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新氣象

開學第3週,我已經經歷了目前為止人生中最忙碌的時段。先感謝我的母親,在我工讀不足掛齒的大一英文小TA以及國科會營隊差事之餘,還願意供給我一些零用錢,接著再感謝自己之前碩三那1年邊寫論文邊工作,存了一小筆錢,讓自己能享有一些些自己的時間,還能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目前為止,對台灣大學的一切還算滿意,買了屬於自己的腳踏車,穿梭在校園各處。我每週的行程大致上也固定了──週一沒課,通常會到女影辦公室幫忙,傍晚去統領加州上1堂階梯有氧。週二上午8到10點,先出發到普通科目教室上俄文一上。俄文老師是外文系新進的老師熊宗慧(跟我的博一導師黃宗慧只差姓氏不同),她過去是歐茵西的學生,後來於國立莫斯科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到台大教書。接著10點到12點,我就得騎著腳踏車趕往水源校區。

在我考入台大這年,台大適逢新的氣象──除了我現在住的BOT水源舍區A,B,C,和修齊會館4棟宿舍大樓已全數落成啟用之外,校總區裡歷史悠久的哲學系館已經封閉,並且可能會蓋起一棟爭議很大的人文大樓。哲學系館建立於1963年,是由貝聿銘的助手張肇康設計建造。基本上,我是非常不贊成拆除洞洞館,新/興建所謂的人文大樓的,因為醬一來台大校園一部分的歷史象徵可能就會被摘除。雖然文學院已經著手進行洞洞館的數位化紀錄,但是建物本身將從世界上永遠消失,這是非常不值得的。然而,從今年98學年起,哲學系館已遷入水源校區。落成於1970年的人類系館,恐怕很快也將遭遇被迫搬遷的命運。

週二早上10到12點,我就是得去搬遷後的哲學系館上課,是由陳文團開設的新馬克斯主義的美學理論上。這學期我們要精讀2本新馬克思主義專書──Herbert Marcuse的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與Georg Lukacs的The Theory of the Novel。透過Marcuse與Lukacs,老師要探討我最喜歡,也是我碩士班時期所關注的議題──哲學傳統中美學與政治的論辯。寫完碩士論文之後重新認識自己碩士論文的主題,感覺非常奇妙。下午3點半到6點20分,我必須回到普通科目教室擔任大一英文的TA。

週三整天沒課,通常我也會進女影辦公室幫忙。週四早上8到10點一樣要上俄文一上,下午的3點半到6點20分,我則在共同科目教室擔任另1門大一英文的TA。

週五下午要上我這學期的重點課程,也是我選修的唯一1門外文系的專選課──簡瑞碧的索緒爾與批評論述。簡瑞碧是很年輕的老師,長得有點像瘦版又戴眼鏡的徐佳瑩,而我自己其實偏好修年輕老師的課程。他們有衝勁,有野心,有新的視野,可以帶給學生的是與老一輩的學者不同的感受,訓練的紮實度也不見得會比他們差。

透過討論與比對分別於1959年與1983年問世的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這部著作的2種英譯本,簡瑞碧要重建Saussure符號理論被詮釋以及被建構的過程,並輔以Writings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中Saussure散篇的手稿如日內瓦大學就職演說,以及1996年甫自Saussure的夏庄溫室中出土的The Orangery Manuscripts,進而探討結構主義,俄國形式主義等重要學者如何應用Saussure的符號理論,將閱讀4本專書──Roland Barthes的Elements of Semiology,Claude Levi-Strauss的Structural Anthropology,Tzvetan Todorov的Symbolism and Interpretation,以及Christian Metz的Language and Cinema

我負責報告的是Metz的Language and Cinema,哈!因為我愛電影!我很喜歡簡瑞碧,她師承於張漢良,本身也是台大外文系博士。她人很好,但她其實很嚴謹,有時候上課討論過程我整個會緊張,甚至會結巴,但還是要強作鎮靜…而且目前為止我覺得自己上課的表現並不是很好,好像對台大的理論訓練還不太習慣,我自己覺得是跟交大的方式差很多的!但其實真正的訓練現在起才要開始!我想對符號學這一塊有基本的認識,當作我日後從事其他理論研究的基礎。

週六跟週日當然是能休息就休息…但我絕不會錯過週日晚上帥哥老師Wesley在統領加州的街舞課!他真的是帥哥1枚啊!希望這次颱風不要影響到Wesley的街舞課然後全台灣都安然無事啊!下週五我要做1個小口頭報告,是關於posthuman論述中Saussure符號理論之承襲,剛好跟我最近剛投稿的一篇論文主題相關。我希望自己在簡瑞碧的課上表現會越來越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