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同名之人

今晚是我第2次看米拉奈耶(Mira Nair)改編自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小說《同名之人》(The Namesake)的「同名」電影。

對於碩士班這2年持續探討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的我來說,離散(diaspora)與族裔美國移民議題其實並不陌生。所以這部電影中,很多梗說穿了都在意料之內。

第1次看時我並沒有特別感動,只覺得整體感覺還不錯。這一次和母親一起重看了一次,竟然有了那麼一點感動,也許是因為有家人陪但在身旁的關係吧。

上次我在國立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離散/現代性研究室所舉辦的「離散與亞洲電影」(Diaspora and Asian Cinema)上發表了奈耶1991年所執導的《密西西比的馬薩拉》(Mississippi Masala)中交通工具意象與離散意義的研究論文,其實是搭著丹佐華盛頓(Danzel Washington)所飾演的狄米屈斯做為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的順風車。這一次,我想替奈耶做為一個導演的身分,好好替她說些話。

奈耶表示,《同名之人》的拍攝起因就是因為痛失親人。《同名之人》中痛失親人的主軸,從做為第一代印裔移民的艾席瑪失去父親開始,延續到果戈/尼克希驟失父親阿索克,而這條主線同時也帶出艾席瑪失去阿索克的支線──因為正如美思所言,情人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親人。失去並不一定指死去,人在心不在,也是失去。因此我們看到2對戀人的離合──美思失去果戈/尼克希,而果戈/尼克希又失去穆蘇蜜。

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名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在《同名之人》影評中指出此部電影為一部訴說族裔美籍移民的故事──「懷抱勇氣的父母親帶著夢想到來,但子女卻讓他們覺得自己像陌生人,而就在此時舊有的文化就在新的文化中冒現出來」。影片中的婚姻觀,其實就隱含著印裔美國人的矛盾認同思維。

在紐約出生的果戈/尼克希是由卡爾佩恩(Kal Penn)所飾演,在片中是第2代的印裔美國人,他的第一任女友美思是金髮碧眼的美國女孩。他們最後因為在阿索克的守靈儀式上起了口角,因此便分手了。當觀影人看到果戈/尼克希和第二任女友穆蘇蜜結婚時,遵循印度古禮進行,奈耶將畫面和艾席瑪與阿索克在印度的婚禮疊和,突然之間紐約和加爾各答之間沒有了界線(boundary),如同阿索克在加爾各答打開上頭印著紐約市地圖的傘,說──「整個紐約,就在加爾各答」。

然而觀眾是否能想像金髮碧眼的美思若沒有和果戈/尼克希分手,她可能點上bindi穿上sali,以古禮和果戈/尼克希完婚嗎?當美思表示願意和果戈/尼克希回到印度去灑他父親的骨灰,就被果戈/尼克希斷然拒絕了。「這是家人的事」,他說道。很顯然,家人指的仍是影片中的第一代印裔移民。而影片結束時,果戈/尼克希的妹妹桑妮雅尚未和英國男友班結婚。觀眾是否會猜測桑妮雅要不要在教堂裡和身為英國人的班結婚呢?抑或是要求班按照印度古禮迎娶桑妮雅?桑妮雅欲下嫁英國男人,身為母親的艾席瑪坦然接受。但對於兒子要娶美國女人,母親就有很大的意見了。這2對戀人的婚姻,相當耐人尋味。

上回和馮品佳討論到印裔移民的歷史背景,馮品佳說印裔移民的歷史背景可說是各種因素的大雜燴。我們知道華裔移民因為淘金夢來到美國,成為鐵路工人。非裔移民被白人強行押過黑色大西洋,穿越恐怖的中央航道(the Middle Passage)來到美國。那麼印裔移民又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成因之下,來到美國的呢?這一次發表的論文,我要深入討論《同名之人》。

2 則留言:

  1. 真的呀? 您也要發表有關Namesake的論文嗎? 不知用何種角度切入?

    筆者12月中正好會出席國內舉辦的學術會議發表一篇關於Namesake的論文呢.

    回覆刪除
  2. 後來我決定不寫《同名之人》了,改寫蔡明亮的《黑眼圈》@@祝你研討會發表順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