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Mrs. Ratcliffe's Revolution──唱情歌的雪萊
Mrs. Ratcliffe's Revolution(2008)/★★
鐵道迷對馬克思主義Marxism與共產主義國家如過去的中國和現在的北韓興趣都超級高──記得大學時代修傅士珍的文學批評時超認真,連後面附的〝a Marxist reading of King Lear〞的論點鐵道迷現在都還記的一清二楚。後來讀碩士班之後,某一學期清華大學哲學所開設了政治哲學專題:馬克思。當時我跟couple同學都超想修,但最後只有我的couple同學修了。
其實鐵道迷常問的一個問題是──一般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印象普遍都很負面,但為何外文系,哲學系或其他的人文科系卻還是持續閱讀馬克思主義呢?鐵道迷的指導老師林建國可能會說──因為馬克思Marx,佛洛伊德Freud與尼采Nietzsche是20世紀的懷疑論skepticism大師。鐵道迷自己也有自己的答案──因為我相信Marxism所延燒出的意識形態批評ideological criticism,是檢視社會與文化問題的利器。提到左派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伊格頓Terry Eagleton的名字絕對少不了。他對於新批評New Criticism中以美學aesthetics之名行擁護中產階級之實,在鐵道迷看來即是一種意識形態批評。
鐵道迷覺得Mrs. Ratcliffe's Revolution這一部電影題材的賣點之一,就是享有自由的英國人投奔到共產主義國家東德。電影中的父親Frank因為心儀於共產主義的烏托邦社會,所以將履歷投到東德的一所高中,希望能在那裡教授英國文學。因此,全家人便從英國遷居到東德,甚至還放棄了英國國籍。電影的背景是1968年,當時的英國工人群起抗爭,法國則是5月風暴May 1968,學運與女性主義當道,美國發生黑人民權運動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在這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電影中,父親Frank跟小女兒Mary都成了共產黨員。鐵道迷不禁想起自己碩士論文裡針對同樣也是共產黨員的黑人作家賴特Richard Wright因為受馬克思主義思潮影響,而使文學作品淪為政治宣傳品的抗議文學protest writing的評述。紙上文學所掀起的革命思維與力道決不可小覷,馬克思當年只坐在大英圖書館中寫《資本論》Capital,就改變了世界。電影中的一段插曲是Frank在教室裡大談英國浪漫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時,被高中裡安排監視的耳目發現,不僅將他的講稿大刪特刪,甚至還約談他,讓Frank忿忿不平。
雖然Frank在電影中似乎是一切鬧劇的始作俑者,然而他內心深處其實也存在著雪萊身為一位社會改革運動者ameliorate的波濤洶湧──最後他受邀在東德領導人面前演講,卻突然開始大唱情歌,搗亂了共產國家樣板戲的梗,鐵道迷超愛!也難怪原本要離棄他的Rarcliffe太太Dorothy願意在最後關頭冒險飛車前往演講會場接他,畢竟這位唱情歌的雪萊骨子裡的叛逆,也正是Dorothy最真實的一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