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恐怖社區

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在《恐怖社區》(Disturbia)中的表現,是讓他之後成為印地安那瓊斯的兒子的關鍵。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影評人A. O. Scott將《恐怖社區》比喻為「《後窗》的青少年版」(adolescent 〝Rear Window〞)。也因此,Scott特別分析了做為此電影文類傳統(genre convention)的因素在電影中所造成的效果。Scott基本上認為《恐怖社區》是成功的。而這一開始類似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十誡》(Decalogue)中第6誡的偷窺情境,最後卻演變成驚恐的追殺場景。

飾演男主角凱爾的西亞李畢福與另外2位年輕演員余亞倫(Aaron Yoo)和莎拉蘿瑪(Sarah Roemer)在片中的表現都非常自然,他們演的就是時下美國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把妹,認識男生,玩xbox,從itune下載音樂。而由大衛摩斯(David Morse)所飾演的殺了無數熟女的變態殺人狂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會栽在這些懂得用手機拍攝即時視訊照片,會自己改裝網路攝影機的青少年身上。

而貫串整部影片的偷窺主題,也意味著科技已經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當由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飾演的媽媽因為氣自己的兒子凱爾屢次犯錯,不僅被告上少年法庭,甚至差點鋃鐺入獄,他把兒子的xbox跟itune都沒收,甚至連有線電視都剪掉了,這時候這位成天無所事事的青少年,才開始關注身邊的人事物。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用Scott所言的偷窺型的關注(voyeuristic attention)來談凱爾的所作所為,他對人的細察成了這個男生最棒的特質。當他為了艾希莉開派對而和她鬧彆扭時,他說出了一連串對這個女孩子的觀察,包括待在屋頂上的時間比在房間裡還多,看「有內容的」(substantial)讀物,甚至是開門之前先照鏡子的強迫症,還被凱爾詮釋成不是那種「我是辣妹」的行為。當然我們知道偷窺女生這種boy's stuff原本是很視覺的(visual),但是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就不只如此了,凱爾對這個女孩子的興趣顯然是落在心靈上的(spiritual)層次──即使他還是不少異性戀男孩子的本性,想牽她的手,希望能吻她的唇。

也或許就是凱爾對人的細察,使得他不僅沒有因為偷窺而遭到處罰,還因為意外破案而提早結束戒護,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愛情──我想這部影片真的是把偷窺狂事件極度浪漫化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

偷窺是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如果我家對面住了位像西亞李畢福這樣的小帥哥,尤其又是一位會抽點菸的小帥哥,我實在也會忍不住多看個幾眼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