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終極追殺令

我必須承認由盧貝松(Luc Besson)編劇的《極速追殺令》(Wasabi)比起1994年他所導演的經典──IMDb評分9顆半星的《終極追殺令》(Leon)更合我的觀影胃口,但是《終極追殺令》其實更貼近真實人生,以一種極為殘酷而冷漠的方式訴說著人的故事。

盧貝松表示──「紐約是一個隨著時光漂泊的城市,而在這裡的人也一樣的具有不定的特質,故事藉由殺手里昂來解剖現代文明城市中的邊緣人」。《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則分析《終極追殺令》的開頭,他描述盧貝松拍攝紐約街頭的手法是作曲家式(virtuoso)的,而此部電影的悲歌也就此展開。

一個18歲女孩的人生能有多曲折離奇呢?當時由年僅14歲的納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飾演片中因為弟弟被殺而想接受訓練,成為職業殺手的瑪蒂達,她的父親是一名毒販,再婚的母親生下一個會因為她轉台就打她的姐姐,鄰居又住了一位自稱「清道夫」的文盲職業殺手。這一切再也不難想像了。

這部令人難過的電影,最後收尾在瑪蒂達回到學校重新開始生活。無論她將來成了什麼樣的人,這一段人生永遠會銘刻在她的記憶中,就如同一道傷疤一樣,揮之不去。因為這部電影,我回想自己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一路走來至今24歲了,所經歷的事情很普通,但也很獨特。而隨著自己越長越大,未來彷彿已經不會再變。但真是如此嗎?

里昂死了。他名義上的殺手父親依照他的遺志,將按月供給瑪蒂達扶養金,而瑪蒂達則回到學校。電影中同學們談論著這位陌生的女孩,沒有人知道她是誰。她只自顧自地種下里昂留下的盆栽。「人生是只有小時候這麼苦,還是一直都是」。瑪蒂達在電影開頭時丟給里昂的問題,留給了這一株盆栽來回答──即使外在環境再怎麼惡劣,都還是要掙扎著生根,苦撐著吐芽。18歲的瑪蒂達還很年輕,她有一天會離開學校找尋新的生活,因為這就是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