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迷近日因工作原由而每週返家見電視機…喔不對,是見娘親!已經不知多久沒睡飽過,睡眠時數甚至不滿6小時的情況下,還是無法放棄電影(不知鐵道迷現在念的學校何時才肯承認電影研究?另外,鐵道迷碩士班就讀的學校明明是以電影研究為名,但最後畢業了自己卻連1門電影課都沒修過…)。總之,在工作告一段落的週五下午,週六一早得驅車前往高雄開會之前,鐵道迷一邊吃著娘親煮的家常菜一邊轉到HBO,看了1部令人冷汗直冒,還得拉著毯子心驚發抖的驚悚電影──Misery(1990)。
認識鐵道迷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鐵道迷嗜驚悚片如命──Alfred Hitchcock的經典別提,當代驚悚電影最合鐵道迷胃口的即是由Jaume Collet-Serra重拍的House of Wax(2005)以及執導的Orphan(2009)。 然而20年前由Rob Reiner執導的Misery,目前位居第2名…沒能登上寶座的理由是House of Wax裡頭的Chad Michael Murray實在是太帥了!!!不過,不得不說Misery這部不主打帥哥美女明星,而且還是改編自讓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Roger Ebert覺得有點驚訝的Stephen King小說的電影,在我這個有點職業病的文學研究生看來,實在是異常耐人尋味。
Misery的故事大抵是描述1位以〝Misery〞為名的主角的羅曼史小說系列聞名的作家,Paul Sheldon,在一次前往Colorado寫作時遇上暴風雪發生車禍。此時一位深居簡出的護士Annie Wilkes發現了他,以「頭號粉絲」的身分將他救回家,但卻在得知Paul要讓羅曼史系列的女主角Misery死掉之後,開始軟禁他,並以各種方式控制他的寫作──先逼他把原本的草稿燒毀,怕他逃走於是用鐵鎚砸爛他的腳踝,甚至槍殺循線索來找他的警長。最後,Paul在面對Annie打算要和他一起同歸於盡之際,Paul用未寫完的小說結局替自己爭取了還能活著的最後1個晚上…
以文學研究生的角度來說,Annie完全可以從護士轉行成1位文學批評家,而且非常夠格──她記得Paul每一次訪談錄的內容以及寫作習慣,甚至在對警長撒謊時,她說──「過去4個月來我嘗試著模仿Paul的筆風,我多想成為Paul的化身,可惜我做得太差了」。不能當作家,當當批評家也不錯嘛!只是需要一張很厚的臉皮,然後做好沒有太多粉絲的心理準備。Roland Barthes早說過了,作家寫書,我們得「讀」成文本。在由「寫」到「讀」的程序裡,作品被放入其「生產過程」中進行檢視,從而對照出「社會關係」。
Annie不僅試圖逆轉Barthes定義的程序,甚至是要取代已被「殺死」的作者,也就是Barthes所說的Author-God。Annie搖身變成Paul唯一的私房編輯,他寫的一字一句都要經過Annie審查,情節不對她胃口的橋段全部予以刪除,並要求立刻改寫。可惜作者永遠是死不了的。批評家可以不滿,可以抱怨,甚至像Annie這樣以生命來威脅作者。但就算最後竄改成功,所謂文本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還是不可能被抹除。大家還是會知道,或至少會猜──「喔,我想作者原本並不是想這麼寫的,因為…」。諷刺的是,這正是文學批評的任務。
從Janice A. Radway分析羅曼史小說的角度來詮釋,Annie正是無法接受失敗羅曼史(the failed romance)的讀者群之一。如同電影中Annie所言,在她丈夫離開後,Misery系列提供了她一個逃離悲慘現實世界的空間,逃入美滿夢幻的文本世界中。但當她與真實的作者接觸之時,所有的幻想都飛灰煙滅。就像常有人說得不到的愛情才是最美的,對此鐵道迷是不認同的,因為這句話假設了Annie這樣的角色應該存在。對於愛情,我們可以放肆夢幻,想像體貼,性感,結實又man的Mr. Right,但也可以很簡簡單單去愛,懂得愛缺點,學會接受不完美,而Annie應該也要學會欣賞一部寫來看似「失敗」的羅曼史小說才是。
you mean the film itself or my article…XD
回覆刪除我推薦這部片!
總之,謝謝你來我家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