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國內研究香港的城市,空間,文化與電影研究,絕非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黃宗儀老師莫屬。黃宗儀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Stony Brook University)比較文學博士,早先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後來投身跨領域研究,她現在所從事的研究是全球化資本主義下東亞主要城市的變動。
而一般對於香港電影的研究大概是後殖民,國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等等諸如此類的方向,如黃宗儀對陳果(Fruit Chan)的《細路祥》(Little Cheung)研究。那如果是香港導演進軍好萊塢的影片呢?
黃志強(Che-kirk Wong)於1998年導演的《好膽別走》(The Big Hit)就是一例。雖然《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影評人艾伯特(Roger Ebert)只區區給了這一部影片1顆星的評價,而他在《好膽別走》影評中所說的影片中的主角永遠不會遭受流彈攻擊,彷彿「子彈都讀過了腳本」也是事實,但我認為這部影片確有其可取之處。
艾伯特將《好膽別走》定義為香港動作片(Hong Kong action)──「好萊塢進口海外的演員。接著進口導演。然後他們重製外語片(foreign films)」。艾伯特如是說。功夫電影(Kung Fu film)這一文類即是如此。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英語系的Yuan Shu老師在〝From Bruce Lee to Jackie Chan: Reading the Kung Fu Film in an American Context〞一文中明白點出成龍(Jackie Chan)如何修正李小龍(Bruce Lee)那種極度陽剛的亞洲男性形象,改以喜感人物的方式打入好萊塢市場,試比較《精武門》(The Chinese Connection)與《尖峰時刻》(Rush Hour)系列就能略探一二。而如後者這樣的功夫喜劇(Kung Fu comedy)也開始竄紅。
馬克華伯格(Mark Wahlberg)在《好膽別走》中的演出相當值得稱許。有別於典型的冷血職業殺手,他所展現的是「殺手也是人」的精神。他無法忍受別人不夠愛他,慶子說他有人格問題。而如此的衝突卻也為馬文這個職業殺手的角色創造一種荒謬的喜感──人生有時候就是如此。如同成龍也改寫了李小龍刀槍不入的形象一樣,他在電影中會摔跤,也會喊痛。若艾伯特能接受那些數以萬計的「子彈都讀過了腳本」的白人好萊塢英雄片,裡頭的主角總能殺出重圍卻毫髮無傷,又能接受亞洲影星詼諧的演出,為何馬克華伯格的表現卻被他批評為「活在陰陽魔界(twightlight zone)裡的人」呢?
尷尬的就是馬克華伯格是白人──似乎《尖峰時刻》裡的亞洲人成龍跟非裔美國人克里斯塔克(Chris Tucker)搞笑無罪,而白人阿湯哥(Tom Cruise)或是馮迪索(Vin Diesel)耍帥有理,只是剛好馬克華伯格演了一個游移在兩者之間的角色。
但是馬克華伯格是可以再帥一點啊!臉蛋跟身材整個是優到都快迷死我了啦(滾)。該不會要跑去看《麥斯‧潘恩》(Max Payne)吧。他應該整個就算是gay兒們的性幻想最佳對象吧,我愛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