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想像我的雙手,我的筆電,與我的書是怎麼在書桌上交互運作的了。
今天下午按照往常每週日所安排的課表,去上了Danny的哈達瑜珈1跟身心靈平衡。5點運動完,在一中街晃了晃,6點回來後,整個改論文的fu都湧上來了。7點多吃飽,我坐到書桌前開始改論文,一口氣改到現在,內容潤了至少有一半以上。現在我要由衷感謝四個人,我覺得他們讓我省掉了至少有3年的研究時間。我感謝他們大方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年輕的研究者。雖然,他們可能看不到我的致謝詞。但是我的論文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致敬。
首先,謝謝加州州立大學北嶺校區的亞瑟(Anthony Arthur)老師。他的《反目》(Literary Feuds)一書中詳細說明了史諾(C. P. Snow)與李維斯(F. R. Leavis)兩人對於兩種文化的論戰,並在結尾提出客觀的評論,對我的論文有超大的幫助。同時要謝謝師大英語系博士生,也是北醫大通識中心講師的陳重仁,翻譯了《反目》這本著作。沒有他的中譯本問世,我的任務會艱鉅很多很多。
再來,我要謝謝台大哲學系的陳榮華老師。他所編寫的《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是我目前為止讀過最清楚的海式哲學解讀本。比起Michael Gelven的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與William Blattner的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都還要清楚很多。我真心覺得不是語言的問題,而是做法的問題。畢竟Mark Wrathall的How to Read Heidegger雖以英文寫成,但仍可下嚥。一個學者如何不用術語而能夠把事情解釋清楚,是每個研究者都該學習,但是又最難辦到的事。同時要謝謝「《存有與時間》研讀會」的前負責人,台大哲學所的謝坤龍同學介紹我這一本書。 這個研讀會我參與了數次。扣掉打瞌睡的時間不說,我還是記到了很多有用的筆記。
現在我的腦袋就跟我的書桌一樣,看似混亂但是其實條理分明,因為我已經慢慢撥雲見日,看見那一條路了。5月中在第32屆比較文學會議上發表的論文缺失其實很多,真不敢相信當時台大的李紀舍,張小虹,淡大的邱漢平,師大的李根芳,還有成大的劉開玲,賴俊雄,宜大的游依琳都在場。輔大的劉雪珍還是我的講評人。不過幸好發表論文講一講30分鐘也就過去了,沒有辦法追溯,但是出版論文卻是一輩子的事情,必須嚴肅且認真地對待。這一次《中外文學》的審稿給了我碩士班時期以來最大的壓力,我必須承認我連準備碩士論文的proposal都沒有如此認真。我很高興我在碩士班時期就有這種壓力,畢竟以後這種事會接二連三出現的。
為了普拉斯,我一定要做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