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未來預想圖/2011-

第1任男朋友,交的是摩羯座,而我則是處女座的。基於我個人與諸多魔羯座人士相處非常融洽,自然談起感情也沒有多大問題──當時的我們都還是大學生,單純的生活,單純的2人住在一起,在東部上山下海,交往3年8個月。

處女座的個性之一便是善於計畫。因此,當我高中時就計劃好讀大學,讀大學時也計劃好考碩士班,真的讀了碩士班之後一樣有計劃地要往上讀博士班,現在讀了博士班,明明不太想計劃些什麼卻還是繼續在計劃。只是人生無常,許多事情總是不盡理想。考上碩士班時最想讀的是中山大學,結果第1任男朋友考上清華大學,我便聲明放棄了中山的錄取資格改往交通大學報到,誰知道還沒開學兩人便鬧分手。幸運在於遇上交大一群妙教授,在那邊讀得還算如魚得水,只是在新竹實在住不慣也吃不好。

現在這一任b是金牛座的。有朋友說合。但身邊實在太少金牛座,尚無法做全面的統計與預測。反正一輩子都在計劃的我也煩了,不如走一步算一步,計劃跟著變化千變萬化。

我對於未來一事總是非常認真的。法哲巴迪烏Alain Badiou有言道,人做為主體總是在有限的位置上想像無限,謂之為「自信感」confidence。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我相信我能為自己創造局部但仍無限美好的前景。同樣也這麼相信的人,來牽緊我的手一起向前吧…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2010下半年總回顧

博士班二年級上學期要接近尾聲了──最令人忐忑不安的必修課文學理論最刺激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狄謹森專題得意地報告了4首詩…雖然林耀福當天沒來。而博士班一對一的賴特及其小說研究專題則讓我把過去2年來所想的東西一步一步地整理了出來,待期末完成的這份paper也就是我未來博士論文大綱的雛型了。

我超喜歡這學期。

只可惜…下學期恐怕沒有這樣的修課黃金組合了(嘆)。在2010年結束前,先來做個簡單的列表式回顧──

6月/在台大酷兒漂浪發表了圈圈的研究論文。接下比較文學學會秘書,女性影展英文編輯2項新工作。
7月/南下中山大學,和另外13位來自全台各地的博士生一起帶為期2週的第10屆國科會高中生人社營,結交一堆小我10歲的高中生…
8月/北上回台大處理學會事務,開始跟內政部纏鬥…
9月/991開學。
10月/影展馬拉松開始…女性影展編輯手冊與特刊,擔任開幕記者會與開幕片QA口譯。再南下台中擔任紀錄片雙年展QA口譯。
11月/接受曾珍珍老師邀請,回東華大學壽豐校區參與研究生論文寫作觀摩。交了第2任男朋友。
12月/談戀愛……

跟現任的b交往過程是個非常長又非常短的故事。長至快2年,短至1個月。這段感情跟我先前交第1任b的經驗完全不同,需要面對的困難也比先前多。26歲的我已經念了「愛情研究所」,需要比過去19歲時念的「愛情學士班」更認真(偷用我b的說法),且需要準備更多功課。單身4年半後的我,對於這段新感情有著很複雜又難解的心情,等待著我去慢慢體會。

無論如何,我相信2011年的開始是好的…我準備好了。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10月21號、11月29號

2個改變了我的人生的日子。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身體的論述

這學期的課程,除了廖朝陽老師終於從中興大學歸來,開設了跨越2屆博士班,破紀錄共13人選修的必修課文學理論之外,還有耀福伯的狄謹森專題,以及我為了將來所謂既是(學生生涯)終點,又是(踏入職場)起點的博士論文鋪路,而跟秀枝阿姨合作的專題研究──賴特及其小說研究。

這門課的英文課名為Interpreting Richard Wright's Novels,言下之意即是要閱讀自40年代Wright的小說陸續出版後到當代各重要學者對其小說之詮釋與批評,這些人不外乎是Houston A. Baker, Jr.,Paul Gilroy,以及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英文系任教的Abdul R. JanMohamed。JanMohamed於2005年由Duke University所出版的專書The Death-Bound-Subject: Richard Wright's Archaeology of Death應該是截至目前為止最新鮮的Wright研究。

秀枝阿姨將這門專題的進度全部交由我來安排,我們每週都見面,進行專題討論。不過,現在的進度已經跟上學期末我申請專題時的內容大不相同了。9月中開始我先和她一起讀過了Marx的The Communist Manifesto,到目前也讀完了Capital, Vol. 1的第1章。11月開始,我打算深入Wright的小說文本,並且同時閱讀包括以上幾位批評家的論述。現在的進度就是正在讀JanMohamed專書的introduction。

猶記得第1次讀到JanMohamed的論文是在交大讀碩士班期間,修蕭立君的美國少數族裔與多元文化論述。當時只覺得這人名字挺拗口。現在讀起The Death-Bound-Subject,更覺刺激又勞神。我想,此書的重點應該還是不離非美批評中的身體/精神的辯證層次。有別於Baker在Blues, Ideology, and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A Vernacular Theory中,以「藍調方塊」The Matrix as Blues一概念切入黑人在遷徙游移中不斷在物質/精神層次之間回返的論點,JanMohamed則提出「以死明志之主體」the death-bound-subject,但唯一不變的是Baker跟JanMohamed都以Marx論商品為起點,在此框架下討論黑人被物質化的主體。身體的論述不僅在族裔的框架下是焦點所在,更為像後人類這樣新興的跨領域研究提供不同的視角。

最近3天是我難得能沉澱下來靜靜思考的時間。從6月底南下高雄中山大學擔任國科會高中生人社營輔導員,一直到同時接下2010女性影展英文編輯跟比較文學學會秘書,後來又穿梭在女性影展跟紀錄片雙年展之間擔任中英口譯,實在是讓我忙壞了,再加上工作繁雜瑣碎,又時常遇到難以應付的挫折,可說是身心俱疲。

這一次回到台中,就是希望身心都能得到大規模的復原。上禮拜到The Wall樓下去刺青,傷口從隱隱刺痛到慢慢結痂,到大量脫皮跟開始癒合的搔癢感,很像我這學期的心情。雖然從8月多考慮到現在真的刺青也有快2個月了,但是畢竟還是重大的決定──是我決定自己對身體的待遇,以及必須面對讓身體接受此待遇之後的可能後果。上一次下這麼重大的決定,是跟前任b發生關係的時候。在這整整8年中,斷斷續續會因某些事件而才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希望以後我的身體/精神層次都能發揮最佳的狀況。

回到台中後,才覺得生活有比較可愛一點。公車司機在乘客下車,紅燈倒數尚未結束之間,用丹田喊話,讓對路線陌生的乘客知道自己下車後該怎麼走。找不到零錢,去飲料店換,卻意外獲得一大杯店家正在實驗新口味的飲料。希望,這次台中的假期結束之後,我的心會重新像手臂上的刺青一樣光滑發亮。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以畫入電影而成詩

在陷於2010女性影展59部電影的英文編輯工作泥淖之際,鐵道迷卻還是忍不住跑去別的影展當觀眾了。這是鐵道迷第2年參加國民戲院,也再次回到台中的萬代福場次,來為中部的藝文推廣加加油。今晚,手上有2張票的鐵道迷獨自一人騎著敢死隊媽咪的小50出發──敢死隊媽咪出發去吃學生們辦的期初聚餐,想邀的男孩沒回音,邀了的博士生朋友在死命趕paper…不過,鐵道迷個人認為,錯過這場放映真的是他們的損失。

今晚放映的是Lech Majewski於2004年所執導的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若對西洋藝術史有點背景知識的人,就會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畫家Hieronymus Bosch的同名作品。如同文學批評家常言之「以畫入詩」,或是維多利亞時期視覺藝術中常見的ekphrasis,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是「以畫入電影而成詩」。Majewski以偽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一對博士生男女情侶的愛戀過程。女人的博士論文題目是研究Bosch畫作中的象徵意涵,男人則因為在撰寫鳳尾船船型比例的博士論文,和女人一同搬到威尼斯生活,女人也藉此揣摩Bosch過去的威尼斯時期創作。

隨著一層層影像敘事結構的剝離與疊合,觀眾漸漸發現銀幕上幾乎所有的影像都已是過去式──男人藉著不斷播放他們過去一起生活的影帶,回憶已逝去的女友。猶如法哲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論點,電影敘事打破時間線性,使其自由組合。而透過類似「剪片」的動作,男人以導演之姿重現女人的丰姿綽約,也忠實記錄她殞落的過程,整部影片有如我們熟悉的現代主義作品,以碎裂不堪的語言反映出一段關係的崩毀。

而電影中穿插女人和男人一同試圖模仿,再現Bosch畫作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中的人體,便是女人對著男人鏡頭的感慨──畫作之留存比人生還長。這樣的感慨,以英國浪漫詩人濟慈John Keats詩作〝Ode on a Grecian Urn〞中的陳述最為著名。 了無生命的藝術作品,冰封了生命瞬間的永恆,這便是藝術的弔詭。若再以此為主軸,串接起時時手持攝影機的男人,或許女人的問題就有了答案──當女人問男人為何老是拍個不停時,男人只回答「我什麼都拍」。但真正的答案,應是他無法承受逝者如斯夫。

透過攝影機任意的捏造時間,男人除了想留住和女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更想留住女人患病後脆弱不堪的生命。電影到最後以男人拍攝的醫院場景做結,也是在此電影開始出現暫停,甚至倒帶的畫面,彷彿是要延遲醫生從手術室走出來要宣告結果的那一刻,令人想起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作品Broken Enbraces的最後一幕──電影停格,停格,再停格。時間的捏造,藝術的弔詭,生命之延遲…Majewski的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談的不僅是Jean-Jacques Beineix在1986年的經典電影Betty Blue中那一發不可收拾而深具悲劇性的愛情,更是電影美學之再探──那才是導演欲在這俗世中所創造的神聖天堂。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Piranha 3D──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連結



──

雖然比較文學學會事務繁瑣不及備載,但鐵道迷其實還蠻開心能接下這份工作的。回顧過去讀碩士班以來,最長的工讀時期是碩三搬回台中幫何文敬工作那年,很穩定地領了1整年的薪水,比起半年一聘的TA,我還比較喜歡當助理。何文敬真是個超級大好人,小虹也是。而且比較文學學會秘書預估也許可以做2年,如果鐵道迷沒出什麼紕漏的話…領到秘書費的當天,單身的鐵道迷自己出發微風廣場的國賓,準備看期待已久的Piranha 3D。在進場前,鐵道迷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直到門口有正妹在發3D眼鏡!!!天啊!!!鐵道迷沒看過3D版的電影,這是第1次!!!興奮地坐下來準備體驗…

其實Piranha 3D的劇情非常簡單──美國某個小鎮裡的湖發生地震,意外斷開了連通地底湖的出入口。適逢當地春吶狂歡季開始,知名A片導演蒞臨現場取景,殊不知地底湖正有一群已經消聲匿跡數百萬年的食人魚,正開著血盆大口伺機而動…鐵道迷必須說,Alexandre Aja真的超機車的。電影中一大堆金髮巨乳妹濕身露點扭腰,甚至全裸在海中悠游,在場所有的異性戀男人誰受得了啊!但好死不死就穿插個男人的老二被魚搶食的畫面…這叫在場已經升了旗的男人情何以堪啊!甚至可能會留下創傷trauma!

但Aja已經不是第1位把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分析理論搬上螢幕的導演了。3年前,Mitchell Lichtenstein的Teeth裡那幕老二被魚啃食的畫面應該就已經把男人嚇得魂飛魄散了。只是Teeth裡頭老二的象徵意涵並不大,重點主要還是在女主角的身分。但在Piranha 3D裡頭,老二超重要的──它象徵著生態批評論述裡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連結。

試想:人類高居食物鏈的頂端已經多久了?人類技術成熟後,在捕食各種可食/不可食,隨時都能享用任何當季/過季的食品之時,生物自然形成的食物鏈就可能受到影響。尤其,電影裡舉辦春吶的湖區,都被來狂歡的人亂丟垃圾而製造了大量的汙染。老二扮演著生育的角色,對照出電影最後最驚人的梗──他們在對抗的食人魚還只是幼兒而已。大自然生生不息,蘊藏許多人類尚無法了解的奧秘。此刻性不再是人類眼中美好愉悅的過程,而是極度危險的食物鏈機制…只要食人魚爸媽繼續生個不停,就可能會有更多老二被啃掉。

只是,shit!這些優質的海灘男孩真不該死,實在令人萬分心疼…鐵道迷不得不小小抱怨Aja只讓異性戀男人大飽眼福的偏心。男人裸泳也是很上鏡頭的啊!在電影裡A片導演Derrick以湖心取景,讓2個金髮波霸在水中連袂裸泳的橋段,如果換成男人,再交給Bel Ami團隊來拍G片,gay兒們誰受得了啊!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唐山大地震──30年無法只如一日



──

馮小剛表示,如果《唐山大地震》成功,有一半的功勞是編劇的,她就是中國國家廣電總局劇本中心副主任,蘇小衛。她過去的作品,包括與霍建起合作的《那人那山那狗》。雖然《唐山大地震》原改編自張翎的短篇小說〈餘震〉,但鐵道迷同意李歐梵談《色,戒》時提出的看法──小說與電影文本可以視為2個獨立的個體,當然也能分開進行分析或並置比較。

如果我們把《唐山大地震》的時間線鋪陳開來,大致上是從1976年大地震發生,方家離散,到1995年方登因為川震自加拿大返國救災,卻意外找回自己的家人。從70,80,到90年代,整個中國在唐山大地震與川震這兩個時間點的串聯之間,其實也發生了經濟上的大地震──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第11屆三中全會。德里克Arif Dirlik所談論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論戰,此時正在會場中默默地進行著。中國不能再承受第二個文化大革命,整個社會的經濟型態注定要改變。

同樣身為所謂第6代導演的賈樟柯,對於70到90這30年可說是感慨萬千。就某一部分來說,鐵道迷認為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可說是與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相互呼應。在他2009年的著作《中國工人訪談錄:二十四城記》中,他回憶──70年代的年輕人爭著到工廠裡工作。80年代,學生輟學不稀奇,能進工廠當工人,掙口飯吃才是王道。90年代,所有的年輕人突然都下崗了,因為許多工廠轉制,甚至停工。城市景觀改變的不僅是賈樟柯眼中的山西,震後的唐山也一樣。高樓一棟接一棟蓋,百貨公司也硬生生的進了城。

方登與方達在經歷大地震後,身心受到嚴重的創傷。然而,生活還是得過。他們得面對高考的復辟,得上大學補習班。不過,方達連考場都沒進,獨自跑去杭州當了黃包車司機,最後竟成為旅遊業龍頭,還當上了老闆,更娶了美嬌娘。方登考中杭州醫學院,不料未婚生子,輟學後靠教英文獨自扶養女兒,最後,和外國男友移居加拿大。在30年的光陰裡,方登與方達這2個6年級生不僅要在餘震中活下去,更要在中國的經濟大地震中求生存。

身為常被戲稱為「草莓族」的7年級生,鐵道迷其實明白生活是很不簡單的。那不僅僅是每天要想辦法靠自己獨力養活自己,而是必須繪製出未來的樣貌,才能在每一天日出時不怕夢醒,也在每一天日落時安心入眠。對於方登與方達這2個帶著創傷活著的6年級生而言,活著尤其重要。30年無法只如一日,而劫後餘生使得他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從不後悔。放棄學歷,離鄉背井…畢竟,強震23秒都活下來了,32年的人生中,有幾次選錯路了,再怎麼樣也死不了。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追人切忌的10件事──聊錯話題

最近,有位男孩一直強烈的對我發動追求攻勢。故事是這麼開始的…約莫2個月前,我在台大的2009酷兒漂浪國際研討會發表了1篇關於「躲在角落畫圈圈」的論文。就在隔天,我的臉書上突然有陌生人加我──這個人是位外文系的碩士生,因為沒辦法參加這個研討會,所以想跟我要論文。由於我的臉書是使用真實姓名,因此,我就醬被他找著了。

從此,我幾乎成為他生命中的重心…當我留在學校時,他到台北來找我。我下高雄帶營隊,他就回高雄找機會跟我見面。就連我回台中,他也可以順便因為要回學校而說想跟我見面。這2年來,我有許多追人跟被追的經驗。這一次,算是讓我被迫重新面對愛情。於是,我想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寫一些追人切忌的事。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可以參考一下這些事情……囧。

──

話說,這位男孩為了追我,幾乎天天待在電腦前等我上線。而他也很真切的和我聊著他最近在從事的活動──根管治療和洗牙。因此,我有數次在聊天的過程中,是聽著他描述自己做根管治療的療程以及洗牙噴血的實況。不知是不是我自己的心理問題,我每每聽到這些話題總是很想逃走…因為,我覺得這基本上並不是個很OK的聊天話題。

請大家稍微回想一下一些經典驚悚片的橋段,都是和牙齒有關──邪惡的Gremlins拿著拔牙器具要把人的牙齒拔光,Saw III海報上的那些殘缺的牙齦與分離的牙齒…牙齒常是人痛覺的記憶來源。通常想追自己喜歡的人,都會想使對方留下好的感覺與印象,這時候這個話題就很不適合。除非…這麼痛的經驗,能使得對方與你共享看牙醫的「革命情感」。

除了感覺之外,也關乎形象。或許是因為身為處女座的關係,我總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呈現出最完美的一面──這個完美並不是指胖/瘦,或是美/醜這種價值判斷,而是一種乾淨的形象。雖然出門在外很難從頭到尾維持乾淨,精心弄好的髮型有時也得跟風雨對抗,大熱天出門難免會流汗,但至少可以努力一點,保持久一點。

因此,我自己對於身體上一些私密的事情總是會保護起來──即使是跟前男友交往時也是一樣。至少在他面前時是乾淨的樣子,也保持在他身邊時不會影響到他的生理跟心理,這對我來說是最理想的狀態。舉例來說,總不會有人想在跟另一半接吻時,突然想到他下午剛洗完牙吧!或許,像吸血鬼就不會care…畢竟Robert Pattinson就榮登了10大最性感男星的第1名。帶點血味的吻,更增添一點浪漫。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Prayers for Bobby──將「個人」嵌入「社會」



──

鐵道迷在2010年持續加入女性影展的團隊,今年擔任手冊與專刊的英文編輯,在與來自經驗豐富的知名出版社的中文編輯合作之下,一起為今年的女性影展貢獻我們最完美的文字。去年,非裔美籍焦點導演Julie Dash的The Rosa Parks Story首度在影展中放映。電影如其名就是在呈現1955年美國Mongomery,Alabama的黑人集體拒搭公車事件,主角即是這位Rosa Parks。透過拍攝這位勇敢的女性,電影緊扣50年代NAACP與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的氛圍,將「個人」嵌入「社會」。Dash也將嚴肅的歷史帶入符合一般大眾口味的電影敘事之中,不失為一部佳作。

另一部將「個人」嵌入「社會」的晚近佳作則是Samm Styles於2007年問世的作品Black August。這部電影所聚焦的主角是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的成員George Jackson,因為在加油站偷了70美元而被加州司法判刑11年的過程。這部電影交織美國複雜的族裔文化與政治背景,鐵道迷認為導演選擇CSI的主力演員Gary Dourdan飾演George是一大成功。又帥又屌叼根菸,帶著「你又能拿我怎麼樣」的味道,頗有左派革命人物的風格。

80年代,美國已經吸納各種從弱裔到性別政治的養分,同志運動也開始萌芽。70年代末期,Harvey Milk被刺身亡挫傷了同志運動的努力,也說明異性戀仍然對同志懷有敵意。諷刺的是,Prayers for Bobby所描繪的主角Bobby,居然是生活在Walnut Creek的男同志。當同志們在San Francisco勇敢地帶著彩虹旗走上街頭,Bobby卻獨自離鄉背井,承受家人,同學的異樣眼光,以及男人的不忠,最後從高架橋上一躍而下,被18部來不及剎車的車輛輾斃。

改編自Leroy F. Aarons的書,導演Russell Mulcahy透過鏡頭與光影重現Bobby的真實事件。做為一部要將「個人」嵌入「社會」的電影,鐵道迷覺得Prayrers for Bobby必須面對嚴峻的考驗。不像Rosa Parks最後成功地坐上黑人運動代言人的位子,也不像Harvey Milk和George Jackson最後被體制謀殺而塑造出某種英雄的形象,Bobby自殺了。鐵道迷認為,成功將Bobby嵌入社會脈絡的人,其實是他的母親Mary。

從對兒子出櫃的不能接受,擔心,到兒子出櫃後的生氣,冷漠,最後在痛苦地失去了兒子之後,開始加入同志運動的行列,對一個傳統的母親來說,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基本上,鐵道迷不覺得Prayers for Bobby拍得很出色。除了Bobby在學校走廊被異男電到,臉上突然春光乍洩的畫面之外,當然就是平鋪直敘的情節。最後在PFLAG的遊行中,Mary擁抱了一個長得神似Bobby的男孩,象徵著母親對同志子女的接受。雖然這已經是老梗,但是也是將Bobby嵌入社會脈絡中的重要環節。

凌晨將近2點,結束了誠品綠園道店放映的Prayers for Bobby午夜場,鐵道迷和敢死隊媽咪走在被路燈染得昏黃的街道上。公益路上三三兩兩的人潮,有的圍著機車聊天,有的徐徐地走著。其實我看得出這一晚,許多來看電影的應該也是同志對。不過…卻似乎不見同志子女和父母對。同志運動,真的還有一大段路得走。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Inception──逃脫意識牢房的寓言



──

昨天,1位對鐵道迷發動強烈追求攻勢的男孩問──「什麼是後設(meta-)?」。近來,若是討論到後設,鐵道迷一定會舉的例子是4年前的Stranger Than Fiction。由Dustin Hoffman和Emma Thompson領銜主演,Stranger Than Fiction就如其題目所指涉的,是對於小說/虛構(fiction)本身的再探究。套用外文系經典工具書作者William Harmon & C. Hugh Holman的說法,便是〝beyond, above, of a higher logical type〞。

現在,若還有人問到同一個問題,鐵道迷會舉Christopher Nolan的Inception。現在,這位導演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是提及他的作品,The Dark KnightThe Prestige都是影迷會在最愛片單上加上一筆的首選。然而,鐵道迷認為Inception是他最精彩但也最為晦澀的作品。影片主軸敘述造夢者Cobb,為了重回家人的懷抱,冒險接下不法的工作──在對象的夢中植入想法。電影正是演他帶領一群造夢的菁英工作團隊,在奇形怪狀的夢中突破重圍,完成任務的歷程。

鐵道迷想,應該不乏有電影研究者會將Inception歸類為科幻電影(sci-fi)。就情節安排上而言,這確實說得通。而鐵道迷則認為Inception中對後設議題的處理,比起其他幾部電影來說都技高一籌。這個後設的邏輯在電影中,是對象在夢中卻知道自己正在做夢。鐵道迷在這裡玩個換句話說,就變成「我在夢中知道自己是清醒的,但其實我還在做夢」。這樣的詭異(uncanny)經驗已然將現實與虛構的界線化為烏有。

而在電影中,這正是為對象植入想法的終極招數。當工作團隊發現對象的夢中啟動篩選機制時,Cobb立刻反制,讓對象知道現在的自己正在作夢,然後就以反間計讓對象自己與潛意識對抗。然而,這個對抗的邏輯事實上是無法成立的,因為嚴格來說,對象所謂的對抗邏輯仍隸屬於對象的意識本身,還是會落入以主體為基礎的運作。因此,想成功執行為對象植入想法的任務,第一步就是讓他「反抗」。而對象則在反抗的過程中,神不知鬼不覺的被植入了想法──你以為自己清醒,但其實夢得一蹋糊塗。

如果我們把Inception視為一則寓言(allegory),它的寓意便是後設理論的基礎──自有語言以來,人類便以語言來陳述真實世界,即所謂的「再現」。而當人類又以同樣的語言系統來分析,處理這個再現的時候,整個論述過程其實還是無法脫離製造這個再現的工具本身。這樣的原地打轉,最後只建立了一座語言的牢房。同樣地,這就是Cobb要面對的永恆對抗。拼了命想從夢裡醒來的Mal就是主體的反抗機制,而她同時卻又將主體滯留在夢裡。做為一則逃脫意識牢房的寓言,Nolan下了最經典的結論──主體的反抗永遠都在意識所建構的範疇之內。如此的困難,無奈,又消極,Inception堪稱後設的灰色經典之作。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一年,之後

繼鄭有傑《一年之初》(Do Over),我看過比較出色的國片是侯季然的《有一天》(One Day)。原本是沒有意思要去看的,但是剛好看到前男友在臉書上贈票。當時正值期末的焦慮時期,能看場免費電影也是一種療癒法。因此,電影票就醬從台南迢迢地寄來了台北。

《有一天》的場景是發生在高雄。其拍攝手法雖與《一年之初》出入極大,但同樣都在影像敘事上做實驗性的設計。《一年之初》是以不同視角呈現1天之內發生的事情,《有一天》則是把相差1整年的光陰拉回那1天──人生也許可以改變,但是生命異動那一瞬間的初始點卻永不會變。

來台北讀書,生活已經1年了。去年此時,我因為非裔美國女導演Julie Dash而加入女性影展的行列。今年此時,我成為女性影展的英文編輯,負責處理手冊跟專刊的英文稿件,也擔任開幕記者會的主持人。這些經驗跟寫電影研究的論文完全不同…如果,台北這個城市在1年之後還有什麼值得我留戀的話,那就是半夜跟中文編輯互傳水球拼稿件,或是在夜半的咖啡店裡看小眾電影。新的影評還沒機會寫,大概得多留點心。

我還常在想自從接下女性影展的工作之後的我。

去年的我如果沒有前往影展應徵國際接待呢?現在的我還會投身於影展裡嗎?我會成為一個從沒有離開過學院生活的博士生嗎?以前的我認為博士生這個頭銜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那是我未來的職業的墊腳石。但現在我覺得它可能只是其中一種。博士班二年級的上半年跟去年一樣會泡在影展裡,下半年,就要看張錦忠了。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我,和別人不一樣

自從開始在加州學階梯有氧之後,這個時間變成我課餘飯後最期待的活動。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很多階梯有氧課的男同學跟我一樣都是gay,雖然應該也有straight,可是gay真的明顯佔了階梯有氧課的一大半,甚至可能有2/3。

今天搭交通車到中研院繼續比較文學學會秘書交接的工作。就像平常搭火車一樣,總是很期待有帥哥會坐到我旁邊,但是今天還是一樣帥哥通通自己坐到空位上…而且回程我還睡到頭一直撞車窗玻璃。

終於,在下班時分我成功匯入了92到98年的會員名單,然後坐回程車回到台大。由於這禮拜六起,我就要南下高雄去跟錦忠老師合作,帶領國科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營,然後就會整整1個月沒辦法上到階梯有氧課。因此,6月只要有空,我都一定會去階梯有氧教室報到。今天晚上吃飽之後,我一樣也出發了。

對於加州這個地方,我已經漸漸地麻木了。那個每年同志大遊行,gay兒們經過都會大聲歡呼的地方。總的來說,它像The Stepford Wives的同志版,你可以在裡頭看見各種身材完美的男孩。每當男孩們聚在一起等上課,互相哈拉的時候,我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在階梯旁邊拉筋邊讀Morrison的小說。

我,跟這些男孩一丁點兒都不一樣。在他們當中我就像個局外人。

今天的階梯課出現了一個新面孔,高高的,戴個眼鏡的男孩。他選了一個只要上過課的人都不會選的位置放下階梯踏板。他把正在看的書放到踏板旁,我看見書上頭寫著Beyond the Nanoworld。然後,音樂開始,他一個拍子都跟不上,但是卻跳得很盡興。

老師提醒他要小心,因為他第一次上階梯有氧,而且居然還剛好上到高級班。趁著休息時間30秒,我幫他把書拿開,叫他換位置,然後把我的止滑墊給他用。

「這個人,也和別人不一樣…」我想。

下課後,他把止滑墊還我。「謝謝」他說,「你還在念書嗎?」
「對。」我答,看著他手裡拿著一大疊密密麻麻的英文筆記。
「你在哪邊念?」他接著問。
「台大。」
「我也是台大的耶」他說,「我今年碩士班畢業」。

於是,在空盪的有氧教室裡,他翻開那本Beyond the Nanoworld。「我研究的是量子物理」他說,「我感興趣的是力學裡的不規則現象」。

聽到不規則,我整個興趣都冒上來了。我以為科學家總是喜歡研究規則,不規則在我的認知裡就是後人類論述最核心的部分,比如像N. Katherine Hayles的論點。她會說,無論系統的運作有多麼規律,永遠必須接受範圍內的誤差,無論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系統還是有誤差。這就是pattern/randomness。

「我翻1頁圖給你看,那是我最想研究的」他把書翻來翻去,「就是這張。你看,時間跟空間,怎麼能畫成X軸對Y軸呢?」

我想了想,這個答案必須從Delueze談論Henri Bergson來思考。X軸與Y軸的畫法都假設了一個線性的發展,但對Deleuze來說,時間/空間都不一定是線性的。

「這就是我想研究的」他對著我說,「所以我9月就要去MIT繼續讀博士班了」。

當下我整個人都傻掉了…久久都不能回神,耳際還飄著他對時間/空間被物理學家畫成X軸跟Y軸的分析。這樣一個和別人不同的人,他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這是多麼奇怪但又自然的事情。

「你呢」他看著我說,「你研究的是什麼?」
「美國黑人文學。」
「你要走了嗎?」
「對…而且我暑假要去高雄帶營隊,暫時沒辦法來上課。也許之後見。」
「好」他拍了拍我的手,「再見」。

於是今晚我被這件事完全佔據。一個帶著Beyond the Nanoworld的書來上階梯有氧課的MIT準博士生…也許,他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所以他才走上這麼孤獨的學術之路。要知道,我,和別人不一樣,這是個多麼沉重的認知。

或許,我從來就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能想像黑人生活在美國的感覺。接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然後表現出來,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這個勇氣會給我們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用自己去抵抗這個世界。what a fucking sucking world。

現在的我也在孤獨而自我中心的學術圈裡,研究著可能沒幾個人有興趣的美國30年代黑人抗議小說。將來我能做的只剩2條路──要不自己一頭鑽進深不見底的學術圈裡,要不就是走出象牙塔,對世界大聲叫囂:「我,和別人不一樣」。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aca-fan

從去年8月撰寫摘要投稿到論文發表,歷經了將近1年的準備時間,我的圈圈論文發表就在20分鐘內結束了…每次在這個時刻真的都倍感惆悵,就像戲子在謝幕之後,還捨不得把臉上的妝卸掉。從我在交大碩二投上第1篇研討會論文開始,到現在在台大念完了博一,3年的歲月裡我生產了8篇論文,分成美國文學,電影分析與理論脈絡3大面向,每一篇程度都不及格,但我給自己想這些論文ideas期間的腦力激盪滿分。

上禮拜和蔡秀枝略談了下學期一對一專題研究課程的事,總之下學期的目標就先設定在把Wright的重要作品全數讀完。未來的1年內,我不會再投稿任何的研討會論文,而要利用修讀專題研究的機會,開始撰寫未來要投稿的期刊論文。台大的畢業門檻除了發表1篇國際研討會論文,還包括出版1篇期刊論文。前者我已經是游刃有餘,後者則是我現階段必須努力的目標。

這次發表酷兒漂浪論文最有趣的事情是認識主持我論文發表的蔡瑞霖老師。最感動的事情是看到了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最開心的是認識了1位在澳洲留學的中國博士生。這位中國博士生就讀於University of Sidney的社會、性別與文化研究系,這次他來談的是1部連載於網路上的同志小說──「同丹麥帥哥的點點滴滴」。我們互相參與了彼此的論文發表,也交換了很多心得,他的許多研究觀點和我對於圈圈的著眼點很像,而且從他口中我學到一個術語叫〝aca-fan〞,也就是指像我們醬又是粉絲又是研究者的角色。

從霖澤館牽了腳踏車,騎經小福,轉進椰林大道,穿越羅斯福路回到水源舍區,感覺一切還是好不真實…我在台灣從來沒有過這麼大的國際研討會經驗。上一次參與如此盛大的學術場合,已經是3年前在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sheville的NEH conference了。從開始到我自己設定的以今年台大的酷兒漂浪做為暫時性的結束,這段發表生涯超完美!

博一這年一路走來,認識了許多不同學校,不同領域的博士生。我相信,各位博士生都是某個議題中的aca-fan。俗話說──「認真不比迷戀來得強」。各位aca-fan,請繼續淪陷…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葉問──沒有心學,何來政治



──

《葉問》(Ip Man)及其續集的背景,發生在中日戰爭前後。而中國早在19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以後,便被迫結束鎖國狀態,開始向西方開放。中國從軍事,政治到文化思潮,漸漸地向西方看齊。中國知識分子如嚴復,梁啟超等人也大力推動西方改革之概念與理想。「沒有晚清,何來五四」一語儼然成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系譜學縮影。

而此系譜實則可往前回溯至明末。中國明末社會動盪不安,耶穌會傳教士將天主教教義透過各種文學翻譯之形式引進中國,同時主張「心學」,輕理論,重實際,是為實學。心學又與「理學」不同,理學之論述謂「君子不器」,認為讀書人不應好求技術性學問。此心學與理學之交辯,到了清朝又因文字學研究而繼續發展。乾嘉之學講考證,重實際,延續明朝來華傳教士之心學,也影響爾後胡適的「新」乾嘉之學,鑽研文本之作者背景。

鐵道迷看完《葉問》後,發現電影中詠春拳也涉入了心學/理學之二元對立關係。第1集裡頭,我們發現葉問從剛開始的意氣風發,到後來戰爭爆發之後的窮困潦倒,可以用他自己的1句台詞來說明──「現在才發現過去練的拳派不上一點用場」。原本作為純粹修身養性的拳法,如今面對外侮,則必須有其實用性。而在續集中這個目的則一覽無遺──中國的拳法開始與作為西方這一概念的英美國家產生區隔。而這整個脈絡,都來自於被實體化之心的政治。

鐵道迷以前的老師曾著有一書,名為《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書中道──「『心』作為人之所以有感受而被激動的主體位置,以便檢查此激動的『心』如何被時代語言與論述所構築,如何構成『心之法則』而誘發了文化模式的形成…我們所討論的,其實是『心的政治』之問題」。從拳法的理,心學轉向,到此轉向成為政治的實體化,可以推斷出《葉問》及其續集中沒有心學,何來政治的論調。詠春拳彷彿是為了打倒日本人,英國人而存在,從無目的到有目的,拳法的理學本質已經進入了有利益的心學脈絡。

鐵道迷最後還是不改本性,硬要選出本片的最帥男主角──當然是飾演黃樑的黃曉明啦!!!黃曉明到底迷死了幾個gay,鐵道迷還得列出身邊一長串的gay友名單…不過,《葉問》顯然不是賣肉電影,即使像甄子丹這麼精實的身材,在片中也都是被長袍馬褂包得緊緊的。在續集中與全身肌肉誇張大的英國拳手對照之下,產生強烈的對比。不過,葉問靠著成為心學的拳法擊敗了他們,最後還把中國拳法中不分階級高低的概念,與西方的平等主義鍵結…這想必也是葉問自己都不知道的吧。前陣子鐵道迷在臉書上看到傳言,說周杰倫可能會擔綱李小龍一角,而遭部分影迷反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十月圍城──國族神話的終極面孔



──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有如大江大海,而其脈絡發展澎湃洶湧,彎流曲折,任取一段皆可拍成大排場的電影力作──《十月圍城》(Bodyguards and Assassins)就是醬的1部作品。時間回推到1905年的香港,早在半世紀以前道光皇帝已簽下不平等條約,從此香港便升上大不列顛的旗幟。1901年,維多利亞女皇駕崩,此時的香港已是施叔青筆下物換星移的《遍山洋紫荊》,回望英國文壇,出現許多耀眼的明星──康拉德Joseph Conrad,勞倫斯D. H. Lawrence,艾略特T. S. Eliot與龐德Ezra Pound,現代主義文學modernist literature開始萌芽。

同時,中國也遭遇強烈的文化衝擊。而正是十月革命的光輝,將中國現代文學推進反帝,反封建,為革命服務的路線。1911年辛亥革命4年後,《新青年》創刊。這些倡導西學的知識分子要破除腐敗中國的蒼老面孔,畫上革命的妝,登上新時代的舞台嶄露頭角。春柳社成員首度於1907年演出改編自非裔美國作家史陀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同名小說Uncle Tom's Cabin的舞台劇《黑奴籲天錄》;《新青年》成員也譯介了易卜生Henrik Ibsen的A Doll's House,《娜拉》。

《十月圍城》同時呈現了在受西風東漸影響之下的2種中國人──一是徹頭徹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黨人陳少白,另一是依然服膺於滿清政權,並且要執行刺殺孫文任務的閻孝國。在一段2人的對戲中,陳少白以師長身分指責閻孝國,說他忘了自己所受之西式教育,不了解「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的民主革命精神,但卻遭到閻孝國反駁。「國家受盡欺辱,可是洋鬼子最終給了你們什麼?」閻孝國反問,「學生就是因為受過西式教育,才睜大眼睛看清楚,洋人全都是狼子野心!」

鐵道迷認為,這是《十月圍城》全片的最高潮,帶出2種面臨國族神話遭受挑戰的「中國人」,如何建構並維持自己信仰的國族認同。電影中,我們一直看不清孫文的面孔,直到所有革命烈士一一犧牲,最後鏡頭才拉向孫文的面孔,而電影最後則停在孫文的「臉部特寫」。鐵道迷左思右想,覺得現今的學界倒可以拿「面孔」來為此片做個轟轟烈烈的文本分析。看看會議,期刊論文,法哲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隨處可見。鐵道迷過去求學不精,沒讀過列維納斯的大作,只聞其名幾次。鐵道迷覺得電影中一直不拍攝孫文正面,到最後的10分鐘才讓大家死命保護的主角露「臉」的原因相當耐人尋味。

其實,在電影中人人皆是國父,那一張張為革命犧牲性命死後被定格的「面孔」,齊聚而成為孫文的面孔,象徵著中國現代國族神話的終極面孔──這其中也包括只捐了錢的王學圻的面孔,因為正如陳少白所言,捐了錢就是革命黨人。在這些面孔當中,台灣演員王柏傑的俊俏模樣對鐵道迷來說最吸睛,實在很想親他一口…可惜,他因為假扮孫文替身而命喪黃泉。當1個台灣演員的面孔,在香港導演陳可辛的監製之下,收納進中國電影的國族神話面孔之際,我們又看見了亞洲電影的跨國界,跨文化力量,這就是《十月圍城》。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運動者宣言

對於運動,我永遠抱持著保留的態度。但身為1名被關在學術圈裡的保守份子,我是最沒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

由於從大學時期就就讀外文相關科系,因此對許多西方批判思維與理論泰半有所了解,也是對社會上各類不公不義之事有所「覺醒」的開始。

5月1日,勞工節,我到師大看了由TIWA拍攝的紀錄片《T婆工廠》。片名很明顯的就是跟女同志和勞工有關。這部紀錄片最獨特之處,就在於凸顯了同志勞工的角色(或勞工同志,反之亦然),更重要的是,她們全是來自東南亞的移民。

我對這部電影印象很深刻,但是對映後座談印象更深刻──我又看到以前交大一起修課的同學顧玉玲。其實在《我們》出版前,我並不曉得顧玉玲的身分。我只記得她在劉紀蕙的課上總是率性地盤起雙腳,嚼著口香糖聽課,而她的口頭報告總是與移工有關。而那天,我看見了她身為TIWA一員的那一面。很堅定,很熱烈。

在運動的場域中,學術似乎有時會被視為「次等」的。我一直不曉得到底是為什麼,但《T婆工廠》的師大映後座談讓我有這種感覺──學術性討論在座談過程中被形容成很「冷」的部分,而大家只想聽到身歷運動其中的主角說話。此時,這些曾被捲入抗爭過程,勇敢站出來的人變成神話,全場的如雷掌聲,訴說著對運動的一個想像,彷彿只要有1個例子是成功的,整個運動就會往前推進。

也因此,象牙塔裡進行的學術研究常被認為高高在上,學術研究對於運動的改革訴求效率極低,甚至被批評為菁英式語言,對於這些運動中需要受幫助的人不友善,或是撻伐研究者根本不了解研究對象。事實上,這類的議題也早是老掉牙了。在我的記憶中,打從大學時代就不斷有人質疑學術研究的用處。「文學到底能不能改變世界?」這個問題在我進英美系之後聽過不下100遍了。

以前的我會回答──「會,可是它是比較慢的方式」。比起以抗爭強迫統治階級立新法修舊法,改善弱勢族群的現況,或至少是進入組織裡真正去幫1個人,坐在書桌前閱讀文學然後高談闊論實在是太不切實際了。但現在的我會回答──「得看我們選擇怎麼改變世界」。有人選擇走入社會,開始搞運動;有人決定留在學院裡攻讀學位,以自己的方式關心該關心的事件。

3月底時,我在台大外文系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會上以Richard Wright的Native Son,做為我回應2月發生在UCSD的the Compton cookout事件。在場馬上就有博士生向我提問,該如何以文學研究去處理社會事件。也有博士生建議我應該將文學作品與社會事件分開來處理,因為它們是兩回事。老實說,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相信學術研究是有可能被納入運動的一部分的。我的意思是,「運動」(movement)一詞本身的定義其實就需要仔細斟酌。

或許,我的疑問根本就無法得到解釋。在2年半前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我選擇以Ralph Ellison的Invisible Man來回應美國60年代正如火如荼進行的黑人美學運動(The Black Aesthetic)。現在的我覺得,Wright的作品更能幫助我思考如何讓學術研究也變成運動的一部分,但首先我覺得有必要釐清運動一詞。否則,當我們要去搞一個運動,或是自以為在搞運動之時,我們很可能只是被某種意識形態操弄,但其實並不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或甚至想要做什麼,最後很可能落入隨波逐流的下場。

如果有人在搞運動之前或同時,也跟我一樣想釐清運動的本質,那就請加入我的行列吧。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Misery──作者永遠是死不了的

鐵道迷近日因工作原由而每週返家見電視機…喔不對,是見娘親!已經不知多久沒睡飽過,睡眠時數甚至不滿6小時的情況下,還是無法放棄電影(不知鐵道迷現在念的學校何時才肯承認電影研究?另外,鐵道迷碩士班就讀的學校明明是以電影研究為名,但最後畢業了自己卻連1門電影課都沒修過…)。總之,在工作告一段落的週五下午,週六一早得驅車前往高雄開會之前,鐵道迷一邊吃著娘親煮的家常菜一邊轉到HBO,看了1部令人冷汗直冒,還得拉著毯子心驚發抖的驚悚電影──Misery(1990)。

認識鐵道迷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鐵道迷嗜驚悚片如命──Alfred Hitchcock的經典別提,當代驚悚電影最合鐵道迷胃口的即是由Jaume Collet-Serra重拍的House of Wax(2005)以及執導的Orphan(2009)。 然而20年前由Rob Reiner執導的Misery,目前位居第2名…沒能登上寶座的理由是House of Wax裡頭的Chad Michael Murray實在是太帥了!!!不過,不得不說Misery這部不主打帥哥美女明星,而且還是改編自讓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Roger Ebert覺得有點驚訝的Stephen King小說的電影,在我這個有點職業病的文學研究生看來,實在是異常耐人尋味。

Misery的故事大抵是描述1位以〝Misery〞為名的主角的羅曼史小說系列聞名的作家,Paul Sheldon,在一次前往Colorado寫作時遇上暴風雪發生車禍。此時一位深居簡出的護士Annie Wilkes發現了他,以「頭號粉絲」的身分將他救回家,但卻在得知Paul要讓羅曼史系列的女主角Misery死掉之後,開始軟禁他,並以各種方式控制他的寫作──先逼他把原本的草稿燒毀,怕他逃走於是用鐵鎚砸爛他的腳踝,甚至槍殺循線索來找他的警長。最後,Paul在面對Annie打算要和他一起同歸於盡之際,Paul用未寫完的小說結局替自己爭取了還能活著的最後1個晚上…

以文學研究生的角度來說,Annie完全可以從護士轉行成1位文學批評家,而且非常夠格──她記得Paul每一次訪談錄的內容以及寫作習慣,甚至在對警長撒謊時,她說──「過去4個月來我嘗試著模仿Paul的筆風,我多想成為Paul的化身,可惜我做得太差了」。不能當作家,當當批評家也不錯嘛!只是需要一張很厚的臉皮,然後做好沒有太多粉絲的心理準備。Roland Barthes早說過了,作家寫書,我們得「讀」成文本。在由「寫」到「讀」的程序裡,作品被放入其「生產過程」中進行檢視,從而對照出「社會關係」。

Annie不僅試圖逆轉Barthes定義的程序,甚至是要取代已被「殺死」的作者,也就是Barthes所說的Author-God。Annie搖身變成Paul唯一的私房編輯,他寫的一字一句都要經過Annie審查,情節不對她胃口的橋段全部予以刪除,並要求立刻改寫。可惜作者永遠是死不了的。批評家可以不滿,可以抱怨,甚至像Annie這樣以生命來威脅作者。但就算最後竄改成功,所謂文本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還是不可能被抹除。大家還是會知道,或至少會猜──「喔,我想作者原本並不是想這麼寫的,因為…」。諷刺的是,這正是文學批評的任務。

從Janice A. Radway分析羅曼史小說的角度來詮釋,Annie正是無法接受失敗羅曼史(the failed romance)的讀者群之一。如同電影中Annie所言,在她丈夫離開後,Misery系列提供了她一個逃離悲慘現實世界的空間,逃入美滿夢幻的文本世界中。但當她與真實的作者接觸之時,所有的幻想都飛灰煙滅。就像常有人說得不到的愛情才是最美的,對此鐵道迷是不認同的,因為這句話假設了Annie這樣的角色應該存在。對於愛情,我們可以放肆夢幻,想像體貼,性感,結實又man的Mr. Right,但也可以很簡簡單單去愛,懂得愛缺點,學會接受不完美,而Annie應該也要學會欣賞一部寫來看似「失敗」的羅曼史小說才是。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完美演出

這是本學期第3次回家了。

因為我不打算把高中生人社營的那些備審資料帶來帶去,所以我在24號去開第3次輔導員會議之前,每個週末就當成回家去審查資料,順便感受台中與台北之間劇烈的不同。回家的好處之一是可以窩在沙發上看電視…這就是我去年碩三1整年在家裡過的生活。

說到生活,身邊似乎很少人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而我則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像活在這個與其他人共享的世界上的人。上次回家重看了1部電影,叫Dirty Dancing: Havana Nights。故事大抵是說,有一個美國家庭因為工作而移居古巴,而女主角便是家中的女兒,飾演男主角的Diego Luna帶領她進入古巴人的音樂與舞蹈世界。

這部電影拍攝於2004年,而Diego Luna在同年演出了另1部較為膾炙人口的電影──The Terminal(蕭立君大一英文的教材)。身為墨西哥演員的Diego Luna在這2部電影中都是飾演美國少數族裔,其角色也摻雜美國對於少數族裔或是他者的想像。

然而,一個人如何演他自己,則是更有趣的議題──Diego Luna也許不需要想像自己是個血液中流著叛逆因子的古巴人,也或許不用揣摩自己是個在美國大機場裡掙扎著一口飯吃的移民工。但如何「演出」這些種族刻版印象,透過大眾媒體或公共平台自我再現,可說是另一種自我認同的過程。當一個人需要「演出」某種既定的形象之時,表示他原本並不屬於那個形象,而演出那個形象的同時,建構此形象的機制也一併被解構。

因此,在Richard Wright的筆下,Bigger在Native Son中「演出」一個傻呼呼的黑人,幾乎讓人不會懷疑他就是殺死Mary與Bessie的兇手;Cross在The Outsider中有比Bigger更精彩的演出──飾演1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像極了早期黑人秀裡的智障,然後把戶政事務所裡的白人耍得團團轉,達成他要竊取死亡證明書的目的。

我也覺得我不屬於我現在所處的這個大環境裡頭,但我被迫必須演出一個角色──反應能力佳,發言速度快,做研究無比認真,讀書從不喊累的台大博士生。我不想這麼演出我自己…而每天必須達成完美演出是一件極累的事情。有時候,假裝自己並不厲害,把自己演成個笨蛋,生活也許會開心一些吧。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New Philosophy for New Media

3月底結束系上研究生會議的論文發表後,對於Wright以及抗議小說protest novel的討論至此就暫時告一段落,一切有待下學期我申請修讀專題研究後才會有後續。4月的大事,就是月底要擲交論文全文的酷兒漂浪國際研討會

為了妥善處理圈圈與後人類之間的議題,我在本學期初時找了廖朝陽一起討論。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奇妙的老師,而且他講話的tone調跟速度都跟我超合的啊!聽說99學年他會開設博士班必修課,個人蠻期待的…

總而言之,我帶著我所想的論點去找他討論了。不外乎就是部落格文學從電子文本到出版成紙本的過程中,是如何呼應N. Katherine Hayles的後人類(去)實體化(dis)embodiment之神話。結果,老師語出驚人地問我──

「電腦螢幕跟鍵盤不算物質嗎?」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嚇到我,因為我後來略讀過How We Became Posthuman之後,接著又開始讀Writing Machine。正如老師所提醒我的,Hayles的論點其實有在轉向。Writing Machine中她所提的概念其實就是「科技型文本」〝techno-text〞。

Writing Machine是本小書,我還沒讀完,但基本上Hayles提到文學作品的物質性問題。比如一本以傳統模式出版的小說,其物質性就是可翻頁,可書寫的。然而,像有聲書即是Hayles定義的科技型文本,而傳統文本跟科技型文本事實上是可以互涉的。Hayles舉的例子是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有傳統的紙本型文本,但同時也有內容一模一樣的電子資料庫,所以百科全書也可算是科技型文本。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Hayles從How We Became PosthumanWriting Machine之間的轉向──紙本(身體)的不可取代性,以及電子文本(機器人)將取代紙本的神話,轉為二者互為一體兩面(賽伯格身體cyborg?)的論述。其實這個轉向並不會破壞我原本的想法,只是稍後在處理圈圈的作品時,我需要加入一些新的論調。

在此基礎之下,老師推薦我讀Mark Hansen的New Philosophy for New Media。雖然老師一直跟我說到Deleuze的affect,但我還沒搞懂affect為何與我的題目相關,而我現階段也無法再形構超越我所知的範圍的方向,但我還是決定翻一翻這本書…Mark Hansen是University of Chicago的老師,我還趁春假特地把書帶回台中。

現在,我實在不知道圈圈與後人類論述這篇論文會寫成什麼樣子啊!我唯一確定的是酷兒會是我最後一個關心的議題…除了圈圈是同志作家的梗以外,我幾乎不會著墨於酷兒。不過,上學期末為了這篇論文,我親自訪談了圈圈。這個project在我心中還有很高的可塑性…也許等下學期修了廖朝陽的必修課再來規劃吧。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木村和輝

本週,這學期第2次回台中。

這週值得記錄的事情有2件──第一,上課的狀況好很多。上週二的課報告完之後,我便開始一邊放空,一邊蒐集下學期專題研究的資料直到週五。上週五晚上因為陰錯陽差把早上11點錯看成晚上11點而錯過《音樂人生》後,我一個人跑去京站看了午夜場的Remember Me。然後我就一路坐夜車到高雄開國科會高中生人社營的輔導員會議,隨後返回台中。

所以我真正開始念書是上週日下午,但我卻意外地以高效率完成該讀的書…這週一的作業寫得比以前好,然後禮拜二的報告也順多了。雖然最後還是被問得啞口無言,但比起前2次算好多了…不知究竟是程度進步,還是狗急跳牆。

第二,我今天買到木村和輝的個人片ACE.1了!!!天啊!!!這一部是由COATWEST出品的。我第一次注意到木村和輝是在另一部體育系男孩的合輯裡,當時是我還在寫碩士論文時買的,現在我不太記得是Japan的還是Beast出的…當時的木村和輝染了一頭金髮,結實的體格不說,他頹廢中又帶man的氣質深深吸引了我,臉蛋雖稱不上絕帥,但有我喜愛的壞痞風,使得他成為我心目中第1名的日系GV男優。

根據一些對GV有研究的網友指出,COATWEST有「GV界的傑尼斯」封號,其主打的是相對於東京,以大阪為主要範圍的男優。木村和輝就是在COATWEST的ACE.1中擔綱主角。老實說我覺得木村和輝的造型在前述另一部合輯中的造型比較迷人,但畢竟他在ACE.1中是主角,養眼鏡頭確實多很多,而且還有他叼菸的鏡頭!!!

感謝網友jos分享截圖…網路上木村和輝的圖不好找耶。今天有朋友說月中員工旅遊要去日本,問我要不要帶些什麼。如果託人家帶鈣片回來,似乎是太過over了…

(圖片來源:http://i2.sqi.sh/s_1/lz/03.jpeg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盛夏光年



──

今天,母親又哭了。

若先把出櫃這件事先「存而不論」,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我跟母親之間最大的爭執就是到底要不要繼續念博士班。

「妳今天怎樣?」我在電話中問母親。
「我…我想到當時我跟你爸跟你一起在東華的夏綠蒂,我們一起在湖畔,我們一起…」我媽就突然哭起來了,哭得好傷心好傷心。
「媽…」
「從你上大學後我一直有個願景,覺得未來一定會更好。可是現在我不確定…」
「從我上大學」我說,「一直到考上交大碩士班,到現在我在台大念博士,我每一件事情都想辦法去完成了。我只是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這樣一路走下去…」
「沒關係」母親啜泣著,「我已經想通了,我要開心的兒子。我只剩下你了,我希望你快樂…只是我擔心你的未來…」

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我知道身邊的人都擔心我。只是我很亂。為什麼這時候就是不會有個帥哥來關心我(老師不算)?雖然現在讀書遇到瓶頸,對於要去上亮雅老師的課實在是怕得不得了,但是我如果有心,不管結果如何我都還是會努力的拼完。只是2年後呢?我可能開始準備資格考試。4年後呢?我會寫完1本博士論文。然後呢?

沒人知道。

所以我的重點是並不是念完博士之後我就會踏上人生的康莊大道。我也可能失業,也可能找不到教職,可能會當個流浪博士。但是為什麼身邊的人都認為我念完博士之後就會一帆風順呢?也許這個問題可以不存在,那我就得預設自己是因為興趣而念博士班的。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於是這些討論再也沒有結局,只讓我更困惑,徒留母親傷心難過。

而我也不想再寫什麼鬼影評或鬼電影研究了。混影展,考慮。我第1篇出版的《塔鋪》影評不是就在批判學歷等於社會資本嗎?而學生們為了社會資本願意接受體制剝削,自願進補習班,聽老師說「毛主席說過,課教得不好,學生允許睡覺」。幹!那我現在在台大幹嘛!好歹也在台北談個戀愛,醬我多少還願意繼續讀,但是偏偏我喜歡的男人全都不在學院之內…

雖然我很在意談戀愛這件事,但其實我更擔心我媽…非常非常擔心。她的腦海中還暫存著我當時無憂無慮地在後山揮灑青春,快樂求學的盛夏光年。她並不曉得,那已是過去式了。雖然我還是很愉快,但是心境跟環境都已無可救藥地改變了。現在的我獨自一人在台大水源舍區的房間裡,透過寫Wright的論文發現Joseph Carroll的literary Darwinism跟N. Katherine Hayles的論點有相衝突,然後我得繼續發展Hayles的後人類論點,完成6月要發表的圈圈的論文……

4年後若真的念完了又怎樣?如果最後的理由只剩開始固定工作賺錢,然後照顧母親,讓她再也不會擔心的話,那也許我會同意吧。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一頁台北



──

最近 ,有一部國片叫《一頁台北》。在等捷運時,我看到了這部國片的預告片──「聽說,巴黎是個戀愛的城市/我在想,那台北呢」。糟的是,聽完這句話我就對這部電影失去興趣了…

今天,就在這同一天之內,有2個人先後提醒了我可以「感受」一下台北。

我想起2009年12月31日,我跟一群朋友在Funky。在午夜12點過後,我終於鼓起勇氣,跟一個我注意了約莫有4個月的bartender要電話。

「你知道我不是gay嗎?」他說。
「不知道。」
「我不是。」
「那我算是沒機會嗎?」
「當朋友可以,」他說,「有空常來玩」。

接著2010的一整個月內,我的朋友群不斷在討論他到底真的是straight,還是要避桃花。他超帥,帶點man,手臂線條性感,時常叼根菸,是我愛的典型男人。但我不想對他的答案多加揣測,因為我是個傻子,從花蓮傻到新竹,現在又繼續傻到台北。我受夠了「猜」這件事,我恨透了要別人「猜」的人(尤其是男人),而我假設每個人都說了實話。

「我操你媽的台北」。我想還是《海角七號》的開場白比較適合我。再不然,給我《霓虹心》裡的台北吧。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grad student's holiday



──

轉眼間,已經2月中了。

與我身處何地無關──花蓮,新竹,台中,台北。都一樣。我依然試圖幫自己把行程排滿,在不確定能否完成之前,就下定決心要做到,像那些High School Musical裡頭的角色一樣,永遠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從碩二開始投上第1篇研討會論文以來,我已經忘記自己有多久沒有休息,而我似乎已經預見自己未來n年的生活。想/寫/讀論文,出席學術會議,修/教課。

上學期我其實並不是很認真。我修了俄文一上,情況是慘兮兮…先是因為參加女性影展加上睡過頭而不小心翹了3次課,從第5課小考之後考卷被老師形容成「不知從何改起」,最後參加補考,學期成績勉強拿了70分。

索緒爾與批評論述的學期報告比較像是在整理我這學期2場研討會論文發表的必需學科知識,我試著整理reflexivity,semiology與posthuman之間的脈絡,然後寫了1小篇關於Native Son的文本分析。簡瑞碧不知道有沒有看我的報告看到頭痛…82分還算可以吧。

新馬克思主義的美學理論上則是被我一魚二吃,這份報告先是把the Black Aesthetic的歷史發展跟新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連結之後,我又把同一篇Native Son的文本分析貼到後面。顯然老師應該蠻喜歡我的方向,得了88分。

也許是因為剛結束碩士班的學位,我想停頓一下;也許是因為我想享受在台北讀書的樂趣,我參加超多活動…如果Woolf把Orlando形容成〝writer's holiday〞,那我想98上學期大概是我的〝grad student's holiday〞。滿腦子充斥浪漫情懷的批評家則把Orlando描述為〝the longest love letter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而台大那些汲汲營營,每天以研究室為家的研究生,不知有沒有心思對我這種行為美言幾句。我98上學期做了最得意的事,就是為了婦研室的「酷兒漂浪研討會」而訪談了我最愛的創作者圈圈。

在反覆思考了半年,覺得念完博士班是對的之後,下學期極端地修了4門課。新馬克思主義的美學理論下能給我的彈性空間最大。因此,我得應付的是另外3門課。除了系上劉亮雅跟吳雅鳳的課,在試圖跨校到輔大修張漢良的課連續失敗2次之後,我決定修李奭學的課。有趣的是,雖是輔大的課,但是上課地點在台灣師大。話說要不是因為台大不讓本校學生到非簽訂合作條款的學校以外修課的話,我絕對會去修黃涵榆的紀傑克專題…

自己的心境從沒有像念了博士班之後這麼弔詭。這時候reflexivity或許也適用吧…踏進了學術的頂尖帶,卻終於確定了學術果然也沒有如此神聖。好吧,還得熬4年半。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做為一個怪咖的定義

有天,中文辭典裡會有「怪咖」這個詞,然後我可以默默翻到那一頁,對自己說──「哇嗚!這個詞就是我的代表耶!」

在台北這個城市住了半年,有很喜歡她的時候,也有很討厭她的時候。我想我在這座城市裡就是怪咖的代言人──在學院裡我似乎不太像個研究生該有的樣子,這數月以來甚至還認真思考起到底要不要拿這個博士學位;在社會裡我像個格格不入的人,去練階梯課還會像小學生那樣被男生模仿一些笨動作;在家庭裡我是個逃避責任的人,因為我是gay兒;在愛情裡我什麼type都不是,所以對象掛零…這些我自己都知道。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漸漸地發現做自己,超難。

這也許是好事,因為我意識到了學院,社會,家庭,愛情裡的規範與運作法則;也許也是壞事,因為我可能會失去自己的一部分…其實,世界這麼這麼大,要把自己藏起來又何其困難呢?一個人的生活模式到底可以有多怪呢?在跟朋友家人討論,聽過各種不同職業的人發表意見之後,我暫時決定要把博士班念完了…我想,我只能繼續當個怪咖,或許哪天從床上醒來,我就變成一隻蟲了。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Metz報告筆記──3-5

雖然我們不能斷言巴特《符號學原理》與Metz的Language and Cinema之間有直接的關聯性,我們還是可以從Metz對電影、語言及系統的討論中,看見巴特的影子。巴特的《符號學原理》出版於1964年;Metz的Language and Cinema出版於1974年,而二者皆是受索緒爾於1916年問世的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的影響。

正如上次的筆記中所言,巴特在《符號學原理》一書中開宗明義即要逆轉索緒爾的語言理論。而對於索緒爾的langue/parole(language/speech)的二元性,他甚至提出第3種元素來修正這種二元性,那就是「物質性」。巴特依然是從索緒爾的理論為出發點來立論。對索緒爾來說,一句完整的句子並不見得非得用文法規則來分析,而所謂的主詞也不一定要是人或物,而可能是形容詞。比如,巴特說「一件長的或短的袍子」這一句話,主詞事實上不是「袍子」,而是「長/短」的相互差異。袍子可以被架空,但是長或短,才是這句話意義的重點所在。因此,這時候主詞變成了形容詞,這種說法是完全不符合文法邏輯的。

巴特在「如是幫」(Telquellistes)的影響之下,則進一步提出「物質」的層次。在巴特的符號學理論之中,langue和parole二者之間是不成比例的。langue做為一種法則,它是有其限制的;parole在此法則的運作之下,反而可能是無限的,因此造成了不對等的價差現象。巴特比較了烹飪系統與家具系統。對巴特來說,烹飪系統裡對各式各樣的菜色組合完全是無限的,可是家具的種類就顯然比較少。因此,巴特認為符號系統應有3種層次──1、物質的;2、語言結構的;3、使用性的。因此,當索緒爾指出「一件長的或短的袍子」這句話重點在「長/短」如何被主體區分時,巴特則強調「袍子」在表意系統之中做為一種物質性的基礎,那指涉了主體在符號世界之外接觸現實世界的物質性時,所呈現出來的現實狀況。

回到Metz,我們很快就發現他也借用了如是幫的思維。Metz不斷強調「系統」並不是實際存在之物。它是看不見的,如同玩棋時的邏輯判斷,或是打撞球時大家所遵守的規則,摸不著也碰不到。真正存在的,是日常生活中被語言符號系統所表意出來的「使用性指標」。那些是肉眼可見的,如棋盤上所漆的格線,旗子只能照格線前進後退,或是撞球台上的6個洞,區分底袋、中袋,以及若洗袋後母球所必須放置的白線,這些都是我們看得見的「物質性條件」。

因此,Metz這樣地定義了電影研究──理論家(theoreticians)研究的是電影語言系統(cinematic language system);批評家(critics)研究物質性存在的那種35釐米影片(film)。事實上,Metz所提出的電影分析方法論非常的困難。這個方法論是一種迂迴的路徑,並且與現實生活中的觀影者相繫,而最後要達成的是目標,是破解觀影者對電影文本的建構程序(procedure)。

回到「一件長的或短的袍子」的例子上來說,理論家研究的是主體如何區分「長/短」的二元性,即所謂的系統法則;批評家則單純就文法分析「一件長的或短的袍子」,指出「一」是量詞、「長」「短」是形容詞,「袍子」是名詞…等這些語言學概念,而做出邏輯判斷。把例子置換成Metz所說的電影就很清楚了。Metz所要的電影研究是一種對電影系統的法則研究,而不是文法式的電影詮釋分析。

以此論點出發,Metz要電影研究者先跟蹤觀影者理解電影的「過程」。透過跟蹤此過程,電影研究者將發現觀影者是如何地以某種特定的邏輯判斷或文法觀念來理解自己所觀看的電影。而電影研究者則是要從這一路徑中逃逸出來,甚至能夠點破觀影者為何以此種路徑來詮釋自己眼前的電影。Metz稱這種電影符號學方法論為後設式閱讀(meta-reading)。超級法國派耶!!!

最後,解釋6到11章。

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Metz報告筆記──1-2

先試著解釋Language and Cinema第1跟第2章。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透過評析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的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繼續發展langue/parole(language/speech)的二元性──對巴特而言,langue是「具有規則的遊戲」,它是「社會性的制度」,是「集體性的契約」;parole則是「個別性的選擇行為和實現行為」,可以組合成「論述」(discourse)。而巴特相信langue與parole二者之間互為辯證關係。索緒爾提出在語言符號系統規則當中,l’image visuel和l’image acoustic形構成所謂的網絡中心,即la langue。而巴特則在《符號學原理》中直言──符號學做為一門科學,並非像索緒爾口中所言,包含了語言學,而應該是語言學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符號系統都必須回歸語言學的視野。

在索緒爾與巴特之間,我們持續思考符號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斷裂。語言學家本維尼斯特(Émile Benveniste)在Probleme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中討論索緒爾時便指出:「語言再生產(re-produces)了現實。」若語言系統中的符號指涉現實世界,那二者之間的關聯為何?哥本哈根語言學派理論家Louis Hjelmslev便著墨於此居多。首先,Hjelmslev認為語言理論的對象是文本(text)。這個文本可以是某一特定或任何語言所構成的文本。再來,則是對符號本身的結構的討論,這個結構包含了expression與content。舉例來說,「書」這一個語言符號的expression是「書」字本身;而書店裡的書則是外於符號系統之外的content。這二者構成了符號本身。

在這裡要留意的是,Hjelmslev相信expression與content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solidarity)。而文本做為一種形式(form),可以包含以各種不同語言所構成的內容(substance)。因此,Hjelmslev式的分析法可圖示如下──

----------------------------substance(Woolf,圈圈,Baudelaire,Пушкин…)
-----------content--------┤
----------(書店裡的書)-form
sign(書)─────────
----------------------------substance(book,書,livre,книга…)
-----------expression----┤
----------(書這個字)---form

從符號世界到現實世界,書可以指涉並聯想到圈圈。以此類推,戒指可以指涉婚姻;皇冠可以指涉權力…等等。而Christian Metz的Language and Cinema一書,基本上多半運用Hjelmslev的方法。

首先,Metz區分〝film〞、〝films〞與〝cinema〞三個術語的差異。film是概念。是整體。「我愛看電影」、「電影是藝術」…這是電影做為整體的概念。films是文本。是訊息。「蔡明亮的新電影是《臉》」、「雷奈的《廣島之戀》很好看」…這是電影做為單一文本的概念。而cinema,就Metz的說法,則是美學的議題。後二者是Metz所要談的重點。「某一部電影是藝術作品」與「某部電影與其美學」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舉例來說,賈樟柯的《小武》是藝術作品,因為我們看到賈樟柯的運鏡手法,片中他所安排的華語歌曲…等。這時《小武》可被歸類為films。而賈樟柯的電影美學完全是另一回事──《小武》所代表的是中國電影史上的轉變,或是人們稱之為第六代導演的頭銜,以及《小武》獲獎所帶來的效益。這是《小武》在cinema範疇之下的意義。

「film是現實世界之物,然而cinema則否」,Metz如是說。讓我以巴特的語言「再生產」一次Metz的想法──films是「個別性的選擇行為和實現行為」,是「論述」;cinema是「具有規則的遊戲」,它是「社會性的制度」,是「集體性的契約」。

接下來試著談論第3到第5章。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一年之初

我想2010年我一定會超級幸運!!!1月1號凌晨我在百分之90以上都是gay的funky,跟1個自己已經注意了一陣子的男生要電話,結果那個人居然是個straight啊!!!這是怎麼一回事啊!!!我手氣還可以再更順一點啊…

2009年的最後1天,我結束大一英文的TA工讀之後,跟碩士班的couple同學還有台大的學弟在恐怖的人潮中衝到誠品信義店的Black as Chocholate去拿訂好的黑嘉侖草莓蛋糕,然後再衝回師大路的孔雀,大家一起跟我在女影的同事吃晚餐。最後好幾團的gay兒們又約去funky跨年。

今天補完眠醒來已經是中午12點,為了因應跨年的加州停課效應,今天又剛好放假,我就去大安加州上了1堂階梯課。跨完年能接連休息3天真的太好了…這學期有2堂課的期末報告要交,也就是陳文團的新馬克思的美學理論上跟簡瑞碧的Saussure與批評論述。2堂課的老師對博士生的期末報告完全沒有篇幅限制,唯一要求是把論點寫清楚,這是件很好的事情,博士生需要自己的發揮空間。

但課程結束並不代表研究結束了。寫完這2份期末報告後,還得繼續修改成3月系上研究生研討會以及6月酷兒漂浪的研討會論文。現在,我要等課程全部結束並進入寒假,然後擁有完整的時間可以做事。要安排跟圈圈的訪談,然後讀單德興老師的書,學習他訪談作家的技巧。2月底前還得趕1篇書評給國科會高中生人文與社會科學營,因為我也是輔導員之一,當初這個工作是錦忠老師介紹給我的,所以今年暑假都會待在高雄帶營隊。

記得去年過年前,我正在趕劉紀蕙的Lacan專題期末報告,過年時則是在把報告修改成3月在東吳大學發的論文,最後定稿成5月申請台大的研究計畫。今天補完眠從宿舍床上醒來,發現距離自己考上台大已經半年了,而2010年1月1日的我也已經開始在做未來半年內的事了。在這一年之初,我憶起自己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的生活,不過是細節不同罷了。如果把半年的這個間距繼續放大,未來的我可能會發現自己早在n年前就在做一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