦後了。我想這大概是我過生活的一種模式──除了男朋友之外我沒有辦法stick to one single stuff太久。而我在暑假的3個月當中剛好也輪流寫了艾利森和普拉斯的研究論文。而現在的我想暫時把碩士論文放在一邊,做點別的事情──修劉紀蕙的「拉岡專題:主體與語言」,然後把課程報告修改成申請台大外文所博士班的研究計畫(statement of purpose),台大有規定博士班的研究計畫內容不得與碩士論文或已出版之學術著作內容重複。同時我也跟著徐詩思的課程一邊擔任課程助理一邊讀美國文學1865以前的範圍,為半年後博士班的筆試做準備。

也許11月時再回頭碰艾利森與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吧──第3章應該就是會在寒假期間完成了。我真的很開心林建國跟李有成給我完全的自由,但同時對我的碩士論文又完全的負責。我也很開心交通大學不像隔壁的友校一樣,若沒在幾月幾號前交出什麼什麼,則不能怎樣怎樣。交大外文所真的是一間超自由的研究所,在碩士班的最後一年能盡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興。

我想像朱諾一樣,當一個勇敢做自己,也自由自在活著去(做)愛的女孩。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決勝21點

沒有無法達成的夢想,只有被放棄的夢想。

《決勝21點》(21)的敘事從吉姆史特格斯(Jim Sturgess)飾演的班到哈佛大學醫學院面試開始──一個優秀的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擁有許多經歷,他要靠他磨得發亮的履歷爭取獎學金就讀。而口試委員教授表明有76人要申請這一筆獎學金,但最後只有1人能得到,班則必須說服口試委員為何獎學金應該給他。

因此,班開始敘說他如何為了進哈佛大學醫學院,從在麻省理工學院每科平均都有A以上,到每週週末流連賭城靠算牌過奢華生活賺取學費,最後失去一切──是幾乎失去一切。

《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將影評焦點放在此片的過於公式化,也就是〝How to follow all the 'rules' and end up with zero〞。影片的尾聲確實會使觀眾大吃一驚,而如此的安排當然非《決勝21點》僅有。而Worcestermovies則將本片定義為一個特殊的文類──casino thriller。我認為本片可視為「另類」的勵志片。

當初班會加入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所飾演的羅沙所組成的算牌小組,純粹是因為他要賺取哈佛大學的學費與生活費,否則他原本是很排斥以算牌賺取金錢的,還說自己並不適合。然而,對一名長期努力奮鬥過的優等生來說,還有什麼比已經獲得錄取資格卻沒錢註冊還要更悲慘的事呢?第一年入學就必須要花費30萬的負擔,對在西服店打工的班來說根本比登天還難。但勇敢的他拒絕母親工作多年為他存的基金6萬多元,還欺騙她說自己拿到了獎學金,然後利用自己的數學天才,每週在賭城算牌海噱撈錢,為的是他的哈佛夢。

從此這名以前只會宅在家寫報告研究實驗,放棄玩樂放棄約會,也不追求「性」福的書呆子宅男,搖身一變成為在賭桌上酗酒,靠算牌撈錢,身著名牌西裝,手提LV包包,遊走在夜店裡的貴氣帥哥。然而這種刺激與金錢天堂讓他一度忘了夢想,那就是他必須回到哈佛大學完成註冊手續。他最後甚至連和死黨一起合作努力了一年多的科學實驗都搞砸了。但就如班的死黨好友在班對他坦承一切之後所言──「你得到了人生經驗」。

然而,在兜了一圈之後,班仍然沒能拿那些他以算牌贏得的不法獲利來註冊哈佛大學。但是我們知道整部影片的敘事就是班給哈佛大學醫學院獎學金口試委員的答案──這就是他獨特之處。無論在學術上或是人生歷練,班都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難得經驗。

而這經驗正是我所渴求的──當你以為你會完成所有該完成的事情,然後四平八穩地度過餘生時,無法預料的事情卻在半路殺了出來。但是無論走的路有多迂迴,夢想終究會有辦法實現。所以當勞倫斯費許朋(Laurence Fishburne)飾演的賭城督察要班交出所有的籌碼當作自己的退休金時,他說──「你的人生要靠你自己想辦法」。

而班沒有放棄夢想,他只是在一路上試著走各種叉路──在西服店打工,申請獎學金,去賭城靠算牌撈錢,這一切都只為了能完成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註冊,然後當自己想當的那個人,而他也當過了自己原本並不想當的人。這種喧鬧但精彩的人生,活過一次,也死而無憾了。

坐在電腦前,桌上擺著我現在有強烈閱讀慾望的庫柏(James Fenimore Cooper)的《最後的墨希根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我想著徐詩思迂迴的人生。徐詩思目前是我「台灣最想熟的老師清單」上的第2名──第1名仍然是〝always deep green〞的師大英語系助理教授黃涵榆。徐詩思說她大學畢業後當過翻譯,待過報社做英文編採,後來受不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佳節竟沒辦法休假,便考回台大就讀外文所。碩三時因為不認真而沒有完成碩士論文,她選擇赴美到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文學系直攻博士學位,於是她也一口氣用2年通過碩士學位考試並在4年後取得博士學位──我相信這是她的夢想,而這個夢想是需要勇氣才能完成的。

我也要完成我的夢想,無論路有多麼迂迴,我知道自己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