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

夜夜──一夜之間

《夜夜》(2007)/★★★★

1個因為父親過世,想看看父親的家鄉而從香港來到台灣台南的女子Visa,住進安平的1棟小公寓裡。這棟公寓是由1個藝術家所經營,叫做怪a陶。她的鄰居是成功大學的學生阿偉,白天跟其他同學一樣上課,晚上則在夜市叫賣A片。同樣都生活在這座城市裡,他們各自邂逅了在台南土生土長的女孩孟芳。孟芳平時都在父母所經營的蚵仔煎店幫忙,她的心願就是能夠離開台南,但卻連想跟同學去1趟墾丁都無法成行。

鐵道迷一直相信城市最美的面貌就是夜晚。《夜夜》拍攝台南的夜,以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在夜裡的生活與心境。Visa,阿偉和孟芳這3個彼此之間原本毫無關係的人,在城市裡反覆擦肩而過,最後萍水相逢。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意識流小說《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也呈現出類似的感覺。就在倫敦大笨鐘Big Ben敲響之際,素未謀面的Clarissa和Septimus開始有了連結。最後,陌生人Spetimus的死,讓Clarissa體會了人生的無常。《夜夜》的導演黃玉珊先個別拍攝了3個角色各自的生活,然後再穿插他們無意間出現在同1個空間的鏡頭,到了電影的後半段才安排他們認識──阿偉和Visa先後去吃了蚵仔煎,但是和孟芳都沒有互動。孟芳和小朋友玩球,不小心打破了鄰居的玻璃。她情急之下躲進怪a陶的公用廁所,此時阿偉正好就下樓開了廁所的門…

近來以南台灣為背景的電影不少。同年,有李康生執導的《幫幫我愛神》。到了2008年,魏德聖以《海角七號》開創了國片的佳績。《夜夜》也是台灣電影的一種類型嘗試。

《幫幫我愛神》走的是很像蔡明亮前衛電影avant-garde film的路線,拍攝手法以形式主義formalist為基調,強調畫面的美學性,而且大膽碰觸情慾與同性戀的議題。其電影背景選定在高雄市,可說是與蔡明亮眼中再現的台北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在表現城市中人的孤獨與疏離。魏德聖則完全採取好萊塢古典式classical的敘事電影拍攝手法,電影的劇情平鋪直敘,並在屏東恆春敘說1個夢想與愛的故事。相對於都市的冷漠,鄉村濃厚的人情味襯托了《海角七號》的氛圍,完全符合台灣人對南台灣以及屏東的印象。

《夜夜》是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與行政院新聞局攜手合作的「南方電影工作坊」所開設的電影人才培訓班,以獨立製片方式完成。在黃玉珊與數名知名電影人的指導之下,《夜夜》的電影劇本由工作坊的成員構思並完成。鐵道迷認為其拍攝手法是屬於寫實主義realist電影。相對於著重故事劇情的古典敘事電影,寫實主義電影反而並不「寫實」,因為正如Woolf所言,真正的「寫實」永遠是因人而異,沒有任何人說的故事能呈現人生的真實。因此,寫實主義電影不用故事劇情來引導觀眾,而會透過電影技術的拍攝畫面,或是一些看似離題digression的鏡頭,讓觀眾融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比如阿偉釣魚時總是幻想自己徜徉在大海中,此時電影畫面就跳接到阿偉在大海裡游泳。一心希望離開台南的孟芳在深夜獨自離家,身後的古井突然長出了1顆小樹,將她帶離牢籠般的現實生活。或是以數分鐘拍攝阿偉裸身洗澡…連鐵道迷都看呆了。還有拍攝孟芳把玩耳環等,都是看似與故事劇情無關,但卻是角色們最「真實」的人生。

劇情故事簡單平淡,但是耐人尋味,《夜夜》以寫實主義式的拍攝手法呈現台南安平,這個介於都市與鄉村之間的城市。不像《幫幫我愛神》中冰冷的港都高雄,也不是《海角七號》裡那熱血一觸即發不可收拾的屏東恆春,《夜夜》以台南安平完美描繪城市裡人與人之間陌生與熟識的一線之隔,有如夢境與現實的忽遠忽近。茫茫人海中認識一個人何其困難,失去一個人也可能發生在一夜之間。電影中就拍攝了好幾個阿偉和Visa從夢中醒來的鏡頭──最後,阿偉一覺醒來,Visa已經離開了。

電影落幕,鐵道迷和couple同學離開電影放映廳,在南京東路上漫無目的地走著。電影就像一場夢一樣,而人生或許也不過是如此一般。

(圖片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southnigh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