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學並不只是空有校地,所謂地靈人傑,大學的歷史與誰待過這間大學有著緊密的關連。我大學所就讀的東華大學雖年輕,卻有過楊牧這一號人物。楊牧在〈柏克萊精神〉一文中提及UC Berkeley的創辦人之一Durant形容大學辦學──「辦個大學很容易,只要有一座圖書館和一家菸草鋪就行了」。楊牧自己便說,UC Berkeley就是以一座圖書館和一家菸草鋪開始。至於楊牧所要強調的「柏克萊精神」,並非鎮日咬文嚼字的「學院派」,而是「結合學術研究和社會介入於一體的精神」。
去東吳大學發表論文那天,是我碩士班以來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最緊張的一次。一來是因為這一篇論文其實就是我即將申請博士班要擲交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我討教過台文所,比較文學所的研究生,也聽過劉紀蕙的意見,我知道可能會有問題;二來我並非受過比較文學訓練的學生,但卻要在有李達三和袁鶴翔這兩位大老坐鎮的東吳大學發表一篇以比較文學為題材的論文,實在誠惶誠恐。
雖然林建國早在我們碩一時就在文學研究概論課上討論過比較文學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topic〞,而是〝problem〞。他在課上不僅以Althusser所談的〝object of study〞舉了許多理論的例子來說明,也讓我們讀了Samuel Weber透過Kant對美學的討論來切入比較文學的論文〝The Foundering of Aesthetics: Thought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甚至說了自身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念比較文學系博士班的切身經驗。而我依然對這個領域抱有理想。對我而言,有問題的東西才更應該花時間去鑽研,如果一切都這麼理所當然,大家也不用費時間做研究了。下午我停止聽取別人的論文發表,跟著線民同學待在外頭,他讀他的Rushdie,我準備我的講稿。
「我緊張到快吐了…」,我說。
「要不要去錢穆故居走一走?」
於是,我開始認識一所大學。認識大學是我個人的興趣之一,因為一所卓越的學術殿堂,必然有其迷人的故事。錢穆在整個歐美文化遭逢巨變的1968年遷居台北士林,於外雙溪素書樓一處講學,如今便是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內的錢穆故居。
謝謝線民同學陪著我度過了在東吳大學的一整天,看到他的當下我才有了笑容XD謝謝謝瑤玲老師點出我理論基礎在前後連貫上的缺失。謝謝劉建基老師指點Baker立論於Foucault的這點,Baker確實大量吸收當代西方文學與文化理論,但以我目前的程度實在無法全然洞悉。謝謝來自於台灣大學的研究生提問讓我練習如何在緊張時不抖音……
唯一的缺憾是沒看到邱彥彬老師!我真的好喜歡他喔(滾),好希望有一天能真的認識這名散發著知識分子的帥氣的老師!傍晚離開東吳大學之後,我計畫了2個活動。即使當天來回也要have fun!!!
呵呵,
回覆刪除原來你緊張時會抖音喔…
我彈琴緊張時也會有
~抖~音~
N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